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放眼全国,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聚焦温州,40年来,温州的改革开放发展史就是一部风云激荡的民营经济成长史。40年来,温州人凭着“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创业大军,造就了一批有胆有识的企业家群体。
创业是一生的修行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
南存辉 正泰集团董事长
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里,正泰集团无疑是稳健经营、创新发展的典范;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里,南存辉无疑是创业创新、坚守实业的典型代表。
迄今,成立于1984年的正泰集团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超过3万名员工,总资产超过650亿元,年销售额突破600亿元,位列中国民营企业100强。
“创业是一生的修行!”南存辉说。
坚守实业、创新驱动,是他创造一个个产业传奇的源动力。
以创新驱动促进提质增效和产业升级,正泰积极布局“智能制造”战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打造实业升级版。顺应现代能源、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技术融合发展大趋势,正泰以“一云两网”为发展战略,打造平台型企业,构筑区域智慧能源综合运营管理生态圈。
南存辉说,在制造业的“修行”路上,需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而坚守实业,并非意味着一成不变。
2006年,正泰正式进入新能源领域,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形成了集“发电、储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目前,正泰新能源在全球建设运营200多座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3.5GW,是国内民营企业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商之一。
以全球视野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正泰在海外市场经历了从产品输出到服务输出,再到投资并购的不断升级。产能布局、工程承包、资产并购在海外等全面开花,国际业务呈高速增长态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全球化之路。
“作为非公经济人士的一分子,作为新时代的企业家,我们将引领企业紧紧抓住诸多发展机遇,坚持依靠创新驱动,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品牌优势,加快转型升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更大作为。”南存辉表示。
“共赢”谱写成长史诗
森马集团董事长邱光和
邱光和 森马集团董事长
扎根温州,面向世界。邱光和带着他的“森马”,演绎一部新兴国际品牌的成长史诗,用22年时间奏响一家土生土长温州企业的转型进行曲。
崛起于“虚拟经营模式”,他善于把“长板拉长”,把短板交给别人来完成。他的“森马”,被认为“改变了中国休闲装行业的格局”;他的童装,因异军突起、快速成长,享有“巴拉巴拉奇迹”的美誉。
以一马当先的姿态,森马连续多年入围中国服装行业竞争力、利润、销售前十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17年,森马实现终端销售261亿元,上交税收20.58亿元。
带着民族品牌服装的文化自信频频亮相国际时尚舞台,从一带一路的连续布局海外市场,到收购欧洲童装领军企业,进入全球休闲童装领域销售前三,他不断吹响中国服装海外征战的新一波热潮。
未来,森马将通过打造服装产业、儿童产业、电商事业、新兴产业“四大产业集群”,强化立体化、数字化、资本化、国际化“四化保障”,确保森马保持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将森马打造成全球领先的多品牌时尚产业集团。
他创立并弘扬了“小河有水大河满”的共享共赢企业文化理念,始终关注企业自身与客户、员工、合作伙伴和社会的和谐共赢发展,成为森马成长中最鲜明的文化烙印,经过20多年的沉淀,已然成为森马引领创新和一路向前的内在力量源泉。
把握供给侧改革的“加减法”,邱光和以一家传统民企的创新转型实践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追求卓越永远在路上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成中
胡成中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他从电气产业起步,继而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参与多项国企重大改革,并与国际电气业巨头合作,带领企业走向国际化,连续17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
从1984年创办德力西以来,胡成中把一个家庭作坊发展成为一家集资本运营、品牌运营、产业运营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他的创业经历,是一代温州企业家的缩影。
迈向智能制造,从“神舟”“嫦娥”到“北斗”,他带着德力西以高品质服务和产品,助力中国航天腾飞。如今,德力西集团立足电气制造主业,布局环保、交运物联、军工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
“竞合”,是胡成中的战略选择。他带领德力西实施“竞合”战略,于2007年与法国施耐德电气合资成立德力西电气公司,是浙江省当时最大的“民外合璧”项目。合资之后,优势互补,引进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实现了以流程和制度为主导的现代化管理,带动了温州民营企业的提升。合资十多年来,企业规模翻倍增长,成为同行业企业的标杆。
“花开”“一带一路”,投资建设多个生产基地和业务机构。他带着企业加速对接全球市场,全力拓展国际化运营。目前,德力西的海外业务已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设立了2个全球物流服务中心,产品覆盖了全球30%的地区、50%的人口。
从默默生根发芽直至枝叶参天,胡成中和德力西的成长,见证温州民营经济不凡的40年。
30年标注青山高度
青山实业董事局主席项光达
项光达 青山实业董事局主席
沿着“一带一路”的轨迹,他以一个个样板项目塑造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典范;走归回家,他是温商回归大潮中的领头雁……项光达,用30年时间,树立了单企年营收超千亿元的丰碑。
从1988年创业至今,项光达带领着青山的钢铁团队,专注于不锈钢事业,一路披荆斩棘,缔造了民营钢铁企业发展的神话和传奇。201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615亿元。集团位列2018中国企业500强第110位、民营企业500强第23位、浙江省百强企业第5位。
他所投建的一个项目,实现了印尼不锈钢粗钢产能从零到全球第二的飞跃;他的海外布局悄然改变着全球的不锈钢产业格局。
从温州起步,再走向国际,不断扩张自己商业版图的同时,又再次选择了回家。
他将青山总部大楼、大宗商品贸易平台、青山物流园、青山商学院等四大项目落户温州。随后,他又把回归的视线瞄准了新能源领域。瑞浦能源动力电池储能项目于今年4月在温开工。此次世温会上,青山总部经济贸易与税收双回归项目又成功签约。
“温州人称回家为‘走归’,所以在我看来,‘走出去’和‘走归’,是不矛盾的。有时候‘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归’。”项光达说,作为一家温州企业,无论青山走得多远,做得多大,根始终在温州。
“炼百年不锈,筑绿色未来。”这是青山人的座右铭,亦表达着项光达打造优秀而受人尊敬企业的那份专注与毅力。
点燃“三把火”铸就金名片
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
王振滔 奥康集团董事长
王振滔说自己的梦想是,某一天能站在月球上看到地球上各种不同肤色的人穿着奥康皮鞋走来走去。他说,要实现梦想的话,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你想,梦想就离你很远,但如果你走,梦想就离你很近。
40年改革发展,让多少人梦想成真?王振滔,一步步走近自己的梦想。照亮他梦想的,离不开“三把火”,那映照“温州制造”过去、现在、未来的三把火。
1987年8月8日,杭州的一把“耻辱之火”,激起了王振滔的斗志。1988年8月8日,他回到温州,以3万元创办永嘉奥林鞋厂,迈出奥康事业发展的第一步。
1999年12月15日,他回到杭州点燃“雪耻之火”。这把“雪耻之火”不仅令温州鞋再造信誉、涅槃重生。
2007年8月8日,他再次在杭州点燃“诚信之火”,铸诚信之鼎。这是一把诚信之火,一把品牌之火,一把创新之火,让温州鞋业驰骋四海。
在逐梦的路上,“三把火”,让王振滔亲历“凤凰涅槃”的传奇,亲历“温州制造”艰难而笃定的转型之路。
烈焰练就了奥康的“火志铭”,铸就了温州企业诚信的灵魂和图腾。经过艰苦创业,他把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中国民营百强企业。奥康集团目前是国内制鞋业最大的企业之一。王振滔不仅使它享誉了中国市场,还走出国门,拥有5家海外分公司,并正在迅速朝国际化的企业集团迈进。
诚信如金,于奥康如此,于广大温州民企亦如是。诚信正是温州人立足中国、走向世界、征伐商海的根基和灵魂。
“华峰”屹立惟有创新
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尤小平
尤小平 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
执掌两家上市公司,打造“聚氨酯王国”,拓展金融领域,尤小平以科技创新为底气,驰骋于化工新材料的天地中。
1994年,尤小平对瑞安塑料十一厂进行技术革新,引进了一条聚氨酯鞋用树脂生产线。这是尤小平和华峰进行的第一次产业转型。这,亦是从普通的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向全国最大聚氨酯生产企业迈出的第一步。
尤小平以独到的眼光,在“轻工”支撑经济的温州,独辟蹊径进入有世界第五大发明之称的高分子材料行业,成为温州鞋业腾飞的幕后功臣。
如今,华峰集团在全国11个省市建有生产基地,下辖40余家全资或控股公司,其中,拥有两家自主培育上市公司“华峰氨纶”和“华峰超纤”、七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聚氨酯制品的最大产销企业。
“创新是所有企业的最强烈愿望。”尤小平的话意味深长。
1999年的冬天,尤小平按照打破家族产权“一股独占”的封闭结构,组建了华峰集团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这是尤小平为上市量身定做的“新壳”。2006年8月23日,尤小平敲响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开市宝钟,成为温州首家境内公开上市的民营企业。
尤小平说,华峰的创新只是在普普通通的日常工作中积累,然后产生质变的结果。
正是这种厚积薄发,华峰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百强、浙江省百强企业等榜单,今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行列。
在尤小平的掌舵下,华峰正驶向新时代的新航程。
行健不息须自强
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
高天乐 天正集团董事长
他用数学老师的严谨思维,带领企业扬帆远航。
他深知,质量是船,科研是帆——他的“低压电器测试中心”是国内首家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方实验室,其研发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大、清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复旦、浙大等高校都留下了他的精彩演讲。
在中学当了7年的数学老师,1990年,高天乐凭5万元资本开办乐清长城变压器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长城厂稳稳当当地由小变大,成长为一家现代化的企业集团;企业发展的背后,是高天乐从创业开始就树立的责任感发挥了作用。他在企业创办之初就提出了“质量创品牌”的口号。
1994年5月,他联合3家私营企业,组建浙江天正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高天乐将个人独资的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改组成股份制企业,由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共同参股,引进职业经理人,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被当时的媒体和理论界称之为“柳市革命”“温州模式”的一面旗帜,经过股份制改革,天正的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他专注科技创新,建立国家级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实行精益生产、精细化管理、智能制造……现在的天正集团,拥有温州、上海、嘉兴、南京四大产业基地,员工四千余人。
在高天乐看来,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不断引进、培育适用的人才,为客户提供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天正电气的愿景是:聚焦工业电器行业,成为一家具有全球地位、受人尊敬的伟大企业!
“与强者为伍,才有可能生存。”高天乐如是说。
纳斯达克立起温州品牌
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
张晓平 瑞立集团董事长
他默默耕耘,潜心于轨道车辆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如今研发的产品搭载中国高铁“复兴号”一起飞驰,为中国轨道交通车辆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作出卓越贡献。
他运筹帷幄,2004年,带领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开创了温州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先河。
“到缝隙中求市场”,张晓平最初的创业之路与所有闯荡世界的温州人创业经历一样,善于“从无到有”挖掘市场。今天,瑞立集团已经从一个年产值只有10万元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一个主营汽车零部件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兼跨销售与贸易、投资与合作、房地产、酒店服务等行业的现代企业集团。
回首创业之路,与很多企业不一样,在创业的第二年,也就是1988年,瑞立就取得了第一项国家专利。如今,已拥有600多项国家专利,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荣誉。
在瑞立的成长过程中,技术改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今,这家民企不仅大手笔投入“智能制造”,而且自主研发各类产品自动装配线。企业成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先后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2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
正是借助技术研发的力量,瑞立研发、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已为上汽、一汽、宇通、吉利、比亚迪以及瑞典沃尔沃、韩国现代等60多家国内外汽车厂提供配套服务。
为加快轨道车辆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从“轻轨”到“云轨”,中国轨道交通的强势崛起,有张晓平与瑞立贡献的一份力量。
“工匠精神”擦亮温州品牌
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
郑秀康 康奈集团董事长
如果说,制鞋业是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史上不可错过的乐章,那么郑秀康和他的康奈,就是其中的一个活跃而稳健的音符。
商海沉浮,大浪淘沙。郑秀康,可谓是温州制鞋业“工匠精神”的代表。制造上,他孜孜以求、精益求精,为温州鞋革业创立了许多个“第一”——第一个“中国鞋王”的桂冠,第一块“中国驰名商标”的金牌。
从率先引进机械化生产流水线到启动“量产固特异工艺高档皮鞋”项目,凭借标准化的制造工艺和对技术的精益求精,郑秀康用他的“工匠精神”将康奈打造成了中国高端皮鞋制造的一个标杆。而这背后,凝聚的是康奈几十年的制造功底、280道精细工序、13项核心技术和50项技术专利。
秉持这种“工匠精神”,郑秀康带着康奈不断“走出去”,打响中国品牌。
2001年1月,康奈在世界时尚之都法国巴黎开出了第一家海外专卖店。同年5月、9月,又分别在意大利米兰、美国纽约开设了第二、第三家海外专卖店。在海外开设专卖店,标志着康奈向国际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在通往国际的道路上,康奈不曾停下脚步。2006年,康奈牵头组建了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成为商务部批准的第一批8家合作区之一。
从“温州制造”到“中国制造”再到“世界制造”,沿着改革开放的足迹一路走来,郑秀康和他的“康奈”品牌成为温州“中国鞋都”成长的推动者、参与者、见证者。
全省鞋类出口“第一人”
金帝集团董事长诸建勇
诸建勇 金帝集团董事长
33年前,19岁的诸建勇拿着自己设计制作的十几款时装女鞋,一个人坐车从温州赶往杭州,再坐船辗转到苏州,最终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笔300双鞋订单。
33年后,他专注制鞋,把金帝从一个十多人的家庭小作坊做成6500多人、年产2500多万双的鞋业集团,成为连续11年名列浙江省出口量和出口额最大的鞋类企业。
这一切得益于他的诚信、创新与责任。
“把诚信当成企业的生命线来警醒自己,站在客户角度自觉做好产品品质。”正是基于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追求,2002年,金帝结缘欧洲最大的鞋类零售商戴希姆集团,开始了专业化工厂与品牌零售商的合作之路。10年后,金帝成为该跨国集团全球最主力的供应商,在欧洲销售的每10双鞋,就有一双是金帝生产的女鞋。
为让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诸建勇成立研发中心、创新试点中心,累计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产业升级,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探索智能制造和精益管理的新型制鞋工业模式。
2016年,金帝获得制鞋业唯一的“浙江省两化融合试点单位”称号。创新也给金帝的竞争力带来持续红利,产能比五年前提升了30%,员工数量却下降了20%,员工收入提升了40%,利税增加了35%。金帝还是温州制鞋行业第一家通过“AEO海关高级认证”这一国际“金牌通行证”的企业。
打破鞋服行业低端徘徊的魔咒,成为鞋类出口领域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把别人眼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打造成“技术密集型企业”,诸建勇和金帝的故事中,蕴藏着温州制造转型发展的底蕴。
义利托举红蜻蜓飞舞
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
钱金波 红蜻蜓集团董事长
他秉持“一个鞋者的信仰”,20多年来,带领红蜻蜓为消费者“做一双好鞋”,矢志将红蜻蜓塑造为“健康舒适的快时尚鞋包品牌运营商”。
他,素有“中国鞋文化第一人”之称,一开始就把鞋子推到了“文化”的高度,精心打造的“鞋文化博物馆”,为中国鞋业写下灿烂篇章。
1995年,美丽的楠溪江畔飞出了一只非同寻常的“红蜻蜓”——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红蜻蜓”创始人钱金波将童年梦想付诸实践,创造性地将“蜻蜓仿生学”融入品牌DNA,带领“红蜻蜓”从距离中寻求接近,从“传承鞋文化”到“定制文化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始终坚持“崇尚匠心、亲密顾客、成就伙伴”的使命。
这一路,钱金波带着红蜻蜓在国内率先实现“3D”制鞋技术,并研发出中国第一双运动皮鞋,并不断转型,在工业4.0的道路上探索前进。这一路,他在繁花似锦时提出“归零跨越”,寻求商品与文化的交融、寻求企业与社会的默契、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2015年6月29日,标志着红蜻蜓文化之履跨入资本市场。如今,“红蜻蜓”的“大家族”在国内拥有18家销售分公司,覆盖全国各经济重点城市的4000多家销售终端。
在童年的钱金波看来,最美的地方,就是红蜻蜓出现的地方。创业20余载,打造备受尊敬的品牌,成为钱金波和红蜻蜓的梦想。
从楠溪江飞出,以“义和利”为隐形翅膀,这支“红蜻蜓”闪烁着温州民企的文化基因。
初心如磐铸国际品牌
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志泽
吴志泽 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部署中国服装行业首个工业4.0项目——即云翼智能体系,不仅实现服装在线定制,还实现定制产品工业化生产。
他让传统产业开出智能制造之花,让手工定制插上大数据的翅膀,他颠覆传统、锐力创新,破除陈规、再造流程,正因此,他率先引领了服装产业智能制造的新风尚。
吴志泽的服装企业创办之路,始于1980年。摸爬滚打16年后,他组建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从此成为温州男装响当当的品牌。如今,公司连续二十年入列中国服装行业销售收入、利润双百强序列,主导品牌“报喜鸟”先后荣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等多项国内目前服装行业最高殊荣。
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品牌,是报喜鸟从诞生时就有的初心。
为了这份初心,吴志泽狠抓质量,大胆革新,积极推广新工艺,持续引进美、德、日、意等国家先进技术和设备,先后建设永嘉、上海、合肥三大工业园区,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为了这份初心,吴志泽带着报喜鸟,在转型之路上不断跃升。他加大创新力度,推进工业4.0,加快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2014年更是投入巨资,将原有传统工厂升级改造为智能工厂,率先引领服装产业探索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之路,并于2016年入选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初心如磐,吴志泽说,“报喜鸟”的发展是他自己终生的事业。这初心,折射的正是温州品牌坚定的步履。
一鸣惊人书写“牛人”传
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立科
朱立科 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一鸣惊人,用一头奶牛深耕全产业链;他守望乡村,用融合之式探索乡村振兴路。
因受父辈影响,朱立科从小与农结缘。从浙江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后,他便子承父业,传承老一辈温商的“四千”精神,扎根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
谁也不曾想到,他这一头扎进去,从此温州人“早餐”会发生“革命”;他这一头扎进去,从此温州“ 90后”“00后”多了关于“一鸣”的集体记忆。
1997年,朱立科攻克了“鸡蛋遇热会凝固”的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一鸣蛋奶”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带领一鸣走上快速发展之路。此后,他在全国同行业中引领“学童奶计划”“送奶到家”“真鲜奶吧”“自动售卖机新零售”等消费方式革命,至2018年门店已近1500家,遍布江浙闽沪三省一市。2011年初,一鸣花了2000万元从澳大利亚购买400多头奶牛。这些打“飞的”来温州的澳洲奶牛,让一鸣进一步从源头上确保乳制品安全生产,提升了奶源品质。
以一头奶牛为主线,朱立科把传统养牛变成融合一二三产业链,借而实现振兴乡村的理想。2015年开始,他在泰顺倾力打造一座集牧业休闲、养生度假、创意农业等于一体的云岚牧场,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新亮点。试运营一年来,游客突破11万人。
“发展永远大于发财。”朱立科通过技术扶贫、保护价购奶、创新农村金融方式等,直接带动7000多户农户发家致富。
用青春书写一部“牛人传”。作为新时代的农民,朱立科用自己的创业证明:广袤农村大有可为。
聚力创新才是卓越王道
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诸毅
诸毅 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犹如汽车发动机输出的强劲动力,诸毅始终认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动力。
创业多年,诸毅一直致力于各类车用电子电器等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建立起已成功申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专业研发机构,使企业具备很强的软硬件设计能力和模具设计制造能力。
聚焦于汽车电子系统,他将一家传统汽配企业最基础的电子开关产品公司生产的产品,升级到新能源、智能互联、主动安全等领域,公司产品在国内乘用车行业中占有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专注于技术创新,他把一支原本只有数十人的研发团队发展壮大到了1200多人,扎根温州、立足上海,在全球织网,只为“创新”两字。
在诸毅的带领下,如今,长江电子已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专业汽车电器生产供应商,主要为美国通用、德国大众、德国奥迪、上汽通用等国内外著名整车制造商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曾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2017年,公司上缴税金达21314万元。
年均增速超20%、年产值高达数十亿元,诸毅和他的长江电子,稳扎稳打、异军突起,成为新兴领军企业。他的创业故事,折射着温州民营经济不断跃升的真谛:坚持创新,才是王道。
威马速度开启温州整车时代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沈晖
沈晖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
他从“传统汽车人”转型而来,却创办了当前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的“独角兽”。
2010年起,沈晖带领团队负责对沃尔沃汽车集团的并购和整合,完成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对外的最大并购和中国企业对外国知名品牌最成功的并购。
他的威马登上工信部汽车产品名录的造车新势力,用威马速度开启了温州整车时代。
2015年沈晖一手组建了威马汽车初创团队,一路实现从品牌发布到产品落地的蜕变。如今,威马团队规模已经超过2500人,会聚众多来自全球的全产业链人才。
当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逐步发酵,他与民营之都温州的缘分也越来越深。
位于瓯江口的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是威马在国内建造的首座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从项目洽谈落地到上市交付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是“温州速度”和“威马速度”融合加速的体现。
这一园区于2016年11月23日奠基,设计之初围绕“智能化、自动化、质量保证体系”三大核心,整合全球的优势资源和产品,意在成为中国未来新能源智能化汽车工业4.0园区的标杆。
就在一个多月前,电动车威马EX5从温州批量输出。从此,温州汽车零部件产业连接整车企业、向着千亿产业集群跃升。
沈晖说:“每一个时代的企业家,都应该要有创新和担当。”他的产业报国梦想,正绽放于温州这片热土。
来源:温州日报
缪眎眎夏婕妤整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