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拾荒者住进棚屋 这片拆迁后留下的空地该谁管?
2018年01月19日 09:21:37 来源: 温州网-温州日报 记者 张琳 杨人介

  温州网讯 日前,市民吴先生@党报热线·问政栏目反映,他在散步时偶然发现,在市区市府路和开源路交叉口附近,有一块较大规模的拆迁地,这片空地之中竟有一个几百平方米的旧衣物“市场”,大清早就有挺多人来“淘”衣。

  吴先生表示,该处的衣物来源不明,是否消毒未知,这样的“市场”显然是不合规的,拆迁地块有如此景象,部门是否缺乏监管?希望记者去看看。

  现场探访

  旧衣旧鞋旧家电“应有尽有”

  还有人来“进货”翻新转卖

  昨天上午7时30分,记者来到市府路和开源路交叉口,在该区域东侧有一块拆迁后留下的空地,进“村”的小路口被围墙隔出。钉在围墙上的一块牌子写着:龙沈沈宅自然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记者顺着小路继续走了近百米,十字路口左转就看到了吴先生所说的旧衣“市场”。

  约五六百平方米的水泥空地上有近20个地摊,一块块平铺的布上放着各类旧衣服、裤子、鞋、包、枕头、被子……这些衣物的新旧程度也有差别,不少衣服上还有明显污渍。摊主背着包站在边上,顾客任意翻看挑选。记者了解到,这些衣服价格不一,被子、毯子、羊毛衫、厚外套价格40元上下;薄外套、内衫、裤子20元上下;背包10元上下……

  一名男顾客在一家卖被子的地摊前驻足询问:“这床被子多少?”女摊主回答:“40元,很新的。”他蹲下翻了翻被子,记者上前询问:“被子40元?”女摊主答:“这被子他要了,他常客,给你不只40元的。”男子将被子叠好后用胳膊夹住,随后掏出40元钱递给摊主,满意离开。

  另一家摊位前围着三名女顾客,她们手上拎着大袋子,边“淘”衣,边讲着温州话商量着哪一件比较好。记者旁听了一会儿得知,她们是来“拿货”的,买回去之后“翻新”,再放到店里转卖。

  大约5分钟后,一名女顾客拿了四五件冬季外套,砍价到130元,嘴里念叨着:“就这我还要回去洗一下,把毛衣起球的剃了再卖的。”她把衣服塞进袋子,去下一个摊位继续“淘”。

  记者和摊主聊天了解到,他们在这里摆摊都已经有3年多了,这一小片区域原来是违建,在村子拆迁前就拆出来了。这个小小“旧衣市场”现在每天早上从6点持续到10点。摊主称,这些衣服都是从住宅小区、服装工厂里“称斤”收来的,质量比较好的就拿出来卖散客,差的就称斤当废角料批量卖给回收厂。来地摊买东西的人多数是常客。摆摊每个月要交50元的租金给拆迁地业主。

  记者调查

  有“市场”有回收站

  简陋棚屋里还住着人

  逛完旧衣市场之后,记者在该改造项目周边走了一圈发现,除了五六幢房屋未拆除,整个村已被拆成一片空地,未拆除房屋中有一幢已出现倾斜。

  沈大军(化名)是沈宅村的村民,也是摊主口里的“业主”。他告诉记者,这地块是2017年5月份拆迁的,还有几户没有和街道“谈拢”。拆迁之后,街道用大块的绿网盖住了建筑垃圾,之后就没有来管理了。

  这片拆迁留下的空地,成了一部分人的安家之地。

  在入口处的旧衣市场周边,记者还看到了废品回收站。各类小家电、塑料制品堆积如山,旁边还放着秤。这些物品的女主人告诉记者,他们一家租在这里已经两三年了,白天骑着三轮车出去收废品,有人会把收过来的拉来卖,也有人会过来买。

  在空地东面的河边和未拆除的房屋周边,搭了一些住人的临时棚。记者进去看过,发现两根木头交叉支撑着就成了“房梁”,盖上床单遮风,全靠周边的空地和大件物品压住来固定。这样的临时棚便是这些拾荒者和一些外来务工者的“家”,他们有的已经在这里住了好几个月了。

  一路走来,记者发现这片空地中,原来村中小路路面的窨井盖都已丢失,有的窨井口上放着大石头提醒行人绕行;路边倒着不少共享单车;拐角处还有垃圾焚烧的痕迹……风一起,这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上空灰尘漫天。

  采访手记

  别让拆迁空地

  成了安全隐患

  这两个月来,记者接连接到市民关于拆迁空地管理的投诉,也陆续对市区“滨港花园”附近和洪殿北路等处的拆迁空地进行了报道。报道虽都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表示将立即介入管理。但不难发现,拆迁后的管理“遗留”问题——建筑垃圾堆积、废品回收站入驻、垃圾焚烧等乱象,看来并不是孤立的现象。

  “沈宅”里的旧衣市场、搭起的棚屋、开设多年的废品回收站,不仅存在消防、卫生等各类安全隐患,还很容易成为藏污纳垢之所。现在相关管理部门的肩头任务确实沉重,但这不该成为拆迁空地失管的理由。即使有地块不能立即利用建设,也应加强后续监管,不能让它们成为这座城市的“伤疤”。

  一座城市变美,必将经历一段“蜕变”期。拆迁,是为了将地块更有效地规划、利用,造福百姓。希望有关部门能扛起肩上责任,维护城市和谐“蝶变”。


标签: 拾荒者;棚屋;拆迁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