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14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施力维 梁国瑞)1月13日上午9时不到,位于杭州武林广场的浙江展览馆前人头攒动。这座见证之江大地数十年巨变的展览馆,迎来了“两美”建设的成功实践——浙江省“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成就展。
省及杭州市机关干部、河长代表、大学生代表以及自发前来的市民,陆续进入展馆参观。20多个版块、500多幅图片、20多段音视频,以及众多来自拆违治水一线的实物展品,让观展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群众在这场波澜壮阔的重整山河行动中的坚定意志与英雄风貌,看到拆违治水行动正在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任接着一任干
一早前来观展的大学生叶尧,老家在台州市。作为民营经济活跃之地,台州曾集聚了大量低小散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几乎家家都有小作坊。”叶尧说,群众腰包鼓起来了,生活质量却下降了。资源紧缺,违法建筑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产业落后,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河道,江南水乡难觅可游泳的河。
从序厅进入一号展厅的通道里,悬挂着巨幅照片,触目惊心的污染画面,让叶尧陷入沉思。“当江南水乡的水不再清澈”“当下河游泳只是儿时记忆”“当危旧建筑遮蔽了生活的光彩”“当违法占地使家园变得无序”,这四段图说,既是浙江经济发展中“成长的烦恼”,也是萦绕在浙江人心头的疑问——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发展?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就为浙江的绿色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主持了先行实践,作出“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等重要思想。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继往开来,踏实前行,续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壮丽新篇。
2012年12月,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新型城市化引领城乡统筹发展,实施城市提升发展工程、城市交通拥堵整治工程、“三改一拆”工程;
2013年12月,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发出了“五水共治”总动员令,明确了“三五七”时间表和“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图;
……
站在展板前,逐条细读我省“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进程,叶尧非常感慨。“在经济发展遭遇瓶颈、生态环境明显恶化、群众呼声空前强烈的时候,省委、省政府从拆违治水入手,既找准了制约发展的顽疾要害,又回应了群众呼声。”叶尧说。
3年多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这场拆违治水攻坚战,实实在在改善了生态环境,蓄积了发展动力,赢得了群众点赞。
始于民生考量
终于民生获得
“看,这里就是我外婆家,现在多漂亮!”展览馆里,杭州市民周斌轻点平板电脑,整个馒头山社区通过增强现实(AR)技术立体呈现出来。在一幢幢整修一新的杭派民居中,周斌找到了那幢承载他无数记忆的房子。
躺在藤椅上和邻居们闲话市井,是周斌童年的美好记忆。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杭州城市日新月异,馒头山片区却仍是半个世纪前的设施配套,房屋沉降、线路老化、污水直排……美好记忆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烦恼和不便。
近年来,借助“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馒头山社区迎来了有机更新,拆除违建、房屋整改、道路治理、截污纳管,馒头山旧貌焕新颜,一座崭新的南宋风情小镇出现在人们眼前。“现在的馒头山,除了有老底子的人情味,还能享受到完善的生活配套,童年记忆又回来了。”周斌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
无论是“三改一拆”还是“五水共治”,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一招一式,始终出于民生考量,带着民生温度,更以惠民为衡量标尺。门前的垃圾河如今清水流淌、村头的垃圾堆整治成景、多年的易涝点不再遇水成患……美好生活的画卷,在点滴变化中徐徐展开。
馒头山区块整治,只是全省众多惠民样本之一。宁波、温州、绍兴……浙江大地上,多年岿然不动的违法建筑轰然倒下,脏乱差的村庄蝶变为美丽乡村;拆违治水唤回了秀美山河,寻回了浓浓乡愁。
曾经的嘉善新泾港,是一条当地群众避之不及的“黑臭河”,两岸乱搭建、乱堆放等问题突出,生活污水直排、生活垃圾乱扔,环境脏乱差。2014年,嘉善县启动新泾港区域重点整治,通过拆除违建、土地复垦、河道清淤、房屋立面改造和环境整治等,让新泾港重现水清岸绿,成为群众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2013年至2016年,全省“三改一拆”工作共改造旧住宅区27000多万平方米,改造城中村42000多万平方米,改造旧厂区22000余万平方米,拆违近63000万平方米。2014年到2015年,全省消灭垃圾河6500公里,完成黑河、臭河整治5100公里;2016年全省超额完成1亿立方米的年度清淤任务;3年来,全省新增污水配套管网9697公里,建成直径300毫米及以上的污水管网近3.8万公里,治水向纵深迈进。
如今的浙江大地,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正徐徐展开:田园风光巧引客,稳坐青山自富足。重整山河,激活了片片青山、条条绿水,打开了一条生态富民的大通道。青山隐隐水迢迢,如今正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回馈给善待她的人们。
拆违治水促转型
腾笼换鸟天地新
三百里浦阳江,有说不尽的治水故事。
2013年以来,浦江县全面打响水晶行业整治战役,拆除违建水晶加工场所2万余处,关停水晶加工户近2万家。如今,浦江水晶产业已重新走上“阳光大道”:4个现代化水晶集聚园区全面建成投用,中国水晶城投入运营,将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水晶的产销中心。
在“柯桥印染行业污染整治”的展板前,浙江工业大学研二学生吴华丹驻足良久,“我老家绍兴有许多印染企业,废水虽然一直在处理,但只要有一两家偷排,河道很快就被污染了。”这几年,吴华丹回到老家,一度随处可见的印染厂和小作坊已然不见,“整治后印染企业都搬到印染园区了,那里有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
经济步入新常态,传统粗放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如何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转型升级,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拆违治水为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
绍兴柯桥区拆除80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后,用腾出的空间建设印染园区,同时制定出台最严格的印染行业整治提升标准,淘汰印染落后产能10亿米,环保治理投入10亿元。
柯桥的水质改善了,企业通过添置先进设备提高质量,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印染费平均上涨了20%以上,整个印染行业整体税收与整治前基本持平,以“减量、提质、增效”为特征的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包括印染在内,铅蓄电池、电镀、造纸、制革和化工等全省六大重污染行业,都在拆违治水的倒逼之下,经历了产业转型升级。
不仅是工业经济,经过几十年粗放式农业发展以后,浙江人对传统种养模式有了更深反思:紧缺的农田资源,能否形成高额的绿色产出?畜禽养殖排泄物,如何从污染变宝贝?山水林田,怎样化身绿色田园、美丽牧场,不断产出生态效益?
循着这一思路,全省重新调整划定禁限养区,关停拆除嘉兴、衢州等养殖过载区、禁养区内“低小散乱”养殖场户,累计减少生猪养殖场户40万个,调减生猪存栏800余万头。
经过生态整治,“非接触发酵床养猪零排放”、智能化污染环保治理等生态养殖模式不断涌现,农业生态循环化的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锻造浙江铁军
共建“两美”浙江
早上8时刚过,杭州的民间河长田思宁就赶到了展览现场。2014年起,家住上城区甘王路的田思宁成了新开河的“守护者”,几年来,每天出门后先看看河道,已经成了她的生活习惯。发现任何问题,她都会直接拍照上传到“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APP”,找街道河长,找领导干部。
“清淤不彻底,我拍照;有人张网捕鱼,我也拍照。这几年,家门口的新开河,变化太大了。”如今,田思宁所在的紫阳街道,守护河道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光是巡河队就有20多人,“大伯大妈们都很尽心尽责。”
同样是为了守护新开河,紫阳街道办事处主任、新开河河长张建文,3年来始终保持一周两次以上的巡河频率。为了营造全民治水的氛围,他还组织“圆桌会”,和居民共同商讨治河之策,并建立微信群24小时接受投诉。
在拆违、治水一线,全省各地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敢于碰硬,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劲头,严字当头、奋勇当先,展现了“狮子型”干部的鲜明作风,涌现了一大批勇立潮头的铁军。目前,全省有五级河长6.1万名,每条河流旁你都能看到河长巡河的身影。
丁绍雄是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同时也是丽水的市级河长,负责开发区内8条溪流的治理。2016年底最后一次巡河中,丁绍雄毫不犹豫地掬起一捧龙石溪水喝下。这条溪在一年前还是“黑臭河”,不过这一次,他喝得很放心。
2016年5月,丁绍雄公开立下“军令状”:“如果龙石溪消除不了劣Ⅴ类水,我就趴下去喝!”这一年,开发区铁腕治污,大力推进水环境整治。龙石溪沿线100米范围内的73家企业得到整改,雨水管一律明沟明渠,污水管也架空铺设,并进行闭水试验,“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龙石溪”。
在“大拆大整”专项行动中,温州通过选兵点将、开展项目攻坚战,通过项目摆擂台、开展“比学树”现场观摩,打造了一支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铁军,全市共有10多万名党员干部,全力投入“大拆大整”专项行动,让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从展览馆离开,张建文的脑海里,还回荡着省委、省政府的庄严承诺,眼前闪现的还是展厅里《山河颂》巨屏呈现的青山绿水,他暗暗下定决心,把家园建设得更美些,为“两美”浙江,为美丽中国,多尽一份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