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一下,委托一下,原本要跑两个部门多个环节办理的公积金贷款业务,部门可以替你“跑”。明天起,在市区就能享受这“直通车”带来的便捷。
少跑路、快办结,是市民和企业到职能部门办事,最大的期盼。自从温州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批批事项,办事程序精简了,办事环节少了,办理时限也缩短了,成效显著。
可是,外地和本地的一些现象,在不断提醒:温州,可以做得更好。
温都记者曾走访市区多个审批窗口,大多数办事者说“一次办得了”,但仍有人因为材料没带全等原因,还得跑一次。年初,杭州市长暗访行政服务窗口,陪着办事者办四件事,但因为“材料不齐、跑错办事大厅”等办事者“自身”原因,一件都没办成。
辛辛苦苦去办事,却因“自身”原因办不了,你说憋屈不憋屈。但是,这难道仅仅是“自身”造成的吗?
在我看来,之所以会出现一次办不好甚至多次办不好这种情况,既有市民对办理流程不熟悉的原因,也有“服务意识”跟不上的原因。“服务意识”跟不上,则是因为一些部门仅仅停留在“做”,忽视了让改革真正惠及百姓、企业的情怀。
比如,今年我市公布的前两批“最多跑一次”审批项目,很多事项需要网上申报。但是,可提供审批服务的部门网站近百个 ,哪件事到哪个网站办,不少市民不清楚。还有的部门网站,虽然开了专区,但对申报材料的表述却是“相关证明材料”。“相关材料”到底是什么材料?办事群众一头雾水。
所以,继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关部门需要重视惠及百姓、企业的情怀,并落实在行动中。最直接的,就是站在办事者立场,把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界定明晰、办理细节说透彻。让市民、企业,明明白白知道应该带什么材料办、怎么办、找谁办。
从长远看,要让这项改革真正惠及百姓、企业, 就需要用好互联网,打通部门间的办事流程,实现信息互通共享,让信息多跑路,市民、企业少跑腿。本文开头提到的公积金贷款“直通车”,就是一个“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典型例子。希望,今后这样惠及市民的“直通车”越来越多。
■赵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