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破解屋檐上的文化密码
2017年08月16日 10:18:42 来源: 温州日报瓯网 记者 潘虹

  近日,温州学人林成行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温州瓦当与南戏遗踪》课题获专家鉴定通过,评定等级为优秀。二十余年来,从发现“戏曲瓦当”到研究“瓦当戏曲”,林成行一直致力于——

《花荆钗》瓦当

林成行在瓦缶斋里

南戏故里,戏在舞台上,戏在檐角下 叶新人 摄

《琵琶记》瓦当拓片

  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遍布于浙南大地、饱经沧桑的古建筑乐曲里,一位温州学人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独特的音符——它承载着南戏故里的文化基因,穿越数百年时空,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目光里,安然静卧于屋背檐瓦之上——它就是“瓦当”,也即温州人俗称的“花檐滴水”“彩戏瓦”等等。

  历经二十余年艰辛孤独的田野调查和搜集研究,踏遍温州300多个乡镇4000多个村庄,寻寻觅觅,皓首穷学,如今,凝结着林成行老人心血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温州瓦当与南戏遗踪》课题,经过专家匿名评审鉴定,近日获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审批结题,并被评定为优秀等级。

  檐瓦斑斓,滴水叮咚,那一块块灰不溜秋、毫不起眼的瓦当里,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

  他为书斋起名“瓦缶斋”,坚信瓦缶之中必有文化真谛

  走进林成行先生位于市区十八家的家里,只见书房沿墙的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排着长长方方、统一规格的“书籍”,他随手从柜子里取出一本打开,原来,这“书”就是一个文件盒,里面躺着一张瓦当,正好嵌在一个白色塑料泡沫里——他收藏的两千余张瓦当,全部用这种自创的方式装帧起来,温州的家里,只放了少部分,大多数还存放在永嘉清水埠他的老家、一座三层楼房里。

  林成行研究瓦缶,虽是近二十年的事情,他结缘瓦缶,却应上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还是一名小学生的他,偶尔在乡间的断壁残垣间看到一些有古人形象的断瓦片,觉得好玩,就捡回去藏到了自家阁楼上。数十年光阴一晃而过,1996年,时任永嘉县政协秘书长的林成行在讨论出版《永嘉昆曲》时,联想到自己幼年所藏的那些人物瓦片,觉得其中可能有关联,就回家又翻出这些旧物。正逢曾任国家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的冯其庸先生到永嘉调研“永昆”,林成行趁机向他请教,身为著名考古学家、戏曲史家的冯先生,对这些瓦片大为讶异,认为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冯先生的态度让林成行大受鼓舞,一直埋在他心底的那份对文化艺术的眷恋又喷涌而出。1998年,他决然辞去秘书长一职,决心致力于以“瓦缶”为代表的民间文化的探索之路。

  他为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瓦缶斋”。他坚信,瓦缶之音,虽来自乡野民间,不登大雅之堂,却有着强劲的生命力,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真谛。

  1999年开春,林成行制定了“2212”拉网式普查计划,即每周两天开车下乡调查采集,两天对照参阅相关资料整理,一天进行剪切、包装,还有两天休息、放松一下。

  从此,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他执拗地坚守着这张独特的时间表,奔走在一个人的求索之路上。

  冯其庸先生在瓦当拓片上写道:南戏瓦当,可不宝哉

  林成行的足迹,不仅遍布温州全市的各大乡镇村落,还跑遍了全国古建筑较集中的地区,在温州以外的地区都没有发现类似现象。2004年,他特意前往参观了国内唯一的民间古砖瓦博物馆——江苏昆山瓦当博物馆,当博物馆的创办人陈益得知温州还有以“戏曲人物传奇故事”为内容的瓦当,当即又惊又喜,表示愿为温州这一独特现象进行探讨。此行也再次印证了林成行认为“戏曲瓦当是温州明清时期独有的文化现象”的判断。

  当年,林成行的第一篇研究文章《温州明清戏曲陶瓷花檐》在《收藏》杂志第9期上刊发,文章采用温州人对瓦当的俗称“花檐”,首次披露了存在于“南戏故里”温州屋檐上数百年,却长期被人们忽视的这道独特而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次年9月,我市召开“南戏研究信息交流会”。当林成行把自己采集到的几十款“戏曲花檐”摆上桌面,立刻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强烈兴趣,他们除了期待这项研究能继续深入,为“南戏故里”提供实证,还要求林成行规范命名,按照国内通用语定名为“戏曲瓦当”。

  之后,林成行在国内诸多权威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戏曲瓦当”的文章,如:《戏曲研究》2005年总第69辑上的《瓦当奇葩,南戏化石》;《中华戏曲》2006年第34辑上的《明清时期温州戏曲瓦当述略》等等。2010年,由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国文化遗产》杂志,在第5期上更是以7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林成行的《小瓦当大世界 温州屋檐上的戏曲瓦当》一文,责任编辑告诉他:地市级的文物研究文章,此前还从未发过这么大的篇幅,这次为你破例了!

  在此期间,林成行还对手头的戏曲瓦当进行拓片,国内诸多文化界和文物界名家看到这些拓片后,纷纷题写了热情洋溢的题辞题跋——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题写:方寸咫尺之间,建筑文化遗篇,瓦当勾头图案,戏曲人生万千;

  国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题辞:珍贵遗存,宜永宝之;

  南京大学教授、南戏研究专家俞为民题写:小瓦当大舞台,南戏杂剧传奇,生旦净末丑外贴,尽显当年风采。

  ……

  2005年,林成行将自己发现《琵琶记》戏文内容出现在瓦当上的情况,向冯其庸先生作了汇报,病中的冯先生提笔在拓片上写道:此瓦当出自永嘉,人物为琵琶记戏文……今永嘉竟得南戏瓦当,则文献外复得实物矣,可不宝哉!

  2007年,林成行的《温州明清戏曲瓦当》课题被列入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系列研究项目,并于次年进入省文化研究成果文库丛书出版。

  这本书,可以说是林成行前十余年研究的一个总结,对温州戏曲瓦当的分布范围、产生背景及其演变、断代、分类等等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

  专注瓦当戏曲,还原瓦当的戏曲本质

  林成行没有因此而止步。“戏曲瓦当”作为一种现象,经他披露,已然引起各方热烈关注,而他,还想进一步解读这些瓦当上的戏曲,去追寻这些图案究竟“是什么”“演什么”“怎么演”,从而破译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密码。

  林成行说,温州民间自古有“器必饰纹,纹必寓意,意必吉祥”的传统,把戏曲瓦当挂上屋檐,其意是借助于从戏曲中生发出来的吉祥语以“讨口彩”,如仪式戏“跳财神”讨口彩“财神送宝”;百戏《扛鼎》《托石》讨口彩“力士镇宅”等等。这种用意的转换,使得瓦当上的戏曲形象本质被讨彩语所掩盖。因此,只有还原瓦当的戏曲本质,才能寻回瓦当的戏曲文物价值,而这,对于“南戏故里”温州,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因为温州作为南戏发源地,其实一直是学术界有争议的话题,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实物遗存。

  2011年,林成行向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了《温州戏曲瓦当与南戏》课题

  (后易名《温州瓦当与南戏遗踪》),被作为艺术学项目予以立项。

  “草蛇灰线,终有可循”——林成行坚信,要为这些经过岁月冲刷、许多图像已模糊不清的戏曲瓦当一一找到对应的剧目虽然不易,却并非全无可能。

  他仍然采用案头工作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广泛研读戏曲文献和相关书籍,向知名的戏曲、文物专家求教,一方面继续寻找戏曲瓦当,并对发现瓦当的地方的居民进行访谈,他还走访了一大批戏曲艺人、砖瓦工匠等等。

  经过林成行的考证,这些戏曲瓦当,呈现出温州明清时期多姿多彩的演剧形态:大戏开演前吸引人气的“讨彩戏”,如《跳财神》《送平安》等;正本大戏、折子戏中,穿插诸般百戏技艺,如扛鼎、杂耍、变戏法等;民间小戏、说唱文艺百花齐放,如竹马戏、打竹板等等。

  一系列新发现、新理论慢慢成形——《由“赠金”瓦当及版图论〈金印记〉演化》《古本〈琵琶记〉在瓦当上有新发现》《昭君戏文瓦当与祁彪佳“明妃从来无南曲”》等文相继发表,揭示了戏曲瓦当所透露的戏曲演变。

  经过四年努力,这一课题于2015年底结项,递交专家组鉴定。

  历时一年半,五位专家作出了“一致通过,等级为优秀”的鉴定结论。在这份鉴定结论上写着——该成果的主要特色、建树与学术价值如下:提出“戏曲瓦当”及“瓦当戏曲”两个新概念,必将为戏曲研究拓宽视野和领域;填补了戏曲文物研究的一块空白。戏曲文物的研究至今未曾发现有人提及“瓦当戏曲”,而(林成行)从已掌握的1000余枚瓦当中,通过认真的复原、比对、请教、解读,有如沙里淘金,终于梳理出了能独立成篇的133款有名目的“戏曲瓦当”,如《跳加官》《竹马戏》《琵琶记·上路》等等。这对于认识戏曲发展的起源、成因、流布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拓宽了南戏研究的新领域。

  在二十余年虽艰辛却快乐的寻寻觅觅、柳暗花明之后,如今,74岁的林成行终于可以稍微歇一歇了。但他已经放不下心爱的瓦当,他有许多心愿要去完成。

  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给予戏曲瓦当这一南戏遗存以足够的重视,建一座戏曲瓦当专题博物馆,这将成为温州确立“南戏故里”地位提供有力佐证。

  他希望,保护好古建筑上的戏曲瓦当,这些珍贵的实物遗存,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发彰显其价值。

  他希望,有一个事业的接班人,戏曲瓦当还有大量值得深入研究的东西,他将倾尽所学,传授给他。

标签: 瓦当;戏曲;南戏;温州;拓片;研究;故里;琵琶;国家社科基金;遗存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