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给小企业提供好的生长环境 将最多跑一次细节做到位
2018年03月29日 08:33:38 来源: 温州网 吕进科 郑俊杰

  温州网讯 在昨天上午举行的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代市长姚高员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了令人振奋的信号——今年温州会“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

  今年我市“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内容,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重点做好的八方面工作第一部分的第一段,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审批制度改革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报告中有关“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关注:

  -年底前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实现一次办结。其中80%以上开通网上办理,50%以上的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大幅提升“零上门”办结事项比重。

  -加快项目审批速度。10月底前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力争竣工验收最多跑一次、最多30天。

  -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积极探索“照后减证”。

  -投用温州市民中心。依托政务服务网,将“最多跑一次”全面延伸到镇街和村(社区)。

  -全面放开涉批中介服务市场,开展涉批中介机构清理整顿专项行动。

  -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切实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水平。

  -健全统一的政务咨询投诉平台,做到“一个号码”响应群众诉求。

  人大代表审议发言话“跑改”关键词营商环境

  昨天下午,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市人大代表陈兴良在发言时,先给温州去年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各方面工作点了一圈“赞”。他举例说,2017年3月份,鹿城公安分局开通了我省第一个律师查询人口信息服务点,极大地方便了律师、公证部门及其他行政部门查询人口信息。“温州人敢为天下先,优化营商环境也应该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营商环境目前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认为,法律法规没有禁止性规定的,我们要敢于突破,各项审批事项可大幅度压缩。”陈兴良建议,温州各地政府加速推进中介机构的设立,企业的审批手续由政府或中介全程代办,让企业家把精力放在发展企业、创造财富上。同时,市政府及时出台规范性文件,大幅度缩短审批时间,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营商环境的改善,应该予以鼓励,即使存在过错,应该予以免责。

  市人大代表王海英则为小微企业以及为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发声。她说近年来政府简政放权,现在百姓办事情方便多了,如一个营业执照就能很快办好。

  “企业能活过三年的只占1%,大企业是小企业成长起来的,政府要给小企业提供好的生长环境。我建议整治、取缔一些不好的企业,筛选一批优质的企业扶持成长。”王海英说,有些时候政府对某方面的整治文件下来之后,执行者不加分辨,把不该关的企业也关了。同样,要营造好的招商环境,需要中介机构力量的注入。一个中介机构做错事,不代表所有中介机构都做错事。中介机构良性健康发展,温州的经济就能更加健康发展。

  市人大代表王茂法认为,我市营商环境的提升,得益于“最多跑一次”措施的全力推进。他说进一步提升温州的营商环境,在实施“最多跑一次”措施时,要将细节做得更到位。

  王茂法举了个例子。苍南赤溪镇双联村一村民去年向他反映,他们夫妻不能生育,但在当地向相关部门申请办事时,却要求其出具节育证明,该村民多方反映均无果。

  王茂法说,虽然这对夫妇在他和媒体的帮助下无需出具“节育证明”办了事,但说明了我市一些部门在实施“最多跑一次”时,做得并不到位。而我市各部门的数据在后台已打通,但在办理相应手续时,为什么仍不能实现“最多跑一次”?主要是各部门共享数据的主动性不强,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仍不完善。

  王茂法称,对于向相关部门提交审批手续遇到“退件”的情况,需要相关部门出台针对审批部门“最多跑一次”工作的评估机制,让企业清楚什么样的审批申请会被退件。

  关于各级政府如何做好“最多跑一次”工作,王茂法列举了当初对“毒豆芽”的整治。一开始,“毒豆芽”泛滥时,属于哪个部门管理并不清楚,导致没有一个部门愿意去管理好,后经协调,将这项工作归到农业部门管理后,市场上的“毒豆芽”也悄然不见踪影了。

  王茂法认为,“最多跑一次”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后,对我市的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等方面均是一大利好。

  取消审批是方便企业,提高透明度为企业提供“路径”

  我市拟在温州高新区、经开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政府工作报告昨天才新鲜出炉,而新一年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早已启动。今年2月份,我市召开全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工作会议,对今年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新部署。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推进‘证照分离’”的工作最近又有了新进展。近日,《温州市“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温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已由温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编办”)完成起草工作,并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根据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我市拟在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对《试点方案》明确的98项行政许可等事项进行改革。

  此次改革举措包括全面清理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探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提升商事登记便利化和规范化水平三方面。

  记者注意到,涉及改革的98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审批的只有4项,强化准入、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加起来共有71项。“这里可能有个误区,有人会认为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就等于取消审批事项。”市编办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此次推动“证照分离”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破解市场主体“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证照分离”改革的重点在于清理规范各类行政许可,这里分几个类别。一是直接取消审批,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允许企业直接开展相关经营活动。二是由审批改为备案,企业将相关材料报送政府有关部门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政府部门不再对备案材料进行核准或许可。三是实行告知承诺制,企业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即可办理相关审批事项。四是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公开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和程序,明晰具体受理条件和办理标准,列明审查要求和时限,实现服务事项标准化。五是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在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全面加强行业规范建设,制定明确具体的行业经营标准,督促企业对照标准进行备案或实行告知承诺。

  “取消审批是方便企业,提高透明度等做法同样是为企业进入一些行业提供明确‘路径’。”市编办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这个文件也非常强调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等原则和要求,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

标签: 人大代表;审议;发言;跑改;温州;改革;审批;政府工作报告;透明... 责任编辑: 王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