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展团亮相高交会
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曾杨希 李应全 通讯员 饶馨 陈立珩)能做手术的机器人、能测绘的固定翼无人机……25家企业和高校组成的浙江代表团带来的“黑科技”,成为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省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科技创新前沿,打造数据强省、云上浙江,在人工智能、柔性电子、量子通讯、集成电路、数字创意、增材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培育一批引领浙江未来的重量级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近年来,我省坚持创新追求,闯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道路。来自浙江的创新力量如同一艘巨轮,随着新时代的浪潮昂首向前。
研发 创新主体显活力
一条机械臂、一个显示器、一台底座,加上一些夹具等配件,高交会上,今年3月成立的杭州术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两台手术导航机器人。它们能够根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帮助医生给出最佳手术方案,还能随时校准医生的操作偏差并发出提醒。公司董事长王德峰介绍,术康的研发团队深耕医学影像计算与医疗大数据多年,“作为浙江企业,我们引入人工智能布局大健康产业,有助于抢占创新高地。”
能够座圈加热、暖风烘干、自动翻圈翻盖,还能通过手机APP精准控制……高交会上,浙江星星便洁宝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马桶成了不折不扣的“明星”,展位上总是挤满了围观和求购的人群。
“我们的智能马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今年10月还获得了首张‘浙江制造’认证。”星星便洁宝有限公司策划主管张常伟说,高交会上,科技创新的力量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本届高交会上,浙江展团共有25家单位。11月21日闭幕当天,“多科室手术导航机器人系统”“车载卫星指挥通信机/卫星电视机移动接收机”“电梯物联设备与云平台系统”“4英寸图形化蓝宝石衬底”“高频高性能射频电缆”“民用防弹中空玻璃”等6个项目获评“优秀产品奖”。
借助科技的力量,我省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新兴产业蓬勃生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科技创新当作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阿里巴巴的页面设计上已经实现了人工智能,蚂蚁金服在支付上实现了刷脸功能,安防龙头企业海康威视把深度学习的芯片装进了摄像头,能实现对人、车、物等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成绩背后,是浙江企业对科技的重视与投入。目前,星星便洁宝投资1000万元按国家CNSA实验室标准筹建了500平方米的智能马桶专业实验室,还建立了全国第一条全自动电脑检测生产线,实现所有检测参数无遗漏、产品判定无波动、检测数据可追溯。
2016年,浙江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1131亿元,其中,企业支出1033亿元,占比91.4%。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第十九届高交会浙江代表团团长邱飞章说:“浙江的创新主体都具有自主创新的意识,舍得投入、重视研发和人才,能主动跟上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释放创新活力。”
人才 创新氛围引凤来
未来你将如何出行?高交会上,光启集团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飞行包。如背包式的驾驶舱搭载左右两个引擎,人站在驾驶舱内,通过左右两个把手控制,就能实现低空飞行。
今年9月,光启集团华东区域总部正式落户杭州未来科技城。未来,光启将在杭州建立一系列科研平台,探索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浙江浓厚的创新氛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里布局,并将研发中心落户浙江。
“我们的线缆销售网络布局全球,但我们的研发基地却在浙江。”高交会上,浙江兆龙线缆有限公司带来了各种高速数据线缆及组件。兆龙副总经理姚云涛介绍,兆龙的高速数据线缆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背后是浙江的科研团队在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目前,兆龙研发的数据线缆传输速度最快可以达到每秒400G,即0.1秒就能传完一部蓝光电影。姚云涛说:“未来,我们要在浙江把线缆做得更细、更长、更快、更节能,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贡献出浙江科技企业的力量。”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我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
2016年6月,我省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的意见》,聚焦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份目标,提出了创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机制;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才使用机制;完善便捷高效的人才服务机制;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体制;建立人才优先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的25条举措,为吸引人才保驾护航。
此外,省内各地也积极推出本地最优人才政策筑巢引凤,用意正是通过人才驱动提升创新能力。
2014年,通过宁波人才计划“3315计划”,宁波越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宁波宁海。高交会上,如腕表般的电子仪,戴在手上就能止吐;薄薄的贴片,贴在额头就能缓解头痛,越凡医疗的高科技成果,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的研发团队成员16人,都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验,很少是浙江本地人,大家都是被浙江的创新环境和氛围吸引而来的。”
未来 创新蓝图更惊艳
科技的发展让人类的知觉在机器上得以延伸。从高交会上亮相的科技成果可以畅想,未来生活场景应该是这样的:
当你离开家,能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监控家里的情况,并用手机控制开关、调节各种电器;当你乘坐无人驾驶汽车,系统将自动规划路线,并保证行车安全;当你回到家想观赏一部电影,只需瞬间就能下载完毕;当你坐上智能马桶,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体检,体检数据会显示在马桶显示屏上;当你准备睡觉,智能空调可以自动判断最适合你的温度……
这样的场景离不开硬件设备,更离不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支撑。
人工智能,既是本届高交会的热点,也是科技创新的高地。而浙江正在全力加快布局人工智能,描绘着一幅让人惊艳的蓝图。
今年7月,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正式开园,吸引了浙大—阿里前沿技术研究中心、百度创新中心、北航VR/AR创新研究院等平台和项目入驻。浙江将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集约服务,力争通过3年努力,实现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建成杭州人工智能、宁波智能经济两大百亿级产业基地,使人工智能产业引领浙江未来发展。
今年9月,备受瞩目的之江实验室在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挂牌。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之江实验室布局未来网络计算、泛化人工智能、泛在信息安全、无障感知互联、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五大方向,同时谋划建设智能云、工业物联网、大脑观测及脑机融合、量子计算研究等四大科学装置。
今年11月,科技部公布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其中,依托阿里云公司建设的城市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榜上有名。其实,在杭州,阿里云ET城市大脑早已落地。资料显示,在城市大脑接管的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
此外,今年5月,科大讯飞和杭州签约,双方将合作建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今年10月,阿里巴巴宣布投入1000亿元,建立达摩院,首批布局重点方向为计算机领域,将用于涵盖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的研究……
邱飞章说:“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浙江是制造业大省,也是互联网产业大省。两者结合,就是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朝着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的道路走下去,浙江未来可期!”
杭州术康医疗的手术导航机器人
浙江兆龙的各种高速数据线缆及组件样品
【记者手记】
迎着曙光奋力前行
11月的深圳,阳光明媚。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人潮涌动。
会场内外,人们不断讨论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驱动”等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词汇。展览上,上万种高新技术成果汇聚于此。
仿佛只是一个恍惚,机器人就冲出科幻电影成了生活中的一员,杯子已经能提醒人按需喝水,头痛晕车不用吃药,通过小小的穿戴设备就能缓解。
在琳琅满目的项目中,浙江代表团25家单位的表现十分亮眼。
比如,展会现场,监测健康数据的仪器很多,但具有导航功能的手术机器人却只有一种。它的研发者是成立于今年的杭州术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其核心技术在于系统软件。机器人在术前能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方案规划;术中能提醒纠正误差,辅助医生用机械臂直击病灶部位;术后还能对手术情况进行评估。实现这些功能需要海量的数据和精准的计算方法,在此之前,科研人员已经在相关领域钻研了十余年。
高交会是一扇窗,浙江透过这扇窗向外界展示着创新成就,也展示着自立自强、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对产品创新的追求,是线缆研发制造商浙江兆龙线缆有限公司发展的秘诀。几年前,随着科技发展,单纯的线缆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他们找到国外一家厂商,想合作生产线缆组件,但该厂商更愿意自己掌握产业链。兆龙副总经理姚云涛说:“于是我们决定加大研发投入,自己做。”如今,兆龙生产的线缆及线缆组件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喜的是,高交会上还出现了一些来自浙江的初创企业,宁波越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能防止呕吐的电子仪和缓解头痛的电子贴片;宁波竹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能自动测量婴幼儿体温的智能温度仪。
他们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也证明浙江滋养创新的土壤肥沃,阳光充足。
这里有不断发展的创新载体,城西科创大走廊、梦想小镇、青山湖科技城等成了培养创新企业的摇篮。这里有最优的人才政策,《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的意见》提出了25条举措吸引人才。这里还将打造知识产权生态最优省,以塑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让梦想变为现实,让世界充满期待。
关于未来,人工智能等领域已成为全国的抢滩之地。而浙江,以满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指向,以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为目标,始终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从政府、企业到高校,都在加快投入及布局。
新时代的挑战已激起澎湃的力量,浙江正迎着新时代的曙光向前。创新之路,我们每一步路都踏实,每一次跨越都惊艳。(曾杨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