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何丽娜 通讯员 于伟)7月1日本周六起,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就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由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与浙江省中医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浙江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峰会”在G20峰会主会场举行。
来自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及临床医疗等社会各界上千人参会,听大佬们解读《中医药法》,展望中医药事业的走向,究竟会不会给今后老百姓看病带来一些改变。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鹏、国医大师葛琳仪(公示)、国家级名老中医王永钧、范永升、王坤根等中医药界的大咖们,分享他们对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感悟,他们一致认为,中医文化融入现代医学诊疗,将走向世界,大有可为。
省中走出的院士李大鹏:
越来越多的中药打出世界名片
作为一家有着86年悠久历史的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秉承“融汇中西医学,贯通传统现代”的办院理念,形成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优势学科,受到患者广泛赞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鹏在省中医院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他告诉记者,中医的望、闻、问、切这些经典不能丢,需要传承下去,同时要注入更多科学精神与方法,与现代医学接轨。
省中医院的裘笑梅是裘氏妇科创世人,李大鹏曾介绍一位温州老乡向裘老问诊。那是一位30来岁的女性,莫名不来月经,裘老进行一番望、闻、问、切之后,提笔开了三天的药,患者吃完问题就解决了。
作为中药学泰斗,李大鹏院士带领团队研发的“康莱特”已成为世界肿瘤药界的明星药。“我粗略进行了统计,在最近的几年里,中药出口量连年增长,而且增速也比较快,国际上也涌现出了一批有很好临床疗效的中药产品,而我们的中药之所以能逐步走向世界,最简单的理由就是好用。”李大鹏院士相当自豪地跟记者介绍了另一款药“三尖杉酯碱”,如今是美国治疗白血病的一线用药,而该药就来源于省中医院血液病科一位中西医结合老专家的发明。事实上,除此之外,由省中医院中医专家们自主研发的自制制剂还有上百种,都因价廉物美备受老百姓欢迎。
心脑血管专家陈可冀院士:
介入+中药,防血管再狭窄省中有优势
陈可冀院士是国内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专家。“学问之道,求同存异”是陈可冀院士在专题报告上讲的第一句话。
他觉得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社会中,学科交叉创新是主旋律,中医药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创新发展应进一步跟现代医学结合。
事实也正如陈可冀院士所言,如今走进诸如浙江省中医院这样,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与普通药堂医馆最大的区别就是,有多学科相互支撑的精准医疗,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整体医疗服务。
他认为,一个中医能看懂西医的各种检查报告不稀奇,而是要探究并应用现代医学的精髓,主动掌握西医治疗操作技术,在多学科联合诊治中,发挥更大作用。
甚至,陈可冀院士还建议西医也需要学点中医,懂点中医文化。以他主攻的心血管病为例,近年来介入治疗发展很快,对有些疾病的救治立杆见影,但介入治疗本身相对于血管来说,就是块“瘀斑”,血管很可能为此再次发生狭窄。不过经临床研究发现,在介入手术后配合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可减少一半的狭窄发生风险,患者术后的生存率也大幅提高。他觉得与单纯西医为主的大医院相比,浙江省中医院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方面,更体现这样的优势。
省中医院院长毛威:
创立复合人才培养的“浙江模式”
传承与创新关键是人才。浙江省中医院院长毛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中医需要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为此,省中医院作为我省乃至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引领者,已先行一步。
“为了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从2010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项目,我院的名老中医辈出,先后成立了22个名中医工作室,年轻医生们跟着老中医一边学习一边总结他们的学术经验。”毛威院长告诉记者,每位名老中医都有自己的诊疗绝活,省中医院推出“群师带群徒”模式,打破师门间的壁垒,让学生们博采众长。
比如正在公示、来自省中医院的国医大师葛琳仪,她的工作室除了呼吸内科的中青年医生外,还有来自消化内科的专科医生。消化科医生一方面娴熟地应用西医的消化内镜为患者施行手术,另一方面则跟着葛老学中医,为患者开中药进行辅助治疗。特别是胃癌手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不但能使病人康复快,后期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甚至一些晚期肿瘤患者能长期带瘤生存。
再比如,全国名老中医王坤根的工作室里,也是既有中医消化内科的医生,也有中医呼吸科的医生,甚至还有ICU的西医。
据毛威院长介绍,自“群师带群徒”模式推出以来,他们已培养出了近50位学术传承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6人,以及中青年中医骨干百余人。
目前,这一模式推广到省中的广大医联体成员单位之中,让基层医院的优秀中医师也加入到省中的名医工作室学习,培养出更多的基层名中医,从而让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惠及更多老百姓。
更有意义的是,由省中首创的“群师带群徒”模式被业内称为“浙江模式”,曾多次在全国性会议上被提及,如今正在全国进行推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