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白丽媛 邵晨婵)这几天,温州市金达眼镜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锦春又拿下一家欧洲眼镜商的大订单,对方一次性就订购了80万副高端眼镜。
“欧美大品牌和连锁店的中高端眼镜订单,正从深圳向温州瓯海转移。今年,我们的高端订单增加了30%以上,生产排到了明年5月。” 陈锦春的眼镜工厂在瓯海已有32年历史,5年前还以中低端眼镜生产为主,一副眼镜均价只有2美元至4美元,今年,这个价格提高到了10美元至15美元,最贵的超过20美元。
变化不止发生在金达眼镜。作为国内主要的眼镜产业基地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瓯海就打开了国际市场大门。但从2012年开始,受民间借贷危机和国际市场调整影响,瓯海眼镜产业受到重创并经历了一轮行业洗牌,不少外贸订单也在此时“飞”走了。
从2015年起,瓯海眼镜产业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开始走出不景气周期,产值、出口等主要数据逐年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瓯海眼镜规上企业总产值60亿元,同比增长15.41%,其中出口交货值17.37亿元,同比增长42.49%,高端订单增长尤为明显。这也是近10年来瓯海眼镜产业交出的一张最好成绩单。
“飞”走的订单又回来了,而且还多是国际一二线品牌商的大订单,瓯海眼镜企业靠的是什么?
“别小看这一副眼镜,金属和板材的严丝合缝是很难做到的。能拿到国际品牌商的高端订单,最重要的是过质量关。”瓯海区眼镜协会会长、通达光学董事长周爱松说,制作一副眼镜要经过焊接、喷砂、精雕等200多道基本工序,稍有误差,都会影响眼镜品质,“我们现在的加工精密度,都是以丝来计算的。无论在设计、制造工艺还是产品种类方面,瓯海眼镜的竞争力都上了新台阶。”
竞争力提升的背后是创新投入。最近3年,通达光学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机器换人”,产品品质大幅提升;正大眼镜每年将销售额的8%以上用于研发,与美国公司合作研发出“世界上最薄”的眼镜外挂,重量仅4.8克……新技术正不断融入瓯海眼镜生产链的各个环节,新产品层出不穷。
为进一步提升眼镜产业,从去年开始,瓯海区政府斥资50亿元打造“眼镜小镇”,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现代化水平。今年,瓯海区还投资建设了高新技术眼镜产业园、国家级眼镜质量检测中心、温州眼镜设计研究院等新平台,为眼镜产业注入更多创新动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