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日讯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化解矛盾、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备受瞩目。7月14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回归本源。宁波工业投资集团作为宁波市属唯一的以工业投资为主业的竞争类国企,积极发挥先进制造、产业平台和金融服务等业务板块的资源优势,着力推进产融结合。笔者以为,宁波工投集团的实践探索,正是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
笔者重点从工投集团的三类实践来阐述。一是构筑再担保平台。宁波市再担保公司以工投集团控股企业——宁波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基础改组设立,目前公司再担保业务已覆盖6个县(市、区)的13家政策性担保机构,新型“政银担”合作初见成效。市再担保公司开展业务半年来,通过增信分险为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5.3亿元,在保笔数365笔。
二是设立引导基金。宁波工投集团全资设立规模10亿元的创投引导基金管理公司,并受托管理基金。创投引导基金设立5年来,撬动社会资本近30亿元,投资宁波企业86家,为宁波引进40个高新项目,对全市20家初创期企业进行跟进投资,引导创投机构同轮投资两亿元。投资的多个初创企业已成长为行业标杆、“新三板”挂牌企业或成为上市公司并购对象。
三是依托融资租赁搭服务实体“纽带”。宁波工投集团与维科集团共同组建宁波东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业务导向上专注“小、精、专”,使连接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纽带效应”日益增强。截至2017年上半年,东海融资租赁累计投放租赁资产近20亿元。其中宁波地区企业累计投放约9亿元,合作客户达400多家。
但不可否认,宁波工投集团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难。比如由于再担保体系刚刚建立,融资担保机构信用担保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比如受企业资信条件和银行风控等影响,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又比如多数中小微企业未能从直接融资渠道获益,资本市场对中小微实体经济融资功能滞后。
下一步该如何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笔者以为,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努力:
一是持续创新,用好大数据。结合互联网和云技术,建立实体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利润、发展空间、资产资信等方面的大数据库,促使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透明、对等、及时,形成良好的资信查询和互认体系。以工投集团为例,可以尝试构建集团类金融产业共享数据库,将融资担保、创投引导、融资租赁产业数据云端化,结合集团参股的东海银行资源,在符合法律规范的前提下,运用大数据畅通行业信息,推进信息对称,降低运营成本。创新制度建设,实施精准支持。要立足地方实际,有效分析和把握中小企业特点及需求,进一步创新富有特色、贴近需求的金融服务产品。运用好融资租赁等直接融资工具,充分发挥其桥梁功能,通过支持智能制造创新直融模式有效推进我市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二是互相协同,打好组合拳。市再担保公司的设立,重构了宁波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抱团获取金融机构支持的各类实体企业,其最高贷款利率由最初的上浮50%以上下调到不高于基准利率的25%,推动解决小微企业“借不到、借不起、借不长”等问题。政策性创投引导基金和融资担保体系初见成效,但在推进速度、发挥协同效应上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提升。市县两级之间要相互协同,县(市、区)对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尽快形成共识。引导基金、担保和融资租赁之间要相互协同,强化对初创期企业、成长型中小微实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发挥好政策叠加的放大作用。对其他社会资本加大服务力度,探索解决与其他社会基金的协同合作,充分利用创投引导基金的服务职能,共同推动全市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拓展。
三是提高站位,建好生态圈。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金融工作主题确定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本次会议强调“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确保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注重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些重要论述为全面振兴实体经济、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树立了信心、指明了方向。实体经济是宁波经济的优势,是宁波追赶跨越的主要引擎。要提高站位,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要促进“脱实向虚”的资金归位,改善和加大实体企业的金融供给,缓解优质的实体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为推动宁波跨越发展和“名城名都”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宁波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