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坚持上大罗山捡垃圾,感动温州整整6年的伊凡大叔,即将要回澳大利亚。昨天下午,记者和温州净美环保志愿者一行,重走上周日伊凡大叔最后一次捡垃圾的路线,看看垃圾是否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网友的担忧是不是多此一举?
在伊凡“最后一捡”的路上
垃圾随意丢弃在垃圾桶边
在上周日,记者和净美环保志愿者等40多名志愿者一起陪同伊凡上大罗山“最后一捡”,为了确保这次线路完全按照上周日的线路,记者邀请了净美志愿者一同参与。从茶山山脚下一路拾级而上,鲜见垃圾的踪影,大罗山让人心旷神怡。
但行至中段,在水库迎丰亭却发现了令人遗憾的现象:亭子内,食品包装纸、牛奶瓶、尼龙袋等垃圾随手扔在地上,在亭子外1米左右的明显位置就放置着垃圾桶。
上周日,在龙王水库的附近溪涧边,伊凡爬到溪边,猫着腰,费力地把垃圾捡起来,而在昨日的溪涧里,2个垃圾袋明晃晃地扎人眼。
一路而下,在一段平路上,垃圾随意丢弃在地面、摆放在椅子上,同样是1米不到的位置,就是垃圾桶。
更让大家觉得刺眼的是,一个废弃的饮料瓶摆在了伊凡亭里,亭子边也还有垃圾。同样是1米不到的位置,就有垃圾桶。
“伊凡老师要是看到这样,心里该多难过。”多次跟伊凡捡垃圾的志愿者毛小波说,每次捡垃圾他都爬上爬下,有时候跪在地上捡。还有志愿者说,乱丢的不仅是垃圾,还有文明。
“整体看,现在大家的意识也慢慢好起来,大罗山垃圾少了很多。但还是有极个别的游客,很自私。”净美环保志愿者中心副主任汤元宝说,“有一次,我们上山捡垃圾,看到几个游客在山上吃烧烤,我们过去跟他们说,不要乱扔垃圾啊。他们满口答应,说好的好的没问题。结果我们下山的时候,满地都是垃圾,我们捡了满满一大袋的垃圾。”
最后,记者和志愿者一起清理了现场乱扔的垃圾。
一天游客最多10万人次
产生垃圾压缩后有13吨
温州生态园大罗山综合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罗山规划面积102.54平方公里,山上有11个行政村,20多家民宿、40多家农家乐,随着近几年大罗山知名度的提升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游客人数也逐渐增多,在2016年游客人次达到311万次,平均每天旅游人次接近万人。“在今年春节期间,单单茶山南大线路口就有42145的车流量,平均每天有2400多的量;今年五一黄金周3天的时间里,在茶山南大线路口就监控到有8000多的车流量,去年五一当天游客人次就达到了10万次。”这名负责人介绍。
“垃圾主要集中在龙脊这条线和天河水库这里,因为这里是风景最好的点,每年过来游玩的游客也很多,尤其是到了节假日期间,路上都会堵车,堵的时候,有些游客就随手从窗口扔垃圾。”
“保洁公司平均每天经过压缩的垃圾重量有7吨多,节假日里经过压缩垃圾的重量约10吨,多的时候甚至13吨。这是什么概念呢,1辆家用轿车约1.8吨,13吨就相当于一天就有7辆家用轿车的重量。这还经过压缩的垃圾的数量。”
为了治理垃圾问题,大罗山综合管理办公室也投入了相当多的成本。“总体情况良好,但是总是有一些素质不太高的游客。”一些游客将垃圾扔在悬崖底下的隐蔽角落,今年5月,大罗山综合管理办公室还请公益攀岩队帮忙,攀着悬崖下去捡了好几大袋的垃圾。
目前,大罗山片区保洁人员有60多名,要求频率为一天一次,不过面对大罗山量大面广的体量和日均近万人次游客的现状,再多的保洁力量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要感谢志愿者和伊凡,给我们很多的帮助。”这名负责人说。
接下来,大罗山综合管理办公室将在重要区块建监控视频,并加强保洁力量。在今年3月份,注册志愿者管理平台“志愿汇”建立了“温州生态园大罗山志愿服务队”,面向大众公开招募大罗山环保志愿者,在线注册人数达240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到1236小时。
-记者手记:如何守候美丽的大罗山?
经过雨水清洗的大罗山美不胜收。
可惜垃圾刺破了美景,刺啦啦地出现在了我们视线中,巧合的是,这些垃圾都是扔在距离垃圾桶不到一米的距离。跟文明,就是一个伸手的距离。
这些垃圾又是谁随意丢弃的呢?
乱扔垃圾并非温州才有,或是“中国特色”,就像伊凡给本报记者的信件中所说的,“这样(随意乱丢垃圾)的现象,我在澳大利亚、在英国、在中国都看到过,总有那么一些人,或者是他们根本不在意环境,或者是懒,或者没有意识到自己丢弃垃圾的行为给环境造成的后果。”
这当然是极少数的,伊凡说:“假如这样(随意扔垃圾)的行为可以被接受,或者无需受到质疑,那么志愿者的数量再多也不会够,雇佣再多的环卫工人也捡不完垃圾。”
所以对于这些自私的人我们要给予强烈的谴责;对于游客,我们倡议文明出行,养成随身带上垃圾袋的习惯;对于“伊凡们”,我们要大力点赞并感谢。
除此,我们还有哪些什么更好的办法呢?如何守候我们美丽的大罗山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