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开化描绘“两美”锦绣画卷
2017年01月20日 05:45:37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陈潇奕 余众新 程 磊

zjrb2017012000012v01b006.jpg

开化县钱江源百里水岸风情带 余问清 摄

  浙江在线杭州1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潇奕 余众新 程 磊)“黛色参天,百里青山负郭;波光入户,一江碧水穿城。”地处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县,拥有着绿色生态发展的好底子,如今在“国家公园”建设的洪流中,开化砥砺前行,以奔竞之势崛起,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走上了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新路子,绘制出一幅美丽生动的锦绣画卷。

  在开化,映入眼帘的是连绵着的郁郁葱葱的山林,是流淌着的清亮清亮的溪涧,一呼一吸间是那无愧于“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的纯净空气。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惬意、自在,徜徉于山水间,和美安详。随着绿色发展的昂然崛起,他们更是受惠于这场美丽的蝶变,刹那间,美丽经济在这里自在生长,茁壮发展,促进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质的飞跃,让人们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绿色治理,还原生态本色

  建设“国家公园”,是开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抓手,是“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升级版。于是,在开化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战役——绘制一纸蓝图,统筹发展,通过“五四三”组合拳,推动水岸同治、造景同行、转型同进,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让这里焕发出绿色盎然生机。

  在长虹乡的一条溪边,溪水清澈见底,水草荇菜摇曳生姿,一群野生石斑鱼正自在游弋、好不欢快。

  “没有Ⅰ类水质,是养不活这石斑鱼的。”如此好水,让当地的乡党委书记汪伟萍很是自豪。的确,现在开化县的生态绝对是一张“金名片”——出境水Ⅰ类、Ⅱ类水质占比98.3%;地表水水质常年在Ⅱ类以上;PM2.5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以下;森林覆盖率达到80.7%……这一连串的好数据,得益于政府主导的综合治理,坚定地走好每一步,让开化还原生态本色,越发绿意盎然。

  “五水共治”,硕果累累。据了解,开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受益农户4.31万户,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集镇污水治理完成8个,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PPP项目开工建设。整治拆除养猪场(户)1200多个,超额完成3年减量任务,生猪年饲养量控制在14万头以内。农村垃圾源头分类实现全覆盖,推行机器制肥、阳光房堆肥、“垃圾兑换超市”等终端处理模式,农村垃圾减量2/3以上。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提升整治,累计关闭污染企业210家,完成71家企业污染整治,对22家重点企业实行在线监测。

  “四边三化”,因地制宜。实施国家公园锦绣行动,开展“珍贵树种进乡村”活动,完成黄衢南高速、205国道两侧山体景观提升工程,绿化彩化3.05万亩,建成华埠彩云、林山流霞等百个森林景观带。建成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131.2万亩,公路沿线划定限伐区38.35万亩,削减林木采伐指标45.17万方。启动“一县一带”建设,“钱江源百里水岸风情带”已经建成景观点12个,县城至华埠15公里慢道系统正在建设。

  “三改一拆”,重拳出击。发力“无违建县”创建,念好“拆、治、归”三字经,注重拆用整体推进,以拆助治,以拆促归。三年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70万平方米,完成“三改”184万平方米,建成“无违建村”201个。出台《规范农村居民建房强化空间管控若干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空间管控“1+X”管理体系,严防违法建设卷土重来。坚持拆归联动,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旅游商业综合体,投资10亿元的钱江源水湖枫楼旅游景区、投资6亿元的裸心源度假区和投资5亿元的白石尖景区等项目相继开工。全县拆后土地综合利用率达到77.1%。

  行走在开化境内,宛若置身于一个绿色花园,满眼浸透着盈盈的绿色,移步换景,都是大自然迷人的风景线。在大自然里自由游走、自在来回,享受纯净的空气和水,这是开化给予人们的一个舒适、美好的慢生活体验。

  创新举措,织就环保天网

  近年来,开化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沉下心编织一张网,打造一双环保“天眼”,紧紧盯着污染源,筑牢钱江源头生态屏障。

  在开化县城高速出口、钱江源景区、古田山景区、齐溪龙门村景区、花牵谷景区、根宫佛国景区等6个重要节点建设户外LED大屏,在这个大屏幕上实时更新当前县城、古田山和钱江源等三个地方的AQI(空气质量)、负氧离子含量、空气的温度、湿度和PM2.5等情况,同时还显示龙潭水源地的水质类别、PH值和溶解氧等。

  2014年以来,开化县环保局围绕“治水、治气、治废”工作,先后投资400余万元用于工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智慧环保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同时,还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4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8座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这张天网的主要功能就是看好开化区域内的污染源,包括废水、废气和各类危废物品。现在,这张天网的功能在不断增强。2016年6月,县环保局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将智慧环保触角向乡镇延伸,开展集镇生活污水排放和生猪养殖废水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目前,全县60家生猪养殖场在线监控系统、8座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在线监控系统均完成建设。

  “目前,我县的各类主要污染源基本都已进入这张天网的监控范围。”县环保局监管科副科长钟汉涛说,而今,这张愈发完善的天网,不仅通过在线监测和大数据分析,为环保执法提供线索和证据,更让很多可能发生的污染事件,消失在萌芽状态。

  “智慧环保”的强大,不仅在于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实时掌控污染源动态,更在于背后建立的一套全新的环保执法监管体制机制,“我们可以做到及时预警、及时发现、及时处置的立体化监管。” 钟汉涛补充道。

  近年来,开化坚持问题导向,对准问题找准穴位,不断创新以加强生态保护为核心的体制机制,改出新格局、新动力、新优势,续写改革创新“新篇章”,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势,攻坚改革试点,再创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国家“多规合一”试点,提前画好“作战图”,推动县域按照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发展三大空间科学布局。出台《开化国家公园山水林田河管理办法》《开化县主要通道两侧林地林木管理细则》《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全流域推行禁采、禁养、禁渔、禁倒“四禁”管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定实施《司法救助生态办法》,在全省首设环境资源巡回法庭,全方位、多角度合力推进源头生态保护。亮“利剑”,扎实推进环保三年行动,积极开展“蓝天碧水”环保专项行动,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环境执法。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为了夯实生态建设成果,我们必须加强工作机制和方法的创新改变,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而这也是我们自身队伍不断自我要求、自我突破的体现。”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随着监管范围的全覆盖,监管手段的智能化,相关企业和个人也主动提高了绿色发展的新认识,促进了观念、行为的改变。”

  践行绿色发展的开化,一路砥砺前行,铿锵有力,赢得了民众更多的支持和掌声。

zjrb2017012000012v01b009.jpg

省首批特色小镇——开化根缘小镇“醉根山房” 孙兴 摄

  转型升级,

  驱动美丽经济

  如何守护生态与发展的平衡?开化给出了一个答案:以市场需求、生态功能定位为导向,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紧抓转型升级的契机,开化的生态经济跑出加速度、高质量、好效益。

  首先,全力推动生态工业的转型升级。完善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运作,全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水资源利用等新兴产业;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要求,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根据市场化配置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有污染、高能耗企业,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强化服务优环境,做大做强工业平台,整治提升乡镇工业功能区。其中,腾笼换鸟,加快工业园区“退二优二进三”步伐,腾退低效工业用地1000多亩,4家企业转型发展服务业,3家企业被政府收储,准备转型。

  立足生态优势,开化多措并举,做好了绿色发展大文章。一方面,注重农旅融合,实施龙顶茶全产业链提升重大产业项目,打造10个风情旅游观光茶园,2015年全县茶叶产值实现8.36亿元,增长15.8%;种植油菜18万亩,景观颇为壮丽。另一方面,增强景区提质扩量,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游客满意度跃居全省5A景区前5名,七彩长虹成功跻身为国家4A级景区,累计建成1个5A、2个4A、6个3A景区。目前,省首批特色小镇——根缘小镇完成投资16.37亿元,推进建设风情小镇5个、3A景区村32个。

  在转型升级的蝶变之旅,开化不乏令人惊艳的案例。

  譬如,昔日养猪场华丽变身为“花牵谷”景区,带来了绿色共享新经济。挥别曾经脏臭的养猪场,如今这个花牵谷景区按国家4A级景区的标准,以钱江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基础,融合四季主题鲜花,集山水观光、文化体验、餐饮娱乐、会议休闲、体育运动、养生度假、户外拓展于一体,是个综合性旅游度假休闲区。主要包括玫瑰园、水生公园、梅园、樱花园、杜鹃园、山体篱园等8个主题公园及婚纱摄影、卡丁车赛场、真人CS、户外拓展、滑草等体验项目。

  “之前是打算盖新房的,如今花牵谷景区带来了游客和人气,我就直接建农家乐民宿,按照标准建设,肯定能带来效益。” 曾经跑货运生意的村民詹平元说道,像他这样决心投身旅游产业搞农家乐的村民,不在少数。

  好的生态,是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基础。在发展全域景区化建设的过程中,开化更是以“根宫佛国”5A景区为核心,加快“城文景游”一体化步伐,提升县城旅游竞争力,打造提升了一批“有特色、会经营、带乡愁、重记忆”的精品民宿专业村……

  开化坚信,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会有发展“金山银山”的底气。

  以绿色为发展底色的开化,正迸发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为建设“两美”开化凝聚了更多的新能量,去开启百姓更加美好的生活新篇章。

古田山霞光 段刚强 摄

钱江源 毛雪平 摄

七彩长虹-台回山

美丽的下淤 周建云 摄


标签: 景区;绿色发展;开化县;国家公园;环保;生态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