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现实、最直接的动力应该是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升级。
从世界范围内的经验和教训来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主要是错失发展模式转换时机,难以克服技术创新瓶颈。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经济高速增长,这就需要构造新的增长动力。
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或创新、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
但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最现实、最直接的动力应该是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升级。
如果今后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那么就有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动力。
2015年,浙江人均GDP为7764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466美元,已超过世界银行认定的中等收入水平(3000美元至1万美元)的标准上限。
不过,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依然考验着浙江能否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认为,只要是处于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年均增长速度没有系统性地高于发达国家在同等时间内的平均增速,没有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就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十三五”时期,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浙江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在经济上始终率先发展、走在前列,尽可能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面对当前中国经济特别是外贸出口面临的形势,要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突破口,构造经济增长新的动力。
加强自主创新推进转型升级,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自主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发达国家的优势,就在于知识产权和服务贸易。发达国家要维护自己的优势,必然要通过双边谈判和多边贸易体制,通过国内法进行调查等,对发展中国家施压。
随着近年来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高技术产品制造的进入门槛大大提升。从目前看,浙江企业如何推动自主创新,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推动由“浙江制造”迈向“浙江创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5年,对浙江而言,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机遇期。制造业发展要在提高国际竞争力上下功夫,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融入全球中高端产业分工体系,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接续。
(浙江日报记者 邓国芳 整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