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6日讯 在所有的国家财产中,档案是最为珍贵的。它们是一代人留给另一代人的礼物,我们对它们的爱护程度标志着我们的文明程度。
——加拿大国家档案馆前馆长阿瑟·道蒂(Arthur Doughty)爵士
档案,作为原始的历史记录,就宏观而言,它纵连了古今许多历史阶段,横贯了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就微观而言,它记述了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特定实践活动的过程,富有大量原始的具体资料。
自从1949年浙江省公安厅成立以来,厅机关就有一个部门,将68年来和浙江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纸质、声像、实物资料一一记录、保存。这个部门,如今被称为浙江省公安厅档案史志馆。
档案是可以触摸的历史。公安档案是公安工作的真实写照,浙江省公安厅档案史志馆保存的近70万卷档案也见证了浙江公安工作68年来的不断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了浙江省公安厅档案史志馆,探秘这个“神奇”的部门。
这里和博物馆不一样
浙江省公安厅档案史志馆位于浙江省公安厅内,记者到达那里后才发现,它并非那种类似博物馆的展馆,而是一个高速运行着的“科技化”部门。
浙江省公安厅内一幢大楼北侧的五层裙楼,就是档案史志馆所在地。走进一楼的大厅,是一个半弧形的展览厅,这里是浙江公安陈列室。在这里,可以了解到自1949年以来浙江公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比如,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旧警察体系在浙江瓦解,浙江人民公安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比如,浙江曾涌现出的一大批先进典型,有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王法金等、革命烈士田思嘉等;
比如,浙江公安曾破获过的各类大案——1960年破获浙江博物馆珍贵文物被盗案、1994年破获淳安千岛湖特大抢劫杀人案……
实际上,浙江公安陈列室里展示的这些老照片和那个年代的实物,也属于“档案”的一部分。
走上3楼,便是浙江省公安厅档案查阅中心,这里简洁干净,几名工作人员正对着电脑忙碌着,和记者想象中的堆满了文书材料的场景非常不同。
“自从厅机关开展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格式转换后,档案查询利用等相关工作只要在电脑上操作就可以了。”浙江省公安厅档案史志馆的副调研员周萍,适时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周萍足足跟公安档案打了25年交道,是原档案科的老科长,也是目前档案史志馆里资历最老的在职民警。
检索卡片也成了“文物”
周萍一边讲述着浙江省公安厅档案史志馆的历史,一边打开了现代化办公室里的一扇木门。这扇门,似乎联通了历史与现实。
屋子里,整齐地摆着几组看起来很古老的柜子,包括银色的铁皮柜和邮差绿的木头柜。翻开里面的材料一看,才知道这些原来是不同年代存放档案检索工具的卡片柜!
每一张卡片上都标注着偏旁类的字符,周萍笑着说:“是不是看不懂?这叫四角号码拼音,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是通过这种编制法去查找对应档案的。当然,这些卡片早已不使用了,权当‘文物’保管了。”
这些文件检索卡片,按照不同部门分门别类地有序排放着。翻阅这些卡片,可以发现,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几乎都是靠人工填写,档案上的字体也不尽相同。
曾经纯手工查找档案
1998年,浙江省公安厅开始信息化建设,经过11年的发展,2009年在全省公安机关启用“浙江公安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庞大的档案馆藏量也注定了档案“电子化”是一个循序渐近的缓慢过程,无法一蹴而就。
于是,在那些纯手工管理档案的年代,要是遇到所需主题不确切的特殊状况,查档案便成了一件很需要耐心的事情,少则半天,多则需要两三天。
2008年时,浙江省公安厅档案史志馆的工作人员徐庆文就曾接到过一起求助。当时,沈先生找过来,表明他父亲以前是监狱管理局的民警,1960年去广西出差时因公牺牲,之后被评为烈士,但是,父亲的烈士证不慎遗失。因此,他想找出父亲当年的档案,补办烈士证。
沈先生只提供了“1960年冬天”“烈士”等关键词,即便是徐庆文这样的“熟练工”也有些犯难。“当年的档案,收集整理并不像现在这么规范。”徐庆文回忆,当时她只好根据经验,从省公安厅某部门1960年的档案中进行海查。
徐庆文足足花了四五个小时,翻了前后2年多的档案,终于找到了沈先生父亲的相关档案材料,并开具了证明材料。而实际上,能够在半天时间内找到所需内容这么不明确、年代这么久远的档案,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绿色卡片柜
创建数字档案室
“虽然查找档案如此耗时耗力的历史早已经过去,但现在还是有不少单位不少人依然抱着这样的想法。”周萍说,这两年有不少单位想修志编史,来浙江省公安厅档案史志馆查找档案资料,经常一来就是四五个人,准备奋战几天,但每次往往只要半天就搞定了。
这份惊喜,得益于浙江省公安厅于2011年起组织开展的档案数字化建设。2015年9月,浙江省公安厅联合省档案局组织开展全省公安机关数字档案室创建活动,制定了5年推进计划,力争2020年前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全部建成数字档案室。
浙江省公安厅档案史志馆作为全省公安机关档案信息工作的“火车头”,以上率下。2012年底,档案史志馆率先被省档案局评定为“浙江省示范数字档案室”;2015年10月,成为国家档案局公布的全国第一批试点单位;今年将迎接国家档案局的考评验收。
同时,档案史志馆多次对“浙江公安档案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添加了数字化成果挂接软件和全文检索工具,实现了入库档案的全文检索,方便全省民警通过数字证书在网上查询利用,到如今已经实现了档案查询“快、准、全”。
百姓查户籍很方便
在公安档案中,有一块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户籍档案。
之前,海量的户籍档案以各种纸质形式存放在各基层派出所。民警调取档案时,经常需要两三人一起帮助查找,甚至还需要邀请知情的退休民警帮忙。有些早期档案因种种原因而陈旧、损毁,甚至遗失,民警还得找其他部门查询、实地调取,工作量徒增。
自创建公安数字档案室以来,浙江各级公安机关力推公安档案数字化建设,为群众办事带来极大便利。
不久前,在龙游县公安局档案室内,拿着1961年迁回原籍的迁移证存根复印件,80岁的方大爷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方大爷曾在金华、丽水等多地工作。为办理生活补助金,他需要一份相关户籍证明。此前,方大爷花了大半年时间,找遍有关工作地的档案局,都没有找到。
后来,他听说龙游县公安局可能会有户口迁移材料,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前来求助。结果,民警轻点鼠标,登录全省公安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很快查到了相关信息。
“不久的将来,老百姓到省内任何一家派出所,都可以办理户籍业务网上实时核查历史户籍资料等。”省公安厅办公室负责人说,“我们将更多运用网上管理服务手段,让数据代替群众跑腿。”
据统计,近年来,有近3.5万人次登录浙江省公安档案信息查询系统查询电子档案,浙江省公安厅档案史志馆为社会各单位提供数字档案2.7万页,让查询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