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浙江象山外修颜值内修气质 打造现代化滨海城区
2017年04月13日 19:32: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林波

浙江象山外修颜值内修气质打造现代化滨海城区

  象山港大桥。 杨忠华 摄

  中新网宁波4月13日电(记者 林波)回眸过去,浙江象山是塔山遗址的发现地,新石器文化、盐文化和明清海防文化在这里发源;而今,放眼象山,半岛渔港潮起潮落,一条蓝色经济链正在缓缓铺开。

  4月13日,在宁波两会召开期间,宁波市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委书叶剑鸣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今后五年,象山外修颜值,发展美丽经济,内修气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内外兼修,抢抓宁波从‘三江口’时代走向‘深蓝’时代的重大机遇,依托百里黄金海岸带,充分发挥象山独有的滨海特色优势,打造宁波现代化滨海城区。”

石浦渔港。 杨忠华 摄

  石浦渔港。 杨忠华 摄

  外修颜值 青山绿水孕育美丽经济

  三面环海、两港相拥,极其丰富的海洋资源造就了象山百里黄金海岸和千年渔乡风情。近年来,有着“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美誉的象山外修颜值,走出了一条具有象山特色的美丽之路,实现了乡村“美丽度”、农民幸福感的双提升。

  叶剑鸣表示,当前,围绕宁波的“名城名都”建设,象山大力开展“美丽湾区、美丽县城、美丽集镇、美丽乡村”四大创建,“实施多湾联动开发,形成‘一湾一特色’‘一湾一景点’‘一湾一文化’,加快打造宁波主城区的魅力海湾。”

  与此同时,全域旅游热在象山正在发酵。2016年2月,该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叶剑鸣表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是当前旅游发展的关键,“譬如象山影视城,就要逐步形成场景制作、服装道具加工、吃住服务等影视与旅游的产业链。”

  据统计,目前象山影视摄影棚面积居全国第一、年拍片量全国第二、门票收入全国第三,引进企业315家,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琅琊榜》等剧均出自象山影视城。

  初春暖阳照在象山县墙头镇山区小村方家岙的田野地头,老人坐在湖桥柳色中,感受春日的温暖。而在不远处的通幽曲径中,几名游客背着相机,走进象山山野间的袅袅炊烟里,也将乡愁一并收入囊中。

  方家岙村是象山发展美丽经济的缩影。

  2016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首批“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象山县成功入选,成为宁波市惟一入选县(市)区。

  截至2016年底,象山共有省、市级特色村和休闲旅游示范点达19家,农家乐经营户数550户,床位数突破10000张。象山全县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464万人次,营业收入近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和30.4%。

象山松兰山帆船训练。 杨忠华 摄

  象山松兰山帆船训练。 杨忠华 摄

  内修气质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如果说美丽经济是肉眼看得见的发展颜值,那传统产业的发展则是其独特的内在气质。

  过去,提及象山,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渔业、船舶业、针织业、建筑业这四大传统产业。改革开放以来,象山传统产业在资源拓展、经济总量、服务功能等方面都迈上了新台阶,但“成长的烦恼”逐渐多了起来。在环境、劳动力成本等制约因素加大的背景下,依靠资源等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灵了。

  叶剑鸣表示,审视当下,为破解传统产业的“成长的烦恼”,传统产业的背后应注入一些新动力,更有助于传统产业这把激情之火在象山变为燎原之势。

  以建筑业为例,从“一把泥刀闯天下”发展起来的象山建筑业,一直挺立在宁波市乃至浙江省建筑业发展的潮头。

  叶剑鸣坦承,在国家经济进入转型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当下,象山建筑业面临业务量减少、资金周转不易、互保风险加剧的困难,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又促使建筑业重新洗牌。

  象山建筑业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2017年象山出台《象山县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象山各级部门要“政策给力、金融发力、服务加力”,立足“创新转型、提质创牌”,提供五星级的精准服务,当好象山建筑“二次腾飞”的“店小二”。

  而借助这股东风,象山建筑企业积极进行转型升级。

  浙江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个案例。据悉,2014年起,该公司“二次创业”进军PPP,中标项目数和总投资额均超过全国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一,实现了从建筑业到以建筑为依托的投资行业的“华丽转身”。

  该公司董事长赖朝晖表示:“2017年,我们PPP的目标是400亿元,比上年增长50%以上。同时,积极推进企业向资本和类金融方向发展。”

  据统计,2016年象山建筑业完成产值1201.4亿元,占宁波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28.4%,居宁波全市第一、浙江全省第五。

  内外兼修 打造宁波现代化滨海城区

  外修颜值,孕育美丽经济;内修气质,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在蓝色海洋的“背景板上”,象山内外兼修,以培育新优势为画笔,唱响宁波现代化滨海城区建设新曲目。

  “十三五”期间,宁波力争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其中很重要的路径与方向就是要以新型城市化为突破口,打造空间相对独立、功能互补的宁波都市区,推进城乡相向而行,形成城乡一体、环境友好、产城融合的城市新格局。

  近年来,随着象山棚改运动兴起,一座座老宅“变身”成公园、绿地……实现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逆袭”。截至2016年年底,象山启动棚户区改造面积36.96万平方米、完成改造19.84万平方米。

  叶剑鸣表示,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象山老旧城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此外,叶剑鸣认识到,轨道交通对于象山对接融入宁波主城区、建设宁波现代化滨海城区具有战略性引领作用。他说道:“目前,中铁上海院与浙江省规划设计院、中铁四院已开展前期研究,规划方案将于近期上报宁波市发改委,6月底上报浙江省发改委。”

  地处东海之滨的象山陆域面积138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618平方公里,有着港口的特殊性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禀赋,让其发展海洋产业有着先发优势。

  浙江最大资源优势在海洋,最大的发展潜力也在海洋。而在新的时期,象山如何培育新优势,彰显滨海城区的新形象?

  “发挥海洋资源优势,这也是象山正在思考的路径。”叶剑鸣说道。他强调,做强四大平台——象保合作区、临港装备工业园、象山影视城和松兰山-大目湾新城,是未来支撑象山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风从海上来,阳光正好,经历过沉淀的浙江象山,已鼓起风帆,华丽起航。(完)

标签: 象山;宁波;建筑业;传统产业;宁波市;浙江省;城区;滨海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