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0个全国“爱耳日”来临前夕,记者从温州市妇幼保健所了解到,2018年全市累计进行了96292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筛查率达99.66%,早期确诊听力异常儿童共283名,异常率为0.292%。也就是说1000名新生儿中有3名有听力障碍。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
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主要通过两种检查方法: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主要由新生儿分娩所在医疗机构进行初次筛查。诊断为听力异常的儿童需要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康复。
不过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瑜表示,初筛没有通过并不代表新生儿有确切的听力障碍,还需要通过42天的复筛来进一步的筛选,如果没有通过还有3个月时候的听力诊断性检查。温州初筛“未通过”的新生儿大概占10%左右,但是到了3个月时候诊断性听力检查时再次“不通过”的机率大概在0.29%左右。因此,没有通过初筛的新生儿要在出生后第42天及3月龄接受进一步的检测。大部分没有通过初筛的新生儿在3月龄内都能通过检测。如果还是没有通过的话,最好在6月龄前进行干预性治疗。
及早识别适当干预,听力与常人无异
值得欣慰的是,全社会都越来越认识到,早期诊断和干预将直接影响听障儿童今后的言语发展水平。
据了解,我市已实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免费政策。父母双方一方为我市本地户籍即可享有包括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内的新生儿疾病免费初次筛查,在户籍所在辖区医疗机构筛查的凭户籍证明实时减免,辖区外医疗机构筛查的凭相关证明到户籍所在地指定机构(一般为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妇幼保健机构)核实报销。2018年全市为50586名新生儿听力筛查减免,总金额达2299112.5元。
对于已经佩戴助听设备的孩子要选择正规的康复机构进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温州现有的国家级听觉言语康复定点机构有两家:一家是温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还有一家是乐清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3岁以前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在这个黄金时期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孩子能够拥有和普通孩子一样的人生。”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救助制度,2018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制度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接受与残疾类型和医学诊断相对应的康复训练费用每年最高补贴24000元。自行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残疾儿童购置人工耳蜗,给予一次性补贴30000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