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道路一天到晚挖了修,修了挖,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随着市区18条道路综合整治陆续铺开,对市民的交通出行造成不小压力,近日,“温州网络问政平台”和“党报热线”陆续收到不少市民问政,询问市区18条道路综合整治进展情况。
记者日前获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已亮出整治进度表,其中今汇路、福州路(一期)、宁波路、景屿路、南洋大道5条道路已完成整治。这些道路整治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昨天上午,记者和市民监督团成员一起坐车前往实地走访,给这5条路评评分,也给尚未完成整治进度的13条道路提个醒。
看现场:绿化带美观度
评分:★★★★
代表路段:今汇路
“植物园”搬上路两旁
黄色、玫红花朵配上绿叶,加以紫色小花点缀,再插入树桩造型,打造出高低层次分明的植物空间环境,昨天,记者在今汇路两旁看到,“植物园”式的绿化带一直延伸至道路尽头。眼尖的市民监督团成员余方力还发现,道路两旁的栏杆上标有眼镜的样式,主要交叉口还摆放着“中国眼镜小镇”主题雕塑造型。
记者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这是今汇路上的一大特色。为了呼应“中国眼镜小镇”的打造,在道路整治过程中,特意在道路两侧的侧石、栏杆、铺装等位置打上LOGO,来体现区域产业的特点。另外,他们对今汇路上的道路绿化景观进行了全面提升,利用场地宽度塑造微地形,通过种植大树、草坪营造一种植物空间环境。同时结合树桩造型和花境小景的设置,突出植物景观的层次变化和季相变化,充分体现绿化景观精细化种植的理念。
这样的理念也同样运用到南洋大道(靠近“浙南云谷”路段)的绿化带景观布置上,除了保留原有长势好的植物,执法局还增加了新品种,通过重新组织设计,提升整体景观效果。
市民监督团点赞:美化绿化带看似小事,其实对整条道路建设起着点睛之笔的作用。很明显,整改后的道路绿化带经过专业的园林设计,不仅能够发挥隔离的作用,而且成为路上的又一条风景线。
不足:部分路段绿化带整治并未彻底完成,还留有“小尾巴”,黄泥土裸露,有待绿植覆盖。
看现场:路面平整度
评分:★★★
代表路段:宁波路
“过山车”式路面已成历史
本报记者利用无人机的视角,位于“浙南云谷”附近的南洋大道路段尽收眼底,宽敞、笔直的车道一路延伸,加以绿化带点缀,来往车辆行驶井然有序,一改往日坑洼、破损的路面形象。
同样路面换新颜的还有宁波路(一号桥—横屿路段)。市民监督团陈女士家住附近,她说这里平日很多大货车往来,导致道路到处坑坑洼洼,积水严重,经过桥梁接坡处像坐过山车,还带来车辆通行缓慢、路阻等问题。不过,现在这些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宁波路主要路段重新铺上沥青,桥梁接坡已调整平顺,还设置了非机动车专用车道。通过一系列整治措施,梳理人车关系,从而完善道路功能,保障了行人、车辆的安全。
市民监督团点赞: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路面变平整了,开车变稳,不用再担心巅车。
不足:虽然大路宽阔,但一些瑕疵还有待改善,例如南洋大道上的交通信号灯破旧,还未及时更换,给周边来往车辆、行人带来安全隐患,部门有必要把这一事项早点提上日程。
看现场:管网、管线隐身率
评分:★★★★
代表路段:景屿路
架空管线“上改下”
路面乱“插”电线杆,空中蜘蛛网式的架空管线,不免给人杂乱的印象。这是整治前走在景屿路上的景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此次整治中,景屿路的人行道下新建了地下管沟,将管线下埋入地,还道路一个整洁的环境。
此外,利用“海绵城市”的概念,整治过程中还对今汇路的地下管网进行创新。将非机动车道上的雨水处理由快排转变为缓排,雨水先蓄流、滞留在下凹绿地内,然后再渗透、净化处理,通过净化的雨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还节省了灌溉用水。从而满足了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环保方针。
市民监督团点赞:部门将创新理念运用到道路建设中,能够解决路面积水问题,而且还能实现雨水再利用,确实一举两得。
不足:虽然大部分整改路段都已经实现“上改下”,消除了“蜘蛛网”,但车行途中,仍能看到不少架空管线,十分难看,建议如果要整改,一定要到位,不然过个几年又要“开膛破肚”,把好好的路整成“拉链路”。
走马观花之余,市民监督团成员一致认为,市区道路综合整治确有必要,可以有效提升道路整洁、交通畅通、城市面貌,但在整治过程中,也不可避免要对周边市民出行造成不便,这5条道路整治只是开始,接下来的10余条主干道,希望有关部门体恤民情,加紧速度,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早日还市民一个通畅、整洁的道路环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