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优化和技术创新有望让传统瓯柑走出新路。资料照片
温州网讯 温州人爱吃瓯柑,眼下,又迎来瓯柑大量上市的时节。在瓯海区泽雅镇,一种叫“红美人”的瓯柑格外受宠。“‘红美人’好吃,也能卖出高价,目前每公斤市场定价30到60元。”面对丰收,果农李加道喜上眉梢。
近年来,随着柑橘新品种不断被引进栽种,种植瓯柑的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瓯柑品种如何调整更新,成为我市当前柑橘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日前,李加道的种植基地吸引我市各地的果树技术推广人员以及柑橘种植大户前来参观,“红美人”作为柑橘新品种,在现场被推介,众人期待它能为瓯柑乃至柑橘产业注入新的“基因”。
样本
低效柑园改造优化
65岁的李加道和柑橘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对于“红美人”,他笑称是杂柑中好吃但难种的品种。“红美人”属于杂交品种,父本是天草,母本为南香,近年来由日本引入我国。
瓯海区拥有“中国瓯柑之乡”“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名片。2003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辖内瓯柑主产区梧田、南白象、茶山、三垟湿地等处土地被逐步征用,瓯柑种植面积锐减,价格不断上扬。在当地政府鼓励下,当年,李加道和朋友入股,成立瓯海区首个西部山地瓯柑基地,最多时种植面积达300亩。
“头几年瓯柑效益不错,可因山地气候、土壤及环境等因素影响,这里的瓯柑品质的确不如瓯柑主产区梧田片,尤其是过了春节,瓯柑品质就急速下降。加上近年来各地瓯柑大量发展,仅泽雅就种植了1000多亩,我们基地种植的瓯柑,销售就遇到了瓶颈。”李加道介绍。
如何摆脱瓯柑丰产不丰收的局面?考虑到泽雅有游客资源,李加道转换思路,尝试推广柑橘采摘游,并开始对低效柑园进行改造和品种更新。2014年,他从宁波象山引种“红美人”。“一般高接品种,第二年很少结果,但‘红美人’第二年结果,而且很多,早结丰产,但并不好种。”李加道表示,基地现有“红美人”种植面积100亩,是主栽品种之一,今年产量超5万公斤。
如今,李加道的瓯柑开发植场里不但种有瓯柑,及在瓯柑中选育出的无核瓯柑和青瓯柑,还引进国内外优良的柑橘品种20多个,鲜果采摘从每年的9月中旬持续到翌年的三四月。基地还获评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产品获得浙江省农博会金奖。
探索
调整结构创新技术
李加道的瓯柑开发种植场里瓯柑老树长新果,是我市低效柑园改造的一个缩影。据市农业部门统计,2015年我市瓯柑种植4.9万亩,产量6.2万吨,产值达到2.3亿元,占据了柑橘市场的半壁江山,种植面积比最低迷时期的不足万亩,有了大幅攀升。
但瓯柑味道清苦,本地人喜欢,外地的消费者并不太接受。加之福建、丽水等地前几年也大量发展瓯柑,集中销往我市,瓯柑价格明显下滑,产业发展遇瓶颈。
面对窘境,瓯海区划定了瓯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与此同时,瓯柑精品化生产越来越受关注。“通过精耕细作提升品质,山地环境也能种出品质上优的瓯柑。瓯柑还要在品牌化、品质以及产业链等方面,加大提升力度。”温州市特产站站长胡丹说。
事实上,面对瓯柑丰产不丰收的现实尴尬,果农已纷纷尝试品种更新。“目前,已经引进了大风、由良、上野等早熟蜜柑,红美人、甜橘柚等杂柑,以及血橙、脐橙、鸡尾葡萄柚等优良品种。”胡丹介绍,良种还需良法,不同的品种需要不同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如果技术跟不上,良种也会变劣种,因此一定要注重科技力量的引入,实施标准化绿色优质生产技术,提高精品柑橘的生产能力。
无论是瓯柑保护精品化种植,还是低效柑园的改造,技术创新都起着关键作用。以“红美人”嫁接引进为例,目前我市各地已种植“红美人”5000余亩,但该品种难种难管,极易患病虫害。李加道介绍说,“红美人”长在瓯柑上的技术要点是在嫁接时,要采取农业综合技术措施,增施有机肥,改善山地土壤结构,通过精细化管理,会有明显成效。
“‘红美人’成功嫁接瓯柑,是我市农民的重大技术创新,对于改造低效柑园、优化柑橘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温州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会长陈光元介绍,为鼓励农民创业创新,该基金会正酝酿推出农业技术推广奖、农技“英才奖”等,计划今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创新农业制度示范项目及民办农技推广平台项目,根据“扶小、扶新、扶优、扶农民”的要求,重点扶持农民自行实践且具有发展潜力、应用前景、推广价值的小项目、新项目、优质高效项目,期待以此助力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