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4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傅静之) 网络时代,飘着墨香的书店与众多实体店一样,遭遇整体行业危机。数不清的读书人、爱书人,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进了网上书店和电子阅读器。那么,眼下最吸引你逛书店的理由是什么?这道单选题若摆在众多书迷面前,最占上风的答案恐怕就是“氛围”了。
去年以来,各种装修精美、风格独特的书店像一阵风似地遍地开花,仅杭州城中,就陆续出现了钟书阁、南山书屋等一批高颜值书店。3月中旬以来,杭州又陆续诞生了两家高颜值书店,其中将娱乐、休闲等多重功能进行全方位叠加的最天使文创书城,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是眼下杭州面积最大的民营书店;而另一家位于武林广场商圈的“两本书店”,营业面积只有30平方米,堪称目前杭州“最迷你书店”之一。
这一大一小同时问世的两家书店,风格各异,面积两极分化。它们的出现,预示着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功能正在进一步完善,新的优质文化生活方式日渐为人们所接受。
营造文化氛围 购物城书店成“标配”
上月底,作为杭州大型书城代表之一的最天使文创书城,在朋友圈里被刷屏。除了主打文创概念,这家置身购物城中的航母级书城,将大而全的多元化路线发挥到了极致,通过商业和公益的巧妙结合,并融入当下最火爆的营销手段,将咖啡吧、亲子阅读、朗读亭、展览、文创、主题活动等结合起来,让偌大一个书城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可以让一家三口消磨一天的综合体。
巧的是,未来即将在杭开业的来福士、乐堤港(2期)、临平银泰城、国大城市广场、新天地购物中心以及金地广场等商场、购物城中,中大型书店都将成为标配。乐观预测,从杭州商场出来的消费者将不再是两手空空的;再不济,手上也会多出两三本新书成为约会或逛街的“附带品”。
有心人为这些书店找到了3个共同点。一是高颜值,去年在朋友圈里刷屏的钟书阁以及最新亮相的最天使文创书城,都打上了高颜值的标签。“最天使”的彩虹电梯、云朵吊灯,成功俘获了一大波青少年。
以高颜值的店面吸引你驻足,那么凭什么才能吸引你买一本书回去呢?据说这些书店从选书到摆放都“费尽心思”。比如,在进门那堆最显眼的热门书籍里,一定有当下最流行的电影或影视剧同款小说(最近常见的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嫌疑人X的献身》),它们的大名、封面在你走进商场的前一刻,或正好在朋友圈刷到过。
哪怕你真的不喜欢看书、买书,可记事本、明信片、书签、手机壳……各种好看的文具用品,绝对让你挪不开步。例如笔、橡皮、文件袋等,在商场书店里这些都是必备品——买书如果看心情,买支笔、买个本子回去的概率倒是大很多。
不同的书店,文创用品区域的面积占比也不同。最天使书城中,偏门可直达一楼的文创用品区,里面售卖的各种颇具设计感的小物件,打着杭州范的印记,印有西湖景色的明信片、记事本、书签等,好看又不失地方烙印。
不可否认的是,眼下实体书店的经营者早就不再固守“书店只是让人买书的场所”这个老规矩了。无论大小书店,都在竭尽所能地传播阅读这种传统又新颖的生活方式,“1杯咖啡+1本书”的组合,若摆在以氛围见长的书店里,其实际效果往往大于2。
此外,像最天使文创书城这类商业氛围较浓的书店,已将主力客群渐渐地转向了女性和亲子消费,这正好与商场、购物城本身的主力客群相吻合。以该书城为例,虽设置在商场内,却与影城、餐饮区、儿童游乐场相邻,而与快时尚、服饰区等“刻意”保持距离,也是商家在营造整体文化氛围时的统筹考虑。
“图书+服务” “小而美”书店重体验
最天使文创书城的出现,创下了杭州民营书店面积最大的纪录;与之相呼应的是,就在那一周,杭州还开出了一家最迷你的书店——“两本书店”,虽地处繁华的武林广场,却低调得实在有点不起眼,它的营业面积甚至只有最天使文创书城的1%。
店如其名,这家书店永远只卖两本书,每两周更迭一次“主角”。3月中旬开业那天,店中“上演对手戏”的分别是帕蒂·斯密斯《只是孩子》和卡洛·罗韦力《七堂极简物理课》这两本书。开业一周,这两本书各进货40本,卖了仅剩10本左右;书店经营者似乎也不着急,倒是觉得这个开端挺好的。
虽都具备高颜值的特性,不过这两年杭州民营书店的转型明显出现了大而全、小而美两条极端路线,且两极分化现象特别明显。以多元化路线来支撑不菲的日常开支,是大型书城经营之道;对于那些小而美的小型书店来说,它们吸引读者和消费者的,是选择书籍的慧眼,是店面设计的品位,是那杯颇显诚意的咖啡,亦或是书店刻意营造的神秘感和故事性。
“两本书店”,显然成就了杭城书店走小而美路线的极致。许多人慕名而去,有的是好奇亦或是欣赏老板选书的眼光;有的是为了观摩店内店外那些彰显个性和态度的硬件设计。还有人“皇帝不急太监急”,莫名担心两周时间里80本书不够卖,专门网购了十几本“同款”匿名寄去……书店虽小,却不乏动人的细节和故事。
杭州白领李瑾,在被问及最喜欢的书店时,比较推崇两年前引领书店开进购物城风潮的“西西弗”,并认为这是时下中型书店入驻大型购物城,与实体商业结合的典范——店中书籍大都契合都市白领的阅读品位。相对幽暗静谧的阅读空间配上暖光源,使得这里的氛围更像是在自家书房而不是大型图书馆。双休日虽经常一位难求,却没有商场、闹市区的嘈杂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挤着挑书、看书也能让心情平静下来。
而对于许多在其他城市工作的杭州游子来说,家乡最挂怀的书店当属“晓风”。在他们看来,“晓风”的气质与内涵和杭州这座城市最是契合。在北京从事文保工作的公务员张先生,每次回到家乡杭州,都喜欢去体育场路的晓风书屋转转,“挂念着这段时间又进了哪些好书,这种默契特别能留住爱书人的心。”
“事实上,实体书店转型所遇到的瓶颈,并非图书质量下降、数量减少,而是不能适应新零售时代读者品位的提高。放弃大而全的路径,转向做小而美的个性书店,通过读书会、对话大咖等地推形式,用软装、咖啡茶饮的格调来吸引粉丝,‘图书+服务’是一条出路。”红旗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这样认为。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现在的个性书店更像是一个跨界组合,有的像咖啡馆那样卖着颇受小资喜欢的茶饮,或是把成排的书架摆进了民宿,书在很多场合成了点缀。这些书店的经营者大都不是为了盈利,更懒得大张旗鼓地宣传,顶多朋友圈里晒晒图,一切只为愉悦身心。
■ 记者手记
书店会成为
跨界组合吗?
无论是巨无霸式的书城,还是只有两本书的迷你书屋,几乎眼下所有的实体书店,瓶子里装的酒都不是“书”了,而是“传播优质文化生活方式”。经营者在书店的装修、布置上费尽心思,选书上也顾及了书店氛围与顾客喜好。
为了买某一本书而去这些书店寻觅,或许不再是阅读者未来逛书店的主要目的了——既然点一下鼠标就能配送到家,又何必烦劳双腿?去这些新兴的实体书店,或许只是为了喝喝咖啡、放慢脚步、愉悦一下身心而已。实体书店所传播的文化生活方式,才是它们打动人心的地方。时至今日,实体书店的经营者当然早已不会固守“书店只是让人买书的场所”这一古板的理念了,最酷的也不过是把WiFi关了以示“清高”。
不管从盈利还是从人气的角度考虑,实体书店的未来出路应该是——一个合适的社交去处,传播一种有风格、有态度的文化生活理念的地方。理念传播得到位,读者买几本全价图书,未必不是赏心乐事。但这也对书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定位的图书,如何摆放、如何推介,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