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可恶!男子在市区公园路口非法圈地收费
2017年06月19日 14:58:41 来源: 温都网

res01_attpic_brief

  6月17日下午,“鸭舌帽”守在口上。

  市民陈先生昨天向温都热线88868886(微信公众号wd88868886)反映,在市区公园路与县学前交叉口,他遭遇疑似非法停车收费人员。记者走访发现,该处的确存在非法圈地收费的现象。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五马中队以及五马街道办事处表态称,除划定的咪表停车位之外,该处没有任何经审批的私人承包停车泊位。

  现场体验 被指引停靠泊车位外,收费十元

  昨天下午4时许,在市区公园路与县学前交叉口西北角的人行道边缘,大多被隔离栏阻隔,仅留一处扇形的出入口,供车辆进出。记者在现场看到,人行道上施划了若干个停车泊位,一名身着浅蓝色制服的女性工作人员手拿POS机,站在一旁。

  而坐在出入口处的,是一名戴着鸭舌帽的中年男子,一旁撑着一把硕大的遮阳伞,一块写有“停车场”的白字蓝底标牌,十分醒目。周边的居民告诉记者,像“鸭舌帽”这样的人就是非法收费人员,他们引导进来的车辆停在泊位外,收取10元~20元不等的停车费。

  现场停在该处的车辆共有19辆,其中9辆停在停车位内,其余10辆并没有。居民说,综合执法人员偶尔会来对违停车辆进行抄告,那时“鸭舌帽”等人就会散去,等到执法人员走了再出来,而被抄告的车主只能自认倒霉。“这个非法停车收费点存在很多年了,这些乱收费人员赚了不少钱。要是执法人员来的更勤快一些,打击力度更大一些,这些人也不至于这么明目张胆。”

res03_attpic_brief

  6月17日下午,“鸭舌帽”正在非法收取停车费。

  随后,记者开车进入该收费点。只见“鸭舌帽”主动靠近驾驶室车窗,指引记者往一处未施划停车位的地方停靠,收费10元,并告诫记者“停车不能过夜”。记者问为何不停靠停车位上时,“鸭舌帽”称,“那些是咪表,收费更贵。”见记者无意支付停车费,“鸭舌帽”缓缓地离开车前,坐回到遮阳伞下,悻悻地说:“这边咪表没位子了,要停就停别处去。”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处非法停车收费点两小时内收10元,两小时以上再收10元,一天来来往往有上百辆车。

  有人建议 要像整治小广告一样整治乱收费

  随后,记者向鹿城区五马街道反馈有关情况。该街道人武部长卞苏贵说,他们一直有对街道内的非法停车收费进行管理,但苦于没有执法权,只能驱散“鸭舌帽”这些人。“驱散之后,他们又回来,跟‘打游击’似的。即使把他们带去派出所,也只是做个笔录,没法狠狠惩治他们。”卞苏贵认为,正因为如此,“鸭舌帽”等人对政府管理变得肆无忌惮,乱收费行为也更加明目张胆。他建议,我市要向整治小广告一样整治停车乱收费,发现一起拘留一起,才能治本。

  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五马中队有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咪表停车位之外,该处其他的停车收费行为均系非法。但对于如何整治和取缔该收费点,他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认为综合执法部门只能对违停车辆进行处罚,对乱收费人员无可奈何。

  今年,鹿城区五马街道曾针对辖区内停车乱收费现象频发地点再次开展联合整治大行动,并向社会公开征集停车乱收费线索。今年5月初,温都记者暗访时发现,停车乱收费现象仍屡禁不止。

  事实上,2010年8月,有关媒体曾以“乱收费现象有所改观 少数顽固分子仍在‘打游击’”为题,直指停车乱收费现象,其中写到:经过专项整治,多处市民反映的停车非法收费点情况有所好转,唯独“公园路与县学前交叉口”的这个地点,竟还有发现乱收费人员。也就是说,这一处乱收费点至少存在近7年之久。

  为何这一处非法停车乱收费点能存在7年?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利益链?这样的非法停车收费点,全市还有多少?究竟怎样才能彻底取缔?欢迎市民拨打温都新闻热线88868886向我们反映。

  温都记者 朱斌/文 郑鹏/图

标签: 温州;停车收费;非法;圈地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