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市审管办了解到,为进一步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近日,我市在社会事务综合区域率先施行“无差别受理”。也就是说,大到民办非营利性单位筹设审批,小到水电气过户,群众到社会事务综合受理区的任意一个窗口都能办理。
“跑断腿、磨破嘴,打不完的电话,盖不完的公章,这曾是群众和企业办理审批事项的真实写照。“推行社会事务综合区域‘无差别受理’,就是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的基础上,借助网络受理、数据代跑、协同联动等多种方式,实现‘一次申请、一号管理、一网运行、一库共享、一窗发证’的集成化审批服务。”据市审管办审批业务处负责人介绍,目前,涉及市民政局、市卫计委等22个部门的490项社会事务已整合进驻社会事务综合受理区,建立起“前台无差别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市民林先生便是其中一位受益者。前不久,他来到市行政审批中心办理社会团体年度检查事项。与以往不同的是,负责为其办理业务的是来自卫计部门的工作人员。“起初听旁边的人说她不是民政部门的,我还在担心她不够专业,没想到,才几分钟的功夫,就把事情搞定了,效率真是高。”林先生感叹道。
“都说隔行如隔山,要想真正实现‘无差别受理’,就必须加快窗口受理人员从‘专科’向‘全科’转型,全面提升他们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卫计部门审批处室负责人张维吾说。为此,各相关部门围绕“无差别受理”工作,制定相应的业务培训计划,重点对跨部门跨专业的相关业务进行培训。同时,还通过业务骨干授课、情景演练等内训机制和近程业务救济机制及时解决业务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无差别受理”有序规范运行。
社会事务综合受理区内还特别设置“疑难窗口”,每天安排一名专业人员值班,主要解决一些情况复杂、专业性强的疑难问题的咨询辅导。“打个比方,这就跟病人去医院看病一样,病情轻的看普通门诊,疑难杂症就得找专家门诊,甚至还要联合会诊。”负责社会事务综合区域管理和协调工作的市民政局行政审批处副处长王皓说,如遇涉及多部门的“一件事”,他们还将启动应急会商机制,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社会事务事多面广,且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块‘硬骨头’啃下了,其他的就能迎刃而解。”市审管办业务处负责人说,下一步,他们将以社会事务“无差别受理”为样本,逐步向商事、企业投资等区域全面推开,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完善“无差别受理”各项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