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源自民族文化的节日,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应该更加自信地过好自己的节日,而不是盲目而无理由地“挟洋节自重”,更不应让人类的文化传承迷失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中。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玫瑰实在太贵!”2月14日,“朋友圈”有人这样戏谑。
又是一年的2月14日。夜幕降临,楼下此起彼伏的喇叭声,饭店里排出的长龙,影院里攒动的人头,价格飙涨的玫瑰,线上线下各大商业机构声嘶力竭的促销,提示着又一个“拥堵日”的到来,又一个所谓的西方“情人节”的到来。有地方为了应付这一天汹涌而来的结婚登记热潮,甚至提前推出了手机APP预约服务,再一次见证了一些国人借“洋节”刷存在感的热乎劲。
平心而论,过不过情人节,作为个体选择,本无可厚非。年轻人丰富夜生活,是社会活力的投射,也为内需“加油”。然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玫瑰是爱情的象征,但即便买下最贵的玫瑰,也无法为爱情上“保险”。倘若有情,不必借喧闹证明。反倒是,刻意寻找“2·14”“12·12”“5·20”这样的日子来见证爱情,却往往留下操之过急、考虑不周的隐忧。
节庆,必因有文化的寄托而延续。然而,在这个以“情”为名的“节日”,我们并不能看到多少真正深情的告白,看不到多少人发自内心的对家庭、爱这一系列人类美好价值的感悟和坚守。人们看到更多的是,“朋友圈”里各类奢华礼品的炫耀,或各类“520”“5200”红包的“狗粮”(意指让“单身狗”眼馋)帖刷屏。消费的冲动和物欲的泛滥,遮盖了“节日”的本意。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阐释“消费社会”时曾指出,“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支出的增加,以及仪式中多余的‘白花钱’竟成了表现价值、差别和意义的地方”。不能不说,在这样一个时代,需要更加警惕,莫让消费和物欲吞噬了节日本有的文化内涵,莫让节日沦为消费主义自我膨胀的“工具”。
君不见,近年来,一些人热衷过“洋节”。似乎越是“洋节”,越体现品位和档次。但实际上,对节日的文化内涵则一知半解甚至毫无所知。一些青少年,把节日当成一个狂欢场。近年来的“三八”妇女节,有高校男生屡屡打出“女生节晚归要放开,不归要张开”、“春风十里,不如睡你”之类的低俗标语。“情人节”的朋友圈,也成了各种黄色段子比拼的天下。这是把一个个原本尊重女性的节日,过成了消费女性、矮化女性的狂欢。这正是文化内涵遗失后的节日“异化”。
怎样才能过好节?仪式感和文化内涵最重要。今年春节期间,浙江嵊州一张500人的巨幅“全家福”在互联网引发大量点击。为什么?因为这张照片经典地反映了中国人对春节团圆以及和合文化的尊崇,有力地对接了中国人的情感“公约数”。通过这样的仪式感,彰显出人类社会的崇高价值,这才是过节。
近年来,公众明显感受到中国的节庆文化在全球进一步得到推崇。今年的春节,更多的国际大都市将春节纳入放假安排,举办舞龙灯、舞狮子、拜年等仪式性活动,一些国际媒体制作传播中国年俗文化的内容。这使得人们赞叹:中国春节越来越走向世界!而中秋、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也在日韩等东亚、东南亚地区广受欢迎。这种真正源自民族文化的节日,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应该更加自信地过好自己的节日,而不是盲目而无理由地“挟洋节自重”,更不应让人类的文化传承迷失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