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著名画家陈家泠艺术大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山河史诗 时代画卷
2017年09月15日 06:24:32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刘慧

zjrb2017091500011v02b005.jpg

  浙江在线9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慧)与时代同行,绘壮美河山——9月16日,浙籍中国画名家陈家泠艺术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布置在四大展厅的百余件作品,精彩呈现了陈家泠近5年来推陈出新创作的主题山水巨作:从延安、梁家河到井冈山、太行山,从浑厚华滋的中国水墨画到传统陶瓷绘画等,构建了饱含浪漫主义精神、大气与美感兼备的笔墨精神,集中表现了他坚守艺术理想,坚持服务人民的情怀。展览也是艺术家献给十九大的一份真挚厚礼。

  丹青抒怀

  万里江山笔下生

  这是一张中国国家博物馆发出的请柬——上面印着陈家泠为G20杭州峰会创作的著名国画《西湖景色》,湖光云影,温馨入怀。

  2016年9月4日,出席G20杭州峰会欢迎仪式的各国元首、国际组织领导人合影留念的背景画,就是这幅高2米、宽5米的《西湖景色》。今年9月5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家泠专程赶到杭州西子宾馆,小心翼翼地将这幅巨作送往国家博物馆。

  此次“陈家泠艺术大展”,与《西湖景色》一起展出的还有不少他近5年来创作、首次与观众见面的巨幅画作。它们是陈家泠深入基层采风写生的结晶,也是他为时代发声的新探索,更是变“写生”为“意构”、化“写境”为“意境”的成功之作。

  四望展厅,那些令人震撼的巨幅画作画面雄浑壮美,一片勃勃生机,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久久伫立,细细品味,观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这些雄山大川之中——

  先看《延安晨韵》,黄土高坡质朴豪放、沟壑雄奇,晨光若隐若现,树木葱茏接天——黄与绿,漫过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沟,让人感受到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宝塔山下,延河岸边,画家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技法都有所突破。陈家泠说,他眼里的延安是熠熠生辉的,它的光亮意味深长,那是生命力、活力、朝气凝聚而成的希望之光。

  再看《井冈主峰》,群峰苍翠、山川秀美,美丽、崇高、气度得到了充分体现,观者更能从中体会到昂扬向上的生命力。正如陈家泠所言,他表现的是祖国朝气蓬勃的万千气象,把山川的郁郁葱葱融化在历史的厚重和时代的空间里。

  重上井冈山,弹指一挥间。50多年前,刚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的陈家泠曾登上井冈山主峰。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几十年后再上井冈山,陈家泠对革命精神和山川自然的理解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因而笔下的井冈山更有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站在《太行山铁壁铜墙》前,你可以感受到革命战士身上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这就是理想和信念,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跟随陈家泠,爬过一坡又一坡,走过一村又一村。

  突然,呈现在你眼前的是《梁家河可美了》:一片灿若彩霞的桃花,是那么摇曳多姿;一片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是那么洒脱热烈。画面恣肆通达,却大有厚积薄发之势……

  陈家泠就是这样,擅于抓住大自然变化的生动情景,描绘出壮美山河的千情万态。

  他以传神画笔再现祖国山川的锦绣壮丽,如一首山河史诗;他以水墨表现社会,处处洋溢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喜悦感。他始终肩负着艺术家的职责使命,描绘时代画卷,诠释时代精神,以美术传承历史,抒写新的篇章。

  图像重构

  瓷上荷花别样红

  你无法想象,偌大展厅里会有如此美景——西湖六月中,荷花别样红。而这绿荷,是盛开在需3人才能合抱的13只巨型大缸上。

  从没看到有人在大型瓷器上画荷花,陈家泠是第一人!

  这么多的巨型大缸,画了多久?又是怎样烧造成功的?

  其实,早在2013年,陈家泠的瓷器绘画作品就已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在他看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的瓷器制造技术传到世界各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英语中,“瓷器”与“中国”同为China一词。“一个中国的艺术家怎能不认识瓷器、热爱瓷器、表达瓷器?”

  在陈家泠心中,一只巨型大缸,就如同一只大鼎,因为“鼎”象征着国家的庄重、鼎盛与大气——他就是想通过展览让观众看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为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而无比自豪。

  这次展出的13只巨型大缸,正是陈家泠艺术创作的又一次创新之举——《步步生莲》和《喜笑颜开》两个系列的釉里红,以荷花与石榴象征和美世界,表达对生活真挚的爱。

  从去年开始,陈家泠在瓷都景德镇烧造了40只大缸,每画一只大缸需耗时5个昼夜,一窑只能烧三四只,每一次开窑却可能没有一只成功。这位80岁的老人不停地想、不停地画,断断续续在景德镇待了一年多。

  杭州,是陈家泠生于兹、长于兹的故乡。他以独特的感受和领悟,探索表现家乡的醇厚美丽——他要把西湖的荷,画在这些大缸上,让全世界人民欣赏。

  清澈情怀,“步步生莲”。9月6日,陈家泠从上海赶往景德镇,为国博大展挑选作品。当记者在景德镇望龙陶瓷厂遇见陈家泠时,他正像个孩子一样兴高采烈——“40只大缸烧成了15只,当然这已经是很奢侈了!”

  与水墨国画不同的是,陈家泠绘制的瓷器作品更重视色彩,那重重叠叠或淡或浓的水墨渲染,从虚到实,自然天趣,风中摇曳的荷花空灵飘逸……心灵语境,构建了陈家泠的艺术审美坐标。

  笔墨出新

  淡妆浓抹总相宜

  家乡和西湖,在陈家泠的笔下出现过无数次,为了这次国博大展,他又一次创作了《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太有名了,你要画,人们就等着看你的艺术修养、技术含量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对陈家泠来说,从技巧和修养上,这是一个挑战。

  他画“曲院风荷”,自认为是在“重彩”课题上的突破——荷花红色亮丽,但绝不艳俗,配以绿叶,高洁飘逸,充满了东方神韵。

  “越是美,就越难画,西湖就像东方美女,线条太柔和、微妙和含蓄了。”陈家泠说,线条的运用成功与否,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种胆气。

  画“柳浪闻莺”,他用长线条,传达风吹杨柳的动态;“双峰插云”,他运用点笔表达空灵;“断桥残雪”,雪在水面上似化非化;“三潭印月”,月光似水清澈;“南屏晚钟”,溪流如钟声,竟有潺潺流淌之感……

  展厅里,《西湖十景》每景由5个连屏构成,每屏5米宽、2.3米高。“画西湖,就要画出她的文化含量。”在陈家泠心里,西湖是活的,有生命力。

  从《西湖景色》到《西湖十景》,缘于陈家泠从小到大对西湖的一往情深。他说:“从传统艺术中钻进去,再钻出来,我感到自己在绘画上已进入一个自由和灵动的状态。”他的创作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性艺术语汇,一种鲜活的生命气象,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新水墨精神。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说,展览结束后,《西湖十景》将由国博永久收藏。

  “我是踏着时代脉搏走来的。”陈家泠一句话概括了他的创作。他说,人是应该有信仰、有追求的,山和花的精气神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绵延数千年的精神气质。艺术家要永远保持对祖国、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因此,在他的绘画中,既有丰富的浪漫主义精神又饱含现实主义精神,建构起心灵融通的美学意境,传递出振奋人心的精神力量。

  澄怀天地,观道时代,陈家泠把这一原则作为美学的终极追求。

标签: 丹青;西湖;荷花;瓷器;井冈山;创作;西湖十景;艺术家;浪漫主义;...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