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从绿色发展中寻找“致富密码”
——文成县探索全域旅游专题调研报告
2018年08月27日 06:28:56 来源: 浙江在线 王彩莲 编辑 江于夫 钱振霄

根据省委“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部署,5月中旬,我带领县旅游、国土、住建等部门,先后走访百丈漈、铜铃山、珊溪、南田、平和等5个乡镇13个村,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专题调研。我们先后召开基层群众座谈会7次,与200名基层干部进行了面对面谈话,着重就全域旅游的产业布局、环境建设、人才培养、交通突围、项目落地等问题,与基层干部群众深入交流探讨,做群众的学生、听百姓的想法。通过调研,我进一步掌握了情况,理清了思路,对如何让全域旅游在文成落地开花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现状和特点

文成是浙南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生态县,下辖12镇5乡,人口40.2万,也是全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县之一,特殊的县情决定文成的发展必须走一条不寻常之路。近年来,全县立足丰富独特的山水、人文、旅游资源,突出“处处皆景、时时可游、行行涉旅、人人共享”的创建要求,举全县之力推动全域旅游化发展,孜孜追求绿色崛起。

2012年,文成实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2013年设立旅游功能区,实现跨部门职能整合,有效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各自为战、同质化竞争、“小马拉大车”等一系列问题;2017年以来,针对全域旅游缺乏资金保障这一最大的制约因素,文成大刀阔斧地进行旅游资源市场化改革,组建县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设立总额为10亿元的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投资,逐步解决旅游开发“低小散”和资本投入不足的问题。今年,还将进一步推进旅游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构筑“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局旅游分局”的“1+3”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模式。

按照“每年打造一个核心精品景区”的节奏,这些年累计投入6亿多元,先后提升了百丈漈、安福寺、刘伯温故里三个核心景区,并统一打包为“刘伯温故里”景区,去年初通过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

坚持把全县当成一个大景区来打造,争取到国开行16亿元融资授信,过去三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8.5%,旅游业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到36.2%。今年1月至5月,全县接待游客306.58万人次,同比增长23.06%;过夜游客23.39万人次,同比增长28.11%;旅游综合收入14.95亿元,同比增长30.11%。

二、短板和不足

从调研的情况看,对生态立县的坚守,让文成全域旅游发展有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在交通突围、产业布局、环境改善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全域旅游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一是资源重复性,存在“开发单一化”的问题。目前我县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未形成系列,乡村各种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复较多,不能满足游客深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许多乡村旅游产品只是停留在表层开发,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

二是管理滞后性,存在“服务表面化”的问题。由于镇村管理者对乡村旅游者消费心理了解不够,服务意识不强,乡村旅游服务产品设计层次较低,影响客户满意度,刺激客户持续消费的能力不强,增值服务消费少。

三是建设短暂性,存在“设施简单化”的问题。全县乡村旅游开发时间短、底子薄,加上组织程度不高等原因,导致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普遍不健全,难以给旅游者提供系统优质服务。尽管近年来对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旅游地大多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例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难如人意,难以留住游客。

四是人员业余性,存在“人才空心化”的问题。旅游产业专业人才数量偏少、结构不优,引进难、流失快,平台依托少,作用发挥小。人才与科技,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文成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对策和建议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建设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美丽城乡,谋划实施大花园建设,使山水和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把生态经济培育成发展的新引擎。立足县域实际,文成下一步发展全域旅游亟须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下大力气补齐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结合旅游交通、厕所革命、旅游标识、智慧旅游等工程建设,推动全域环境品质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革命性提升。龙丽温高速瑞文段、西南线确保在2019年通车,力争“十三五”开工建设温武吉铁路和通用航空机场,谋划开通县城至景区的专线车,构建快达慢游的交通体系。深化“旅游厕所革命”,按照“提升一批、改建一批、新建一批”的目标,重点推动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线路、旅游集散点的厕所达标,力求建筑立面、风格、色调体现地域特色。

2.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增加旅游产品有效供给。围绕打造“浙南最佳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以乡村振兴、温州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为主引擎,深化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打造区域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深化农旅融合发展,与首旅、浙旅、东方园林等大企业联手打造田园综合体、乡村度假产品,落地一批精品民宿,重点培育环飞云湖秘途系列民宿群、高山平台A级乡村旅游综合体、云江秀水十里画廊休闲乡村、国际慢城慢生活乡村,打响文成特色乡村旅游品牌。深化康旅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特色康养基地。深化体旅融合发展,加快以徒步、登山、骑游为主要功能的景区景点建设,推动旅游+文体产业集聚发展。

3.创新旅游宣传营销,彰显区域旅游品牌形象。不断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周边五县成立“瓯之南”区域旅游合作组织,积极推动雁荡山、楠溪江、飞云湖的“雁楠飞”旅游一体化发展,加快参与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合作步伐,加强中外旅行社合作交流,探索旅游国际化发展之路。着重突出“养生、养心”两大主题,倾力打造生态休闲游、时尚体验游和养生度假游三大旅游品牌,积极开发营地旅游、低空旅游、度假置业、会议经济等新型旅游产品,重点形成有机绿色农产品、侨乡海外直销品、人文特色工艺品等三大旅游商品系列,努力为游客提供“春季赏花观瀑、夏季露营漂流、秋季古道赏枫、冬季激情滑雪”的四季不同消费体验。旅游节庆造势助推,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月一节庆”的思路,积极做好借节造势、以节促旅文章。

【作者为中共文成县委书记】

标签: 旅游;乡村旅游;产业布局;调研;旅游发展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90740412205486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