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温州市环境保护局
改革话题: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清晨,沿着中央绿轴公园散步,清新空气迎面拂过,盎然绿意尽收眼底;夜晚,泛舟南塘河上,街道景色旖旎,流水潺潺……
现在,对于很多温州市民而言,这样的幸福生活触手可及。因为,身边的生态环境已日渐改善。
水清了,山秀了,道路更整洁,城市更宜居。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坐拥得天独厚的山水生态资源,温州这座美丽的沿海城市,正凝心聚力,“改”出生态新画卷。
绿美水乡 苏巧将 摄
改制度 为了家园生态绿
绿色,是生态家园的底色。如何保护好这抹生态绿,温州亮出了新制度——全面推行温州市环保系统生态报表制。
“把话语权交给群众,把生态环境纳入考核,这是我们保护生态的决心。”在年底的一场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会上,洞头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听取完各街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报告后,如此总结。
生态报表制,即将水、空气等环境质量和生态改善情况,以生态专报的方式向社会公开,让百姓获得对环境质量的知情权。其强化了政府守土有责、企业治污担责、公众参与有责的意识,落实了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责任。
不仅在洞头,温州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提升生态保护“主人翁”意识,夯实生态工作基础。
在苍南,“离任审计+考绩考核”体系把环境整治、环境质量提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环保相关工作纳入重点。对乡镇干部开展生态环保工作评定,并将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之一。同时,把“五水共治”、环境质量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生态示范项目创建等作为乡镇党委政府年度重点考绩项目,压实乡镇的环境保护责任。
在永嘉,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全面实施,12000多名村委候选人接受严格的环保审查,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存在瑕疵和问题的人员一律剔除,建立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工作机制,实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奖优惩过的目的。
亮举措 管好家园生态蓝
蓝色,是城市发展的原色。环境要素变化多样,面对复杂局面,最有力手段在监管。
而今,走进洞头区东屏街道东岙村,不由感叹这片景色:海岸线靓丽、村容村貌整洁、海岛风光迷人,这是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带来的红利。通过实施岸线资源整治修复、沿海村居改造升级、生态廊道建设,美丽海岛轮廓渐现,引来大批游客,实现产业转型。
“这是生态带给我们的财富!”尝到甜头的洞头人明白,保护生态是实现发展的路径。
在鹿城,环保部门针对排污口实行“色卡标识+阳光排放”管控。对固定污染源的雨污管道采用红绿黄三色标识,红色标识企业污水排放起终点,绿色标识雨水排放位置,黄色标识生活污水流向,同时标明污染源负责人信息;
在瓯海,“环保管家”式服务成效显著。该区采用“PPP”模式,对电镀园区内22家企业的废水和废气分别由专业公司管理,发挥第三方治理优势,确保了园区内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减轻了常态监管的压力,实现了多方多赢局面;
在苍南,“联动执法+机制创新”呈现新态势。通过公安驻点办案、法院驻点执行以及重大案件联席会议,切实加大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进一步提升环境执法的规范化。
创机制 共护家园生态优
生态优,则家园优。家园建设不止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就不会停。在此基础上,长效机制是保障。
去年3月,温州市环保系统开启环保行政许可“最多跑一次”改革与“区域环评+环境标准”环评审批工作。通过精简办事手续、机器网络和移动终端审批等方式,环保部门25项办事事项件件实现了“最多跑一次”。与此同时,在“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举措下,企业新建项目环评审批事项缩减了80%,节约企业50%以上的环评开支。仅去年一年,上万件环评事项经受理,惠及企业数千家。
去年,为解决企业排污问题,瑞安创新排污权指标市场化机制,开展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费征收,完成征收入库1755万元,催生了污染资源新价值;在乐清,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有关部门成立领导小组,编制工作方案,启动清查建库工作,一系列积极探索取得突破;而在泰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顺利开展,摸清了自家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后,辖区内生态资源发展蓝图跃然纸上……
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潮头,作为改革先发城市,温州一直以来都是全省先行先试的平台之一。2018年,温州生态文明改革还将持续发力,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提升各地生态保护建设水平,共促大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自然资源产权机制;以建立健全出境水质互动机制、“五水共治”长效机制、节地生态葬法、城乡垃圾分类处置办法,巩固环境治理成效。
改制度,亮举措,创机制,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上,温州环保已经做好准备,向生态文明迈进,向美丽温州出发。
2017年温州生态改革成绩单
◆空气质量全年9成优良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2%,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市区空气优良率达90.1%,列全省第四;泰顺县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全省第一。
◆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助推县控以上20个劣Ⅴ类站位成功销号;全市平原河网主要污染物氨氮与总磷分别下降40.6%、25.9%。
◆美丽温州建设考核“双指标体系”完美构建
完成《美丽温州生态示范系列创建指标体系》和《美丽生态示范创建“2+X”考评指标体系》。14个美丽示范项目创建初具规模。
◆美丽温州建设初见成效
洞头区、泰顺县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
◆环境整治力度空前
检查企业8万家次,整治重污染企业1852家,完成340个减排计划;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70%,实施分类小区714个、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1400个;私坟“禁新”整改率100%。
◆公众生态环保意识显著提升
成立温州市环保志愿者联合会,为全市“百团万人”环保组织和志愿者提供统一管理平台;连续7年举行“生态文化月”活动;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全国第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