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春风十里,绿意盎然。车行泰顺,沿途一路绵延的绿水青山,仿若蓝天白云下的层层绿波。清风拂面,沁入心脾的是负氧离子“爆表”的空气。地处浙江南端的泰顺,既是历史悠久的“廊桥之乡”,更是风景怡人的“中国氧吧”。3月11日,本报记者、总编辑潘建中走进泰顺,与泰顺县委书记陈永光(以下简称陈)的对话,就从“负氧离子”开始……
温州日报:陈书记,你好。今天来的路上,从新58省道一进入泰顺,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令人心旷神怡。但令人遗憾的是,泰顺好山好水好遥远。面对这种优劣势,泰顺要如何对标落实“奋战1161,奋进2019”年度工作主题主线,实现后发崛起?
陈:我来泰顺工作后,就开始认真阅读泰顺这本有着人类活动3000年历史的厚重之书。我认为,泰顺现在正处在蓄势待发、蓄势强发的发展节点上,正面临着“两山转化、扶贫攻坚、高速时代、项目撬动”的难得机遇。
众所周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泰顺最大的发展优势、发展潜力。但泰顺山高路远,发展条件、环境、基础和实力相对较差。现在,大家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就是泰顺发展要更加注重“赢在机遇”、更加注重“登高望远”、更加注重“扬长崛起”,更加注重“动力引爆”,更加注重“实干担当”。
我们提出,泰顺要大崛起、大发展,就必须注入动力引爆点。怎么引爆?一要靠大项目落地来引爆;二要靠打开大通道来引爆;三要靠城市大平台来引爆;四要靠全域大花园来引爆。注入这四大动力,泰顺将重点打好最佳生态、康养文旅、最美山城、泰顺攻坚、乡贤泰商、平安泰顺等“六张牌”,推动泰顺绿色高质量发展。
温州日报:今年,泰顺很受人关注的一个项目,就是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项目,这是泰顺旅游发展的引爆点。借助这个引爆点,泰顺旅游如何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陈:现在泰顺最具引爆力的发展支点,就是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项目,它是浙江大花园建设的十大标志性项目、市长工程项目,也是泰顺历史上最大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166亿元,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将达500万人次以上,解决、带动当地就业1万人左右,年创税1亿元以上,将为泰顺旅游发展注入引爆动力。
借助这个引爆点,今年,我们推进“旅游主业化、全域景区化”过程会形成这么几个主要支点:一是“龙头”引领,全力推进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力争创成廊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县。二是项目支撑,加快云湖天地等15个在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仙峰竹海、章氏国际旅游度假区等16个项目,为旅游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三是业态融合,打好十大历史文化项目、十大文旅活动、旅游营销十件事、八大品牌体育赛事等系列组合拳,推进文旅、体旅、农旅深度融合,让泰顺真正吃好“生态饭”“旅游饭”“文化饭”和“绿色饭”。
温州日报:上月,“泰顺廊桥”在台湾南投县圆桥,这是泰顺廊桥不断走出去的具体举措。但总体而言,廊桥作为老祖宗留给泰顺的“宝”,知名度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如何通过“申遗”让廊桥更好地走向世界?
陈:“泰顺廊桥”在台湾南投县圆桥,这也成为两地加强交流的友谊桥。目前,泰顺有古廊桥33座,其中15座是国家级文保单位。
过去,我们对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之巧妙讲得比较多,今后会更加注重挖掘每座廊桥背后的历史文化传承,延展泰顺旅游的深度广度。为了利用、保护廊桥,我们专门成立廊桥联合申遗工作专班,浙闽两地7个县分别由泰顺和寿宁县为牵头单位,承担日常联络、联席会议筹备、宣传交流活动组织等工作。以廊桥申遗推动廊桥保护和旅游发展,继续守好擦亮廊桥文化这张“金名片”。同时,我们也在思考、谋划,如何让廊桥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其实,泰顺的文化底蕴很深厚,不仅有廊桥,还有丰富的非遗和民俗文化积淀,而且镇镇有特色。比如,司前和竹里有畲乡文化,泗溪有廊桥文化,龟湖有石雕文化,大安有土陶文化,仕阳有琴桥文化,东溪有茶歌文化……今年我们计划全力实施“十大历史文化项目”、做优“十大文旅节庆活动”,在各乡镇重点实施“十个一”工程,通过挖掘整合泰顺文化品牌,让线路更多元、业态更丰富、“爆款”产品不断涌现,打响以廊桥为核心的泰顺文化品牌。
温州日报:泰顺提出打好“最美山城牌”,主攻“最美县城、最美城镇、最美乡村”建设。但很多人也在担心,山城会不会陷入“千城一面”的尴尬,泰顺新城如何打造出最美的特色?
陈:山区最美县城美在哪里,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今年,瞄准“山区最美县城”的目标,我们提出“决战新城、提升老城”。
县城之美,首先美在生态。我们将高起点谋划建设环文祥湖、新城南部两大板块。其中,131.8公顷的文祥湖区,将打造县城稀缺、具规模的水体景观,成为泰顺建设山水城市样板的最佳空间,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湖光山色。其次美在文化。泰顺拥有3000年历史文化,我们将持续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谋划布局历史文化街区,深入挖掘老城区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在新城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泰顺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彰显独特泰顺文化。再次是美在建筑。山城建筑有山城特色,我们将注重借鉴并坚守泰顺传统的建筑特色,用好廊桥等文化元素,建设具有辨识度的建筑。最后美在环境。也就是在城市管理上加以提升,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温州日报:生态大搬迁一直是泰顺的创新实践,今年泰顺将如何围绕“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九字诀,继续稳步推进这项工作?
陈:从2003年至今,泰顺生态大搬迁已实现8万村民下山安居脱贫。这一具有山区特色的创新实践,丰富拓展了“两山”转化的温州经验、浙江经验。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的生态扶贫要求,大力推进创新实践,重点做好“下山居住、上山致富、人才回归、产业兴旺”16字文章。
“下山居住”,重点是要做好提质扩面文章,纵深推进“3个1.5万”平台建设,今年再搬迁安置1万人以上。“上山致富”,重点是要积极探索“权随人走”“村民下山、产业上山”新机制,构建“搬家不搬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人才回归”,重点是要大力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多维度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产业兴旺”,重点是要做好富民文章,大力推动数字经济扶贫,实现农民异地搬迁安置小区和扶贫重点村来料加工点全覆盖,强化旅游扶贫力度。
温州日报:要致富先修路,对此泰顺深有体会。目前泰顺对内交通情况如何?未来高速贯通后,泰顺有什么全新的谋划?
陈:交通是泰顺长期以来的最短短板,但也会是未来最有力的发展后劲。今年下半年,龙丽温高速文泰段先行段将建成通车,泰顺高速可通至福建。尤其是明年文泰段全线贯通后,到温州市区的车程将缩短至1.5小时,泰顺由此将进入“高速时代”。“高速时代”将给泰顺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给泰顺旅游发展注入“井喷”动力。
除龙丽温高速外,备受泰顺人民期待的温武吉铁路、泰苍高速以及三大省际交通线前期都在加快推进和争取。同时,我们趁势大干对内交通。去年,泰顺有58省道至彭溪公路、52省道至乌岩岭景区公路、新包公路等道路建成通车。今年,我们将继续紧密对接全省“大通道”建设和温州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大力实施“百亿交通”工程,谋划浙南闽东北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建设溧宁高速泰顺段,建成县城至浙闽界段、县城高速互通连接线。同时,加快建设235国道金北斗至牛栏岗段、文福公路等项目,开工建设235国道罗阳至司前段、福梅至沐峰公路提升改造等工程。完成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县。
温州日报:近年来温州日报报道过的典型人物中,有不少来自泰顺山区的基层干部。从他们身上可以感受到,扎根山区基层一线的干部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除了这些优点之外,基层干部如何更新理念、拓展视野、锤炼精气神?陈:作为加快发展县,基层干部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观念理念难免比较保守,觉得泰顺基础实力差一点、发展落后一点、排名靠后一点都是正常的。新时代新发展,我们对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泰顺干部必须打破并改变这种理念认识。泰顺山高路远,但泰顺干部必须登高望远,以更高站位、更宽视角、更大格局,跳出泰顺审视泰顺,跳出框框谋划泰顺,看清发展大势努力跟上大势,把握发展大局努力对接大局。县委也为全县干部锚定了三大“坐标系”:要对接和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乘上级战略引领之势奋发而上;要把泰顺放在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中去定位、去比拼,乘各地竞相发展之势奋发而上;要以更高的标杆审视自己,树立泰顺自信、泰顺勇气,乘理念创新的内生驱动之势奋发而上。我们将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有视野、有激情、有智慧、有勇气、有情怀的“五有”干部铁军。树立“实干是干部最大的竞争力、高效成为习惯是干部必备的竞争力、8小时以外的工作努力是干部关键的竞争力”的意识。今年,我们还深化“泰顺擂台,六比竞赛”这个抓手,以实战历练提升干部能力和素质。
来源:温州日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