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金融办透露了一个外界普遍关注的数据:2017年年末,全市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92%,实现连续四年下降。这是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爆发以来首次降至“1”字头,意味着温州已从“风险先发”中率先突围,打赢了这场金融风险防范攻坚战,成为全国复制的温州经验。
作为金融改革的国家级试验田,金融风险处置是温州金改最困难“战役”。2011年9月以来,温州银行业不良率迅猛攀升,最高至4.68%。经过五年多金融改革和风险处置,不良贷款“见顶回落”,各类金融主要指标持续向好,信贷投放恢复性增长。如今,“1”水平的不良率印证了“温州金融生态已经修复,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的事实。
一度濒临破产的浙江三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风险处置中重获新生的活样本。三工公司曾是温州重点骨干企业,由于受担保链牵连,负债3亿多元,公司生产经营难以为继。2016年7月,三工公司申请帮扶,并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在2017年6月彻底割断担保链,恢复正常生产。同样,更早重获新生的中城建设集团,曾是温州唯一一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因过度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申请破产重整,最终通过温州自创的“分离式处置、清算式重整”手段,新中城集团“重生”,解决了近2万人的就业。
据介绍,2017年,温州金融风险化解稳步推进,两链风险有效稳控,成功处置重点风险企业105家;新型金融风险全面管控,排查3000余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关停、挤出重点风险平台115家。
另一方面,为了防范行政调解期间出现逃废债情况,配套推出了风险企业资产转移信息共享机制,还率全国之先试点民企预重整化解重大担保圈风险。温州银监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17年末,全市成功处置不良贷款资产1839亿元,处置额列全省地市首位。
不良率连续四年下降的背后,是温州经济的持续向好。温州GDP增速触底回升,近三年持续“破8”,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