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长假适逢中秋,不少市民选择避开“人从众”,留在家里享受团圆温馨,顺便与家人一起到附近兜兜转转,寻一番家门口的“小确幸”。
从鼓楼行至朔门,每走一步都是历史,而新修的墙面、规整过的布局,诉说着时代新貌。清晨的瓯江路上,慢跑者渐渐远去的身影化为叹号,迎面而来的车流聚成活力的线条。塘河之畔,滨水公园,小孩在草地上奔跑,年轻的父母不紧不慢地踱步跟随……细数市民身边的好去处,那些在“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中展露新形象的“两线三片”,正是人气集聚之处。
长假里,本报记者也走进瓯江两岸沿线、温瑞塘河沿线、三垟湿地、中央绿轴、历史文化街区等“两线三片”覆盖之处,与市民共同探访温州城里的好风景。
老街区也有新活力
又是一年中秋时,朔门古街热闹非凡。鹿城区文明办在此组织开展了一场以“团结、团圆、和谐、喜庆”为主题的“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
其中一项是为温州福利院的300多名困境儿童送上爱心月饼。温州水心小学二校区三到六年级的小朋友特意书写了节日贺卡。“我要送你一颗星星,让你的心声永远闪烁”“月亮代表我的微笑,祝你每天开怀大笑”……小朋友拿出珍藏了好久的贴贴纸,把贺卡“扮靓”,又用荧光笔画上图案,写下童趣十足的祝福,共完成了329张贺卡。当天,爱心贺卡与640多个月饼送到了福利院孩子的手里。
活动现场还开展了月饼制作、米塑制作、绘本演绎等活动。每个月饼上都用模具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组亲子家庭完成月饼后,需寻找朔门古街里居住着的非遗传承人、老党员、老红军等市民,送上节日的祝福。鹿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吕丽瓦说:“中秋是传统文化节日,我们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们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节日文化内涵,感受温州历史文化街区的魅力。”
景观带串起“多选题”
“24小时”不打烊,全年无休,全时段免费畅游,说起市区十一长假的好去处,瓯江路沿线景观带给市民丰富的选项。
早上天蒙蒙亮,三三两两的人们就在瓯江沿线开始了早锻炼。没过多久,队伍越来越壮大,有晨跑的,有跳舞的,有打拳的,还有溜娃的。几公里长的景观带,俨然一个滨江大公园,虽没有一步一景的园林之美,但用心品味,还是会发现每一路段的独具魅力之处。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蹒跚学步的小孩,都能乐在其中。沿江景观带可谓“朝五晚九”,老少皆宜。
除了四面八方人群的“碰撞”,瓯江沿线还是传统与现代交融之处。江心屿、朱自清故居、朔门街、米房cei创意园……一条瓯江串联着温州城的城市记忆,或久远,或新鲜。凉风里徜徉散步,长椅上聊天叙旧,走累了在大榕树下听温州鼓词,喝一碗伏茶,有兴致就去会展中心看一场展览,天黑了在米房享受温州城的夜生活,或远或近的汽笛声,与汽车驶过的声音交织,新老温州人其乐融融。
“绿文章”描绘慢生活
与以往不同,市民陈朵朵今年是这样参加“国庆朋友圈摄影大赛”的——到家附近的中央绿轴给孩子拍一组生日照。让她没想到的是,照片刚一传上朋友圈,就接二连三收到点赞。“年年‘参赛’,今年没出远门反而成绩最好。”她笑道,“很多朋友感到意外,原来家门口也有这么漂亮的风景。”
在陈朵朵的照片里,一片片深深浅浅的绿,点缀上秋日里些许黄色、金色,很是惬意。这番休闲景致也点缀在三垟湿地和温瑞塘河沿线大大小小的滨水公园,让很多市民在假期里共同写下一篇别致的“绿文章”:打开“形色识花”APP,地图上,沿塘河的绿色区块上密布着植物图片,其中很多就是在这个中秋节上传的。
种点花草,添点凳子,看起来不是啥大动作,但对住在这座城市里的新老居民来说,生活节奏却悄然改变。如今,沿着温瑞塘河两岸走一走,一路能看到多个绿地,除了规模较大的滨水公园,还有园林式绿化、亲水走廊,移步换景,“见缝插绿”,让市民出门走走就能享受都市里的慢生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