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铜壶、铜纸镇、汤婆子……“春日铜书房——百年程氏铜作文房器物展”开展
走进这间“书房” 秒回百年前的铜铺
2017年04月01日 06:47:25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林梢青 通讯员 付玉婷

  铜烛台

  浙江在线4月1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林梢青 通讯员 付玉婷) 杭州晓风书店的老读者一定发现,除了继续拓展人文等领域的特色图书,这几年,晓风书店还悄悄试水起了艺术展。

  这个春天,从中国丝绸博物馆店开始,晓风书屋将正式转型为集合人文书店、咖啡品茗、艺术展厅为一体的综合性文艺生活体验场所。而这一切,将从3月31日开幕的一间“春日铜书房”开始。

  “春日铜书房”是一个开放展览,全名为“春日铜书房——百年程氏铜作文房器物展”。从案几摆件到生活器具,这里有“山”、有“水”、有“玄月”——展品中有日已珍稀的晚清民国老铜器,也有集合传统理念与当代设计美学的现代铜作文房器物,共近60件(组)。展览将至4月16日结束。

  展览中,铜可以是儿时外婆给你暖被窝的汤婆子,也可以是旧时宅院门上那套沉沉的锁匙,还可以是桌案上一把精美的铜壶、几片轻盈的铜茶则、小麋鹿造型的铜纸镇,长长的鹿角竟是用来挑起滚烫铜壶盖的壶叉。这些展品都来自程氏铜作。

  可以说,这间晓风的“铜书房”,在清代就有了。

  杭州的建国北路曾经叫“东街”,它始于元末明初,倚着杭城水陆运输的主干线——东河。

  清同治年间,东街上开了程家的铜铺。他们从浙江永康来,靠这门世代相传的手打活计,远近闻名。街头巷尾一声喊:“打铜修锁补锅补铜壶咯!”家家户户把要补的盆、壶、罐子都拿出来,要不就拿上攒起来的碎废铜,请师傅新打一个物件。

  摆开铜壶担上的家伙什,坐在小板凳上,打铜师傅就能干活——架起小锅子,拉起风箱,叮叮当当敲出一个铜件来。

  程家祖传的铜作担子,传到程朱昌这儿是第五代。他还将手艺原原本本地传到三子程育全手中。

  如今在当地,父子俩被视为铜艺重要传承人。1983年创办建立的神雕公司和中国首家民营铜文化博物馆,是浙江老字号单位,亦是永康铜艺的代表。2009年,程家祖传铜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第六代传人程育全也成为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程家人的铜作,不仅是民艺中的佼佼者,在他们的铜文化博物馆里,还珍藏着许多“国宝级青铜重器”——2008年,受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委托,他们与北大合作,复制了多件青铜重器,包括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何尊”,工艺极为复杂的“司母戊方鼎”、“曾侯乙冰鉴”等。

标签: 文化博物馆;展览;浙江省;永康;铜壶 责任编辑: 金林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