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世界温州人博物馆今天开馆 千余件宝贝“讲述”世界温州人百年传奇
2018年11月09日 09:36:40 来源: 温州网

  温州网讯 “这里是世界温州人的情感地标与精神家园,它向世界讲述温州人的百年传奇故事。”今天,坐落于温州市民中心的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将正式开馆。记者昨天探营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震、温州博物馆馆长王亦武介绍了世界温州人博物馆“诞生记”。

  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布展工程由世界温州人家园指挥部统一部署,市委统战部领导悉心指导。市文广新局和温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全球征集展品,放弃节假日和双休,倒排进度,抢抓时间,精心打磨,出色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规划参观路线,设计了几十个优化方案

  世界温州人博物馆位于温州市民中心B3幢一层和二层。负责世界温州人博物馆统筹工作的李震在布展现场巡查拍照,“拍下来后,发到工作群,让大家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完善展区”。

  进入B3幢大门,只见大厅二楼走廊墙体呈现出一派民国风装饰,展现老温州的风貌;大门左侧为博物馆入口处,设置小书吧和接待处;进入博物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字馆的互动多媒体“笑脸墙”,观众站在屏幕前,可以留下美丽的笑容。“数字馆设立了《我是温州人》、改革开放60个精彩瞬间;还有6个大型电子显示屏,展现温州风景,有雁荡山、楠溪江、非遗项目等内容,滚动播放;另外一侧是数十台老式电视机组成的展示屏,主要展现老温州的风貌。”李震说,数字馆是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最有特色的展区,运用多媒体交互技术,展现温州人文历史景观。

  穿过竖屏,从数字馆出来后,门口一侧墙体全部为白色的大榕树造型。“仅这里我们就设计了几十个方案,曾经想设置一大片屏幕,利用多媒体展示大瀑布,但考虑到世界温州人家园是世界温州人的情感地标与精神家园,我们最终选择了温州市树——大榕树造型设计,表达了‘根’的涵义。”李震说。

  2017年12月15日,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正式筹建,由市委统战部、市文广新局牵头实施。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施艾珠表示,此举是培育和打响温州的软实力,擦亮温州知名乡贤品牌,彰显有厚度、有温度的城市文化,从而在中国乃至世界上,获得更高的认同感和美誉度。之后,市委办、市府办、市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市侨联、市外侨办等20多个部门单位人员群策群力,共同研究相关事宜。可以说,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凝聚了世界温州人的力量。

  今年年初,市委统战部和市文广新局相关人员开始设计方案、立项,撰写可行性报告,招投标,9月份进场施工、布展等,总体工程循序渐进,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和双休,按照任务要求精细分工,温州博物馆成立文案、施工、展品、综合4个项目推进工作组,全力动员,克服困难,扎扎实实推进项目实施,确保实现11月9日如期开馆。

  珍贵展品汇聚,邀请温籍名家创作设计

  在数字馆对面,是博物馆基本陈列区《弄潮儿》。观众首先看到的是展品捐赠者名单,“原先这里的设计是展品区,为了展现温企、温商、温侨、各类社团及各界人士的义举和热情,我们在这里设置了这份名单。”王亦武说,自今年3月起,世界温州人博物馆面向全球启动展品征集,截至目前已征集到世界各地温州人所捐赠的珍贵展品2000多件,其中不乏近现代温州社会各界名人有纪念意义的档案资料和实物,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温企、温商、温籍侨胞、各类社团及其他各界人士有代表性的珍贵物品。开馆后,将有1000余件展品在馆内展出。

  捐赠者名单旁边是元代地理学家周达观雕塑像,由平阳籍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曾成钢创作。当初工作组联系他时,他欣然答应,第三天就来实地查看,并提出建议和意见,包括造型、材料和摆放位置等。“雕塑像整个创作工期为百余天,速度之快,作品之美,感动了工作组。”李震说,为了让博物馆更有温州味,邀请多位温州名家学者参与设计、创作、实施,著名书法家林剑丹题写展览标题,张如元题写馆名,金柏东、方韶毅、洪振宁、金丹霞等负责展陈、材料等方面工作,还邀请王维新、叶玉昶、蔡景楷等温籍著名艺术家创作作品,丰富展品内容,比如《五马奔腾》设计者、温籍画家蔡景楷先生创作了南怀瑾人物像。

  陈列区中一件长2米多、高1米多的骨雕船体珍品,安放在一个15平方米左右的玻璃展柜内,特别醒目。似楼阁状的船体共5层,每层上人物或站立或远眺,栩栩如生。这是嘉兴侨商会常务副会长、温州籍企业家陈坚捐赠的。他得知家乡要建设世界温州人博物馆,特地将这件珍品从海外运回国内,又从嘉兴平湖运至温州。

  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温州博物馆原馆长金柏东介绍,这件物品设计精美,艺术性地反映了郑和下西洋的场景,“温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收入反映海洋主题的藏品很有意义”。

  不远万里寻宝

  瓷碗汤匙承载侨胞秘史

  为筹建世界温州人博物馆,温州派出展品征集小组,向全世界温州人征集展品,由此展开一趟独特的“寻宝”之旅。这些珍贵展品背后,有着非常感人的故事。

  展品中一个产自中国景德镇的描金龙凤瓷碗和一把汤匙,引人注目。这是今年6月下旬,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展品征集负责人潘一新、温州博物馆原馆长金柏东、温州博物馆馆长王亦武和市侨联秘书长陈晓军一行4人去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等欧洲三国征集展品时的收获之一。

  瓷碗和汤匙由法籍华人张达义先生捐赠。张达义祖籍瓯海丽岙,今年70多岁,长着典型的中外混血儿的面孔,他的妈妈是波兰籍法国人,他的父亲1935年从家乡丽岙远赴法国,娶了这位善良温存的女子。不幸的是张达义出生不到两岁生母病逝。

  当时欧洲刚刚结束二战,困苦无助的父亲含悲请了一对法国夫妇做张达义的养父母。一直抚养他到十来岁后,父亲于1955年把他送回中国寄养在老家丽岙的另一位养母家里,自己重回法国生活。张达义回国后一直无法再回到父亲身边。1970年,他父亲决定归国与儿子团聚,并在老家安度晚年直到1978年去世,临终前他嘱咐儿子一定要再回法国看看。

  张达义于1979年再度回到离别25年之久的出生地法国。到了那里,他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养父养母。老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两位老人。当时他的法国养父已九十高龄,半年后老人安详离世。他的法国养母也于1985年去世,临别时把从小喂养他时用过的瓷碗和汤匙交给他作纪念。

  上世纪80年代初,重回法国的张达义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他以温州人的精神艰苦创业,融入法国社会,与乡贤一起创办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担任过第二、三届会长,积极参与侨团活动和家乡各项事业。由于他的特殊出身,更成为增进中法两国友谊的民间使者。在法国他也时时想念着中国的养母,经常托人寄钱寄物向老人家问寒问暖,并为她送终尽孝。

  张达义和三个中外妈妈的故事,不仅演绎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侨胞家史,更见证了中法两国来自民间的深厚情谊。法国养母送他的描金龙凤瓷碗和汤匙,张达义保存了几十年,如同生命一样珍贵,但最终他决定捐给世界温州人博物馆。

标签: 世界温州人;温州;博物馆;温州人;李震;市文广新局;张达;设计;...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