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暖心!抢救重伤男孩 浙中医大二院医生站着手术8小时
2017年11月18日 14:55:57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陈宁 通讯员 阮芝芳 蒋明

经过五天的治疗,小男孩的部分手指逐渐会缓慢运动了。 浙江在线通讯员 沈笑驰 摄

  浙江在线11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宁 通讯员 阮芝芳 蒋明)近8小时的抢救,1100ml血浆,七十六处的伤口缝合,看着小男孩的血压从40逐渐升至100,心率从140慢慢趋于正常……

  这是近日发生在浙江中医院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省新华医院)的暖心一幕。

  11月12日下午,一位10岁小男孩,因为头面部和双手受严重刀伤急诊送入浙中医大二院,到达急诊室已经是失血性休克状态,面色苍白、神情淡漠、全身血肉模糊。

  很快,一场与生命的赛跑拉开序幕——

  医院开通绿色通道,手术台上4大科室,6位专家,同时展开头部、面部口腔、双手不同部位同步手术,从急诊到完成手术,医院50多位医护、后勤、行政为他忙活了近8个小时。

  “这是我见过利器伤口最多的患者”

  11月12日下午5点30左右,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由远及近,匆忙的脚步声混着担架的车轮滚动声……

  躺在担架上是一个10岁的男孩子,在警察的陪同下紧急送入了急诊科。据当时急诊科首诊医生王刚回忆:回想当时的场景触目惊心,孩子已处于休克状态,躺在担架上已经无法动弹,嘴里一直低声呻吟,头上、脸部、双手血肉模糊。头部前额的伤口最多,伤口最长15cm左右,最深的地方已经达到颅骨;右侧面部有一道长10cm的伤口,一直贯穿到口腔,当时还在不断地涌着血,已经无法辨认男孩的模样;手指骨折、肌腱多处多段断裂……

  “这是我见过利器伤口最多的患者,而且还是个10岁的孩子。” 急诊王刚医生说。

  这样的画面让当时在场医护和围观群众都紧锁眉头,甚至留下了伤感的泪水。

  血压50/36mmHg,心率140次/分,失血性休克……

  情况危急,遭遇悲惨,幸好久经“战场”的急诊团队沉着镇定,迅速救治。紧急清理包扎伤口,快速打通静脉通道,通知检验科备血,检查排除颅脑和腹腔脏器损伤;立刻向行政总值班胡格平、医疗总值班石海兰汇报,没有家属,开启绿色通道;根据病情判断,启动急会诊制度,通知相关专科的同事会诊,同时做好手术准备。

  急诊科周冰之主任说:“如此严重的伤情,伤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极高,甚至随时可能会死在手术台上。必须召集经验丰富的团队,备好足够的血浆,才能最快速挽救患者生命。”

脑外科、手外科、口腔外科、耳鼻喉科同步手术中。 浙江在线通讯员 沈笑驰 摄

  “错过了张学友演唱会,但我们的旋律更动听”

  大家明白,病情凶险,又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

  当天的行政、医疗总值班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治工作,并通知保卫科做好现场秩序的维护工作,调动院内医护力量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救治工作。正在外地开会的吕伯东院长、黄抒伟副院长得知情况后通过电话了解救治进程,协调指挥。

  十分钟内,神经外科何民副主任医师、耳鼻喉科主任吴建烽、手外科陈科主治医师、口腔科姚薇主治医师到达急诊现场。经过详细检查和讨论,会诊决定,立刻启动多学科合作下一次性完成创口清创缝合、双手肌腱缝合、指骨骨折复位固定等手术。

  当时周末在家休息做晚饭的手外科主任宋震坤说:“接到电话时,我正好在家里做菜,一听这个情况,放下炒菜铲,关了煤气就立马赶来了!”

  口腔科杜洪江主任回忆:“那一天,我原本要和朋友去看张学友演唱会的,正吃着饭接到了电话。虽然没有见到张学友有点遗憾,但救治生命远比一场演唱会来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夜晚的手术室,紧张得只听得到监护仪的滴答滴答声,脑外科、手外科、口腔外科、耳鼻喉科4大科室,6位专家,同时在小男孩的头面部、口腔、左手、右手,4个部位同时进行手术,麻醉师、护理全程监护。由于小男孩伤口多,创面大,清洗差不多需要1个小时,同时还清理出卡在伤口中的菜刀碎片。而手术中,右侧面部贯穿到口腔的伤口处理,需要分层缝合,口内粘膜、肌肉、皮肤……双手肌腱的缝合好比在接电线,红色接红色、蓝色接蓝色,绝对不能出现错误,而且由于手部组织血管密集,能见度差,而且时间紧迫,留给医生们的时间并不多了。

  但是,整个团队在紧张中有条不紊、配合默契,医护们细致而耐心地完成了每一针缝合。正如宋震坤主任所说:上了手术,只要有一丝希望,作为医生,都不会放弃任何机会。

  凌晨一点,手术终于完成!所有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浑然不知他们已在手术台上站了8个小时,而他们连一口晚饭也没来得及吃。

  这一晚,医院从急诊室、脑外科、手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外科、儿科、麻醉科、手术室、护理、检验、放射科、后勤,无论是值班的、还是休息的,只要是救治需要,都积极的参与其中。

为了淡忘伤口换药的疼痛,护士长吴玉琴拿出自己手机让开开看BBC的纪录片。 浙江在线通讯员 沈笑驰 摄

  “举全院之力,帮助小男孩渡过难关”

  手术后,小男孩被安排住进入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后清点伤口,发现小男孩全身一共有76处刀伤。

  这起十岁男孩遭巨大意外伤害事件,深深地刺痛了浙中医大二院的每一个医护的心。全院各部门高度重视,从接入急诊的那一刻起,一路绿灯为孩子紧急救治、简化入院等各项手续,并成立了由负责医疗业务的黄抒伟副院长牵头,十几个学科和部门组成的治疗康复小组,黄院长亲自主持全院大会诊,每天商讨病情,制订治疗、护理、康复、营养、整形等详细治疗方案。

  “我们要尽可能的帮助孩子,给予最适当的治疗和关爱,让他平安渡过后续的伤口疼痛、感染、功能康复、心理、营养等各项生理的、心理的难关。” 院长吕伯东教授也时时关注小男孩的病情变化,并亲自到病房向主管医生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可以说,浙中医大二院为了救治这个可怜的孩子,正在举全院之力!

  从11月12日受伤到现在,整整五天过去了,悲惨的遭遇和巨大的伤情,牵动了所有关心他的人。中央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小男孩病情和我院全力救治情况的通报,也让许多关心小男孩的市民们放下了揪紧着的心。

  小男孩的手指会微微的自主活动了

  手术的第二天,心电监护仪告诉脑外的医护,小男孩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正在慢慢地脱离危险。

  为了能更好的照护小男孩,有一个最好的治疗效果。在监护室的这些天里,脑外科、手外科的医生护士为了克服伤口感染、换药疼痛等一系列的后续问题,想出了很多绝招。

  每天换药选择在下午,因为这时是他午睡醒来后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换药后给他看喜欢的跑男节目、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纪录片;为了减少上衣对伤口的摩擦,给他穿“倒背衣”;孩子睡眠不好,心理科和团委的姐姐们轮流和他聊天讲故事;由于右脸的伤口,孩子目前只能吃流质,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营养师上门为他核算卡路里,制定膳食。

  11月17日下午,手外科主任宋震坤走进监护室查房时,已经发现他的两个手指已经能微微的自主活动了,这让宋主任很是惊喜。“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好消息。当初手术的时候,断裂的肌腱的一小段一小段接起来的,他双手的功能恢复是我最记挂的,从今天的情况来看,恢复得比想象中的要好。”

  换药虽然很疼,但小男孩始终是咬牙坚持,让医生护士满生怜爱,被他小小年纪的懂事感动。

  面对重症险情,浙中医大二院的医护们用精湛的医术,团结协作的精神,依托医院的综合实力,快速、准确诊断,有序、高效协作,及时、有效治疗,体现了我院“大医精诚,患者至上”核心价值观。

  温暖治疗仍在继续,我们愿意为他尽一切所能。正如他的主管医师何民说,“孩子的遭遇很不幸,但我认为现在医院的每一个人都是孩子的家长。”


标签: 手术;医治 责任编辑: 冯一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