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根据省委、市委部署,3月12日至3月20日,温州市市领导全面开展基层蹲点调研活动,深入一线、走村入户,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3月14日-1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在永嘉县蹲点调研,写下蹲点期间的所感所思所悟。
3月14日,星期三,多云
“醉美”民宿村支书的“三愁”
慕名来到永嘉林坑古村,小桥流水人家,家家户户几乎都在做民宿。村支部书记毛苍河同志说,古村发展民宿有十几年了,起步早、名声响。但与老毛的交谈中,听出了他的“三愁”:一愁,尽管现在来的客人还是不少,但留宿的少了;二愁,村民通过办民宿、农家乐富了,村集体经济却还是捉襟见肘;三愁,一些村民和外来投资商想大兴土木办民宿,感到很为难。
老毛的“三愁”,背后恰恰是我市民宿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道题”:乡村民宿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持续增加人气?民宿经济如何实现多方共赢?乡村民宿如何坚守乡村特色、彰显乡村魅力?
民宿经济是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好路子。看来,林坑这只“麻雀”值得好好解剖解剖。于是,我临时召集县、乡、村书记,与三位刚刚在林坑开了一家“升级版”民宿的年轻小伙一起,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大家有一说一,达成了不少共识:第一,乡村民宿也要丰富业态,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尤其要请有情怀、有创意、有实力的专业团队打造一批精品民宿,带动全市民宿经济整体提升。第二,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民宿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要在村集体、村民和业主之间构建起共建共享共赢的好机制。第三,乡村民宿发展要保持绿色定力,凸显乡土特质,不宜大拆大建,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祝愿林坑古村早日解了“三愁”,再放光芒;祝愿全市民宿经济答好“三道题”,大放异彩。
3月15日,星期四,阵雨
溪下村夜晚最亮的灯
昨晚夜宿溪下乡政府。吃过晚饭,在村里转了一圈。一路走来,少有灯光。
溪下学校的那盏灯,特别亮。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每个年级一个班,一个班十多个学生,基本是留守儿童。老师大多是城里人。校长颇为自豪地告诉我,和周边几个山区乡镇学校相比,尽管溪下学校离县城最远,但考入县重点中学的毕业生是最多的。我由衷地为孩子们感到高兴。
溪下,还有一盏灯,随叫随亮。乡卫生院里,9名医技人员的宿舍就在三楼,不管多晚,只要楼下村民喊一声,这里的灯就会亮起来。随时为百姓而亮的灯,值得点赞!
村口老戏台上的灯,却不常亮。昨晚,一场“乡村大戏”把全村男女老少都吸引过来了。村干部跟我说,溪下马灯戏是市级非遗项目,一年来村里表演一次,大家都很珍惜。
这三盏灯,投射出了乡村公共服务的现状,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坚持两手抓,既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百姓增收,让百姓生活更富裕;也要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切实办好乡村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社会事业,让百姓精神更富有。在这当中,为百姓默默亮光的“点灯人”是最可亲最可敬的人。我们要千方百计创造更好条件,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让这些扎根乡村的“点灯人”,留得安心、干得起劲,让乡村的灯光更加明亮璀璨!
3月16日,星期五,阵雨
大家的事要大家一起办
溪下至界坑的路,不久前全线开工,建得很顺利。这条“出山路”,村民们盼了多年、等了多年。我在施工现场了解到,沿线政策处理没有一句反对意见,村“两委”、村民们不但兑现了“政策零处理、施工零障碍”的承诺,许多村民还自发投工投劳,被占用到的树木、自留地等都主动提前清理;乡村干部们每日轮流蹲点服务,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这11.7公里的“出山路”,可以说是“民心”之路、“众筹”之路。
乡村振兴之路要借各方之力、聚众人之智。三天蹲点,我还与几位在外回乡投资人深入沟通交流。感触最深的是,一些在外乡贤能人回乡后,最初大多采取赞助资助的“输血型”帮扶,有的却因此反遭乡亲们抱怨不公。大家都感到,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在于理念的改变。现在,回乡的乡贤能人都在积极探索实施“股金+薪金”的共建共享模式,帮助乡亲们改变观念,带动村民多渠道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这是一条宝贵的经验。期待有更多在外乡贤能人精神回归、情感回归,带来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工商资本,合力推动温州乡村振兴。祝愿这些项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周到服务下、在乡亲们的大力支持下,早日开花结果、受益各方。
蹲点时短,振兴路长。基层这本书,我还要一读再读、读深读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