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夜色 杨冰杰 摄
1月25日,在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袁家军省长作政府工作报告。聆听报告,加快推进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乐清湾建设、四大都市区主体作用进一步凸显等“温州身影”在报告中多次出现。
抓改革促活力——
报告提到:加快推进温州金融综合改革
金改,是温州的一张“金名片”。作为金融改革的国家级试验田,金融风险处置是温州金改最困难“战役”。
可喜的是,经过五年多金融改革和风险处置,温州银行业不良率从最高时的4.68%,下降到2017年末的1.92%,实现连续四年下降,自温州民间借贷风波爆发以来首次降至“1”字头。这也意味着,温州已从“风险先发”中率先突围,打赢了这场金融风险防范攻坚战,成为全国复制的温州经验。
以去年为例,我市金融风险化解稳步推进,两链风险有效稳控,成功处置重点风险企业105家;新型金融风险全面管控,排查3000余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关停、挤出重点风险平台115家。这背后,温州GDP增速触底回升,近三年持续“破8”,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各类金融主要指标持续向好,信贷投放恢复性增长。如今,“1”水平的不良率印证了“温州金融生态已经修复,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的事实。
按照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部署,今年我市要着力推进十大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并明确提出要在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取得新突破。我市将启动实施新一轮国家金融综合改革,深化创新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加强民间融资规范管理,持续推进“两链”风险化解,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三农”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大湾区建设——
报告提到:加快建设象山湾、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沿杭衢高铁、衢丽温铁路
▲赵用 摄
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大使命之下,“浙江大湾区”正在中国东南沿海加速崛起。在去年底举行的世界浙商大会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推介会上,我省首次亮出浙江大湾区建设路线图。据了解,我省大湾区建设将有十大平台、十大任务、百个项目和万亿投资,温州北站、温州机场综合枢纽等交通项目,以及温州海洋经济示范区,纳入浙江大湾区建设。
目前,我市正打造以龙湾国际机场为平台、辐射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这一枢纽集规划中的高铁温州东站、市域铁路机场站、客运场站、公交场站、出租车上落客区等各种集散中心于一体,包括建成龙湾国际机场T2航站楼及附属工程、温州机场扩建工程等一批战略性项目,从而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建成“温州的上海虹桥”。
这其中,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预计于今年国庆期间建成并试运行。S1线一期工程西起瓯海区潘桥街道,沿金温铁路通道至温州东站,折向西南至机场,向北跨瓯江南口至灵昆岛,终于半岛三站,线路长约53.5公里,串联瓯海中心区、中心城区、龙湾中心区与龙湾国际机场等地,能够服务于温州高铁站、龙湾国际机场的交通联系。
在全省十大高能级平台里,也有温州的大作为——温州海洋经济示范区位列其中。数据统计显示,我市海域面积8649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248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576公里;海岛714.5个(横仔屿为温州市与台州市共有),海域滩涂约86万亩,占全省24%。自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以来,温州海洋事业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五年来,温州海洋经济年均增长14.4%,增速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我市将聚焦新经济、新动能、新发展,加快建设东部沿海经济带。重点实施沿海交通贯通、产业集聚升级、平台建设提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等工程,健全完善统分结合的高效工作体系,高强度推进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产业集聚区等平台开发建设,促进湾区经济、海洋经济、空港经济、港口经济联动发展,形成向东面海、贯通南北、带动全域的东部沿海经济带,成为全省大湾区建设的核心板块之一。
温州大都市区——
报告提到:四大都市区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报告提到:力争到2020年四大都市区经济总量全省占比达到70%以上
报告提到:编制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建设规划,发挥四大都市区在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平台作用。
▲杨冰杰 摄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年)》确立了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门户。
当下的温州,正面临着都市区能级提升的历史性机遇。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的重大部署,为温州破解区域发展“高山低谷”问题、提升温州都市区集聚辐射能力带来难得机遇。
抢抓历史性机遇,温州城市正在实现精彩蝶变。从“大拆大整”势如破竹,到“大建大美”深入推进,当前的温州正加快实现中心城区从“拆”到“建”变“美”的根本性转变,使温州城市功能品质早日跻身沿海城市先进行列。
▲杨冰杰 摄
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城中村改造要做到应拆尽拆、应清尽清,确保实现2015至2017年度所有城中村改造项目“清零”“清场”,年内全市完成签约改造97个行政村、4.5万户以上,其中市区35个行政村、1.9万户以上,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核心区城中村“清零”。作为“大建大美”的主抓手,我市今年将加力加速推进“两线三片”开发建设整治提升,确保国庆节前,瓯江南岸景观改造提升和亮化夜游工程建成试用,温瑞塘河完成沿河滨水公园和亮化夜游工程建设,三垟湿地公园初步开园,中央绿轴实现南段全面贯通、北延整体提升,五马历史文化街区率先展现新面貌,初现历史、现代、生态、人文交相辉映的独特韵味。
下一步,我市将以“强化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加快提升城市能级、推动乡村振兴,努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具体而言,我市将强化市域统筹,坚持山海并利,统筹抓好东部沿海经济带、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力推进美丽温州建设,努力成为领跑浙南闽北赣东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在工作机制上,我市将强化市县联动,创新大都市区统筹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好各县(市、区)主观能动性,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项目建设、耕地垦造等方面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使全市各地成为功能板块清晰、有机联系紧密、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整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