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五水共治”,金华金义都市新区变成大花园。 本报记者 潘良干 拍友 洪兵 戈海峰 摄
浙江在线6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国瑞)初夏的浙江,城乡连绵的绿色,美得令人迷醉。
这片绿色,来之不易。十多年前,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选择中,浙江找准方向,砥砺前行,既守住了这片绿水青山,更由此收获了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浙江人的共识和坚守。
走进美丽经济新时代
每年3月25日,是安吉县的生态日。这一天,天荒坪镇的余村总要为村里的学龄儿童举办一场开蒙礼。礼毕,领队老师会在孩子们稚嫩的掌心,画上一片小小的绿叶,希望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植下一道永不褪色的绿色记忆。
绿色,对于余村有着特别的意义。余岭脚下的这个小村庄,曾是三面环山、溪水中流的美妙之地。但在上世纪90年代,村民们为了致富,大肆开采石灰岩,办起水泥厂。村民富了,但余村却绿意不再,溪流浑浊,烟尘漫天。
要青山,还是要金山?余村人陷入两难。
这也是浙江的苦恼——占全国1%的土地,却承载着全国4%的人口,产出全国6%的GDP。高增长背后,是高昂的代价。2004年发布的《浙江GDP增长过程中的代价分析》显示:2003年,浙江每生产1亿元GDP排放28.8万吨废水,每生产1亿元工业增加值排放2.38亿标立方米工业废气、产生0.4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分别比1990年增长84.8%、3倍和1.3倍。
发展与保护,孰轻孰重,谁先谁后?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已经留下了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面对“成长的烦恼”,浙江的决策者敏锐而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探索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
2003年,在浙江的发展史上注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当年6月召开的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提出了紧紧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浙江建设成为生态省的总目标。
一个月后,西子湖畔。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在总结浙江多年来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概括了浙江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指向未来的八项举措——“八八战略”。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一个美丽新时代就此开启。浙江,从此迈向了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的新历程。
临安优美的生态宜居环境。 拍友 金凯华 摄
开启生态文明新历程
决策,迅速传导到浙江的每个角落。
余村人决定“壮士断腕”,相继关停了石矿和水泥厂,转而开始另一种“靠山吃山”。他们开起农家乐,从卖石头变成卖风景,引得一波波杭州、上海游客蜂拥而至。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来到余村。在村里举行的座谈会上,听到村干部介绍余村的生态旅游让农民借景发财,习近平高兴地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9天后,从安吉余村考察归来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文章——《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指出:浙江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理念之变,就此为浙江发展铺开一条新路。
循着这条新路,战略持续接力:历届省委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一张蓝图绘到底,绿色浙江、生态省建设、美丽浙江、“两美”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一脉相承、层层递进。
组合拳显现威力:“811”行动和循环经济991行动,有效遏制全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五水共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三改一拆”、“四换三名”、亩产论英雄,经济发展告别“低小散”,转向“高富美”。
家园不断扮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揭开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宏伟篇章,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精致“样本”。
2015年,绿色发展的理念之变在浙江更进一步——对原来的26个欠发达县,松绑GDP考核,环境质量、生态效益成为重要指标。不到2年时间,这26个县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多已超过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
转型虽难,玉汝于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大地呈现出神形兼备、丰盈充实的全域化格局。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考察工作,一路行走,一路观看,一路回忆,一路展望。在东海之滨、钱塘两岸,他结合当今中国发展的实际,说起了“红色旗帜”,说起了“蓝色经济”,也说起了“绿色发展”。他说,中国势必在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程。浙江生态环境保护,我有切身体会,绿水青山发挥了持续的生态效应和经济社会效应,这条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当美丽山水和科学发展的理念激情碰撞,浙江迎来令人惊叹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乘法效应。
舟山市定海区金塘仙人山景区内,游客们掏出手机自拍,把山海美景记录下来。 拍友 姚峰 摄
开辟绿色发展新境界
绿荫掩映下的马岭脚村,170间黄泥房错落有致。这个浦江水晶加工的发源地,正迎来华丽转身,成为中国民宿的未来风向标。
当年,低端水晶作坊曾遍布浦江城乡。80%的全国水晶产量、80%的村庄有加工作坊,换来的是90%的河道受到污染。浦阳江的浦江段,一度成为省内水质最差的河流。
低小散、重污染,这是浙江八大水系遭受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也是浙江产业面临的主要困境。
以母亲河的清浊为镜,浙江开始重新衡量发展的得失进退。
2013年6月,浙江进入“治水时间”,浦阳江成为全面整治的第一条河。657次清水零点行动,严打偷排直排;536次金色阳光行动,取缔无牌无照经营;数百万平方米违法加工点被拆除,水晶企业从2万多家锐减到1000多家。
不到3年时间,浦江全面消除Ⅲ类水以下支流,所有支流均达到“可游泳”标准。令人惊讶的是,2015年,全县水晶加工主体虽减少了90%,但水晶产业产值却增长24%,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新产业也不断涌现。
这正是浙江想要实现的“腾笼换鸟”——淘汰低小散、高污染、高能耗的过剩产能,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腾笼换鸟”,就要告别路径依赖,这需要依靠市场主体内在的力量,更需要外部力量的倒逼。
为此,浙江打出了以“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为重拳硬招的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来实现这种倒逼,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2014年5月,海宁市的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经验开始在全省推广。通过建立亩产效益评价和差别化配置机制,这一改革措施,让各种要素快捷、高效、顺畅地流向优质企业和市场主体,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不竭动力。
如今,进入转型快车道的浙江,开始瞄准“八大万亿产业”——信息经济、节能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和文化创意,既护好绿水青山,又做大金山银山。今年一季度,浙江GDP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552亿元。浙江以8%的GDP增速,超过了广东、山东、江苏三省,这是多年来的头一次。
以绿色发展为主导,浙江正重新定义产业布局和发展空间。
迎来好山好水新生活
瑞安陈岙村有一棵枯死的大榕树,树下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遮风挡雨滤烟尘,苍郁葱茏十二旬。一自村头污水沴,枯枝不复庇乡邻!
碑上的诗,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多年前,大罗山脚下的陈岙村,小电镀和冶炼厂污水直排,染黑了村里的溪水,也“毒”死了溪边这棵守护村庄120多年的大榕树。
陈岙人惊醒了,他们拆除溪边所有的违法建筑,把工厂全部搬离村庄。随后,村民们在溪流上游筑坝建库,办起了生态旅游项目。
保护才能发展,可持续才有未来。一贯走在前列的浙江人,也率先成为了这一朴素真理的践行者,绿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一部现代社会天人合一的和美画卷正徐徐打开。
2015年5月27日,《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在北京正式发布。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浙江生动的“美丽乡村”实践成为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的重要依据。
早在十四年前,正是在习近平的亲自部署下,浙江开展了波澜壮阔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十多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浙江广袤的田野变了样。
绿色惠民,一路伴随浙江的重大抉择。从2010年“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到2012年的“美丽浙江”,再到2013年在全国率先发布《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首次赋予山水自然禀赋不同的11个市以全新的绿色发展定位。面对“十三五”,浙江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通过城乡环境整治使越来越多的人圆住房梦、创业梦、城市梦,通过水环境整治使越来越多的河清水奔腾、能够游泳……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为了这份期望,无数普普通通的浙江人,不知疲倦,不畏艰难。他们,为一个共同的目的: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好环境不再是奢侈品,让更多人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寻梦山水间,共享美好生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