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黎 通讯员 王平)10月20日和21日晚上7点15分,浙江昆剧团五代同堂版《十五贯》,作为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将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
这句话,看似只是一个演出动态,背后却藏着很多信息。
首先,这出戏曾经救活了一个剧种。1956年,浙江昆苏剧团(浙昆前称)是全国唯一的传承正宗昆剧表演的演出团体,当时的文化界、戏剧界的不少人以为昆剧的淘汰是必然的。浙昆《十五贯》晋京演出后,流落各处的昆剧人,再度聚集在一起,开始培育新一代,学术界对于昆剧的研究,才开始恢复生机。
再一个,五代同堂版《十五贯》里,最年长的世字辈演员王世瑶79岁,最小的代字辈演员张唐逍15岁。演员表上,头场苏戌娟,请回了77岁的沈世华,浙昆曾经的当家旦角。前几天,她一到浙昆排练厅,就先和两位师兄——78岁的张世铮,79岁的王世瑶合了一张影,“七老八十”,女儿钮晓晴在一旁,给三人组起了个名字。
这个玩笑是有深意的,这一次上海演出的阵容里,只剩这三位老师,是61年前晋京演出的原班人马。
当年赴沪演出打响头炮
“很多唱腔我都忘了,但昨天找到老谱子,唱腔么一想起来,动作也就想起来了。”沈世华拿出了几张工尺谱,这是61年前,那时还不是她先生的钮骠(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戏曲史论家),当年作为中国戏曲学校第一届的优秀毕业生,到浙昆“留学”,跟着周传瑛、王传淞等传字辈先生学《十五贯》时,手抄的曲谱。
而1956年,沈世华还在《十五贯》跑龙套,演况钟手下站堂口举“肃静”、“回避”牌子的青袍。
当时,在杭州胜利剧院《十五贯》首场审查演出之后,时任浙江省省长的沙文汉批准,《十五贯》可以对外公演了。
第一站选哪里呢?时任浙江省文化局局长,并主持《十五贯》剧本改编的黄源和剧团商量,去上海。
大上海盛行最早的剧种,就是昆剧,抗战前还曾是“昆剧传习所”弟子组织的昆班“仙霓社”的基地,周传瑛、王传淞正是从那里走出来的。要想红,就必须先过了这个“码头”。
昔日的“字幕条”和“豆瓣剧评”
1956年2月14日,上海永安公司6楼顶端的永安剧场,场子虽不大,但是初一到初四场场爆满,一连演了25场。
沈世华记得,商场电梯最高只能到5楼,有些道具、布景太大,塞不进电梯,他们就从一楼一直扛到6楼。
道具里,还有几百片沉沉的玻璃,这就是全国最早的戏曲演出字幕条——杨亦讽(前剧团演员)亲笔书写的唱词幻灯字幕,浙昆首创。
“最早是用玻璃片,长条形一句一句插过去,后来改用玻璃纸,拧进去。我们团演戏打字幕是全国戏曲演出的首创,后来全国同行纷纷效仿。”沈世华说。
戏开演前,观众手里都发到了一张剧团特制的朱印意见表,散场后写完,就收回,来不及就带回去写。
钱报记者曾经专访过黄源的儿子黄明明,他保存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第一页写着“各地观众对十五贯的意见”,里面满满当当夹着60多张“豆瓣剧评”,有的写不下,就写在400字方格纸上,当时就有很多来自上海观众的剧评。
那一次,黄源请了老战友、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石西民看戏,巧的是,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也在上海,就一起来了。散戏后,陆定一对周传瑛说:北京再会,我在北京等你们。
之后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十五贯》晋京演出,轰动全国。
不过,张世铮告诉钱报记者,1962年在上海丽都剧院(注:1974年改名贵州剧场,1990年剧场拆除改造为黄浦区物资公司商场)演出后,此后55年,浙昆版《十五贯》再也没有登陆过上海的舞台。
暌违55年,再次来上海,不管对于浙昆《十五贯》,还是上海观众,都寓意深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