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今日时评|从地质灾害点迈向平安示范点
2017年03月22日 04:49:20 来源: 浙江在线 吕苏娟

  浙江在线3月22日讯

  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作为新一年的民生实事,只有政府多想一步、多走一步,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更多一点、更满一点。

  地质灾害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省今年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基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1000个。同时,还定下了一个“大目标”——到2019年年底,基本消除全省直接威胁30人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隐患点数量减少3000处以上,受威胁人数减少10万人以上。

  每年的省两会,列出当年的民生十大实事已为惯例。今年,我省将“基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1000个”作为其中的一个,忧民之忧、为民担责、不惧挑战,这份勇气和情怀值得点赞。

  科学规划先行。规划,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应搬尽搬,搬治结合。目前我省已查明的5004处地质灾害点,哪些该治,哪些该搬?这是个细活,若不能下一番“绣花”功夫,很难全盘掌控。即便掌控了,归入治理的,是拆除重建,还是原地修整,也不一样。归入搬迁的,搬去哪里?远不远?有没有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这些都是百姓关注的重点。规划不是随便划一划,而是每一划都要建立在了解百姓需求、解决百姓后顾之忧上。

  速度至关重要。一年1000个隐患点,其中还包括30人以上的重大隐患点,没有速度,一切都是空谈。速度为什么重要?因为一分一秒的迟滞,可能就是一条人命的消逝、一个家庭的破碎。它慢不得、更等不起,必须马上干、加油干。而且只有干好了小目标,我们才有底气、有实力,去完成大目标,也才有可能更好地应对因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地质灾害点突发问题。与时间赛跑,宜早不宜晚,宜快不宜迟。

  质量安全第一。生命大于天,口号喊得再响,也不如“平安浙江”十多年的努力来得实在。治理地质灾害,平安是首要条件。如能将“平安浙江”理念落地到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上,何愁这事办不好?而只有办好了这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全面小康标杆省份,才会有更坚实的发展基础,也才能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地质灾害,难以预测,又可能损失极大,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这方面,我们经验丰富。比如“五水共治”,就够让人刮目相看了。短短几年,不仅找回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还培育了一支不畏困难、迎难而上,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回到消除地质灾害,是不是铁军,就看能不能将其变成平安示范点。

  为民办实事,将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是浙江每年按期如实交出的“成绩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作为新一年的民生实事,只有政府多想一步、多走一步,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更多一点、更满一点。

标签: 地质灾害;平安示范点;地质灾害隐患;民生实事;百姓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