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017年,我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报选取4个案例,用普通人的故事,讲述一年来浙江百姓民生福祉的显著增进,分享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新期盼。
有一种幸福是在家门口养老
桐庐提升农村居家养老服务
浙江在线1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珍珍 县委报道组 钱凌芸) 冬日午后,阳光和煦。从桐庐县城出发驱车近60公里,来到留守老人众多的百江镇东辉村。93岁的邵和樟老人,正身穿棉袄、头戴毡帽,坐在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大院里眯着眼睛打盹。
去年此时,邵老远没有如今这般悠哉。“妻子已经去世多年,儿子在北京定居,女儿也搬到了县城里。”邵老说,自己耳朵背了几十年,还患有轻微的帕金森病,虽然女儿每周都回老家探望,但留下邵老一人在家生活,儿女都不放心。邵老也曾尝试到女儿家居住,可不到一个月就嚷嚷着要回村里。
去哪儿养老,怎么安度晚年?早已不仅是邵老一家人的难题。东辉村党支部书记杨荣寿介绍,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仅千人左右,其中老年村民就有410多名,“很多都是独居的留守老人,身体不好没有家人及时照料,一日三餐都成问题。”
对家乡的留恋,让老人们固守乡村,渴望能在故乡“原居安老”。2017年初,浙江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列入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倡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让专业社会养老团队运营照料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响应省政府号召,桐庐本土为老服务团队君山之家进驻东辉村,居家养老服务迅速提升。
“通过前期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照料中心多数成为老年人娱乐的活动场地,无法满足老人护理、康复等刚性需求。”君山之家工作人员刘晓红告诉记者,他们将照料中心与“微型养老机构”结合,增加了20张床位、配备3名专业护理人员,并开设老年食堂、助浴室,配备了专业送餐车。
照料中心开业第一天,邵老就直接抱来被子,要求第一个入住,每月交费1600元,其中包含了食宿、护理、配送药、助浴等个性化服务费用。如今,东辉村照料中心已有12位老人入住。
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专业团队提供多样化护理方案,及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邵老的女儿回家探望,惊喜地发现,父亲面色好了,还胖了不少,心情也更开朗乐观了。“我每天都要回家看看,走路不到5分钟,擦擦老物件,翻翻老照片。”邵老说,最幸福的莫过于能在家门口养老了。同时,东辉村照料中心还为村里40多名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令更多村民共享原居安老的好福利。
据统计,目前我省共建成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36万个,基本覆盖城乡社区。
2018年,全省计划在街道(乡镇)和有条件的社区建成300个综合照料中心,实现助餐服务覆盖一半以上的村、社区。
居家养老基本覆盖城乡
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全省共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52万张,共有养老机构床位39.92万张。现有养老机构2286家,新建或调整布局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811个,共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36万个,基本覆盖城乡社区。
有一种便利是跨省看病直接报销
医保异地结算惠及千万家
浙江在线1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 通讯员 许建美 张丽芳)“医保报销不用来回跑,日子越来越惬意!”78岁的嘉兴海盐居民何立仁曾是一名工程师,退休后搬至上海定居。2017年起,老人不用再为报销医药费两地奔波,晚年生活质量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这一切,既得益于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重大突破,也得益于“最多跑一次”改革结下的丰硕成果。
何立仁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疾病,需常年吃药,有时还要住院治疗,每年数万元的医药费,以前必须带着发票回海盐报销。清早坐车赶到海盐,傍晚又匆匆回到上海,舟车劳顿让何立仁感到力不从心,每次都在盼望:“什么时候能在上海直接报销医药费就好了。”
随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持续推进,2017年6月,浙江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完成升级改造,并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全省所有医保统筹区及开展住院业务的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如期接入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现联网运行。
成千上万像何立仁一样的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以及常驻异地工作、异地长期居住、异地转诊等人员,到参保地的医保部门登记备案后,凭借手中的社会保障卡,就可在全国各地开通异地结算的定点医院住院就医,并可直接持卡结算,无需垫付现金再回参保地报销。
来自浙江省医保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21日,我省已开通全省异地联网结算的医疗机构222家(其中有住院业务的均开通跨省定点,计214家)。
目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范围主要是住院费用。在不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过程中,考虑到本地退休人员异地居住在上海的较多,海盐县人力社保部门与平安养老保险公司嘉兴支公司签订协议,通过该公司上海各业务机构,为异地安置上海的海盐参保人员代为报销医疗费。据了解,这项代报销业务开通以来,相关网点每月都会收到近30位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报销申请。
“我把报销凭证送到上海服务点,工作人员核好整好寄回海盐,海盐医保直接把报销的医药费转进我的银行卡。”何立仁笑着说,政府部门心系群众,能让百姓“少跑腿”,社会才更和谐。他专门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到海盐县政府信箱,感谢人力社保部门,称赞改革举措“是定居异地老人的福音,也是惠民的大实事!”
2017年让何立仁老人开心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每个月的养老金又增加了300多元,退休生活有了更充实的物质保障。
养老待遇方面,2017年,我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2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35元;根据国家部署,我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三连涨”,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惠及全省668万退休人员,其中包括612万企业退休人员和56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截至2017年12月21日,我省已开通全省异地联网结算的医疗机构222家(其中有住院业务的均开通跨省定点,计214家)。外省在浙江发生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共计2809人次,总费用5514.98万元。浙江省在外省发生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共计8438人次,总费用23537.71万元。
有一个“乐园”守护孩子的梦想
我省为低保家庭儿童编织保障网
浙江在线1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珍珍 见习记者 施佳琦)隆冬清晨,天刚蒙蒙亮,义乌市大陈镇红峰村的9岁男孩陈思源,在老宅一楼的新房间中醒来。打开顶灯,屋内光线充足、宽敞明亮,书桌、书柜、衣柜等全新家具陈列有序,十分温馨。
5年前,小思源的父亲因心脏病去世,母亲也离开了家,祖孙三人依靠低保救助维持生活。因家中老宅年久失修,小思源只能挤住在阴冷的阁楼里。修缮房屋,让小思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成为这个家庭难以企及的梦想。
据浙江省民政厅统计,2016年,我省低保家庭中有6至12周岁儿童的有5.2万户。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走访发现,多数困境儿童居住条件简陋、家庭教育缺失、成长关爱缺乏。2016年底,在省民政厅、省妇联指导下,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共同发起低保家庭儿童关爱公益项目——“焕新乐园”,计划2017年为省内1000户6至16周岁低保家庭儿童改善起居环境,打造梦想家园。
“通过与11个地市的专业社会组织合作,我们已逐步建立起社区、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公益志愿者网络。”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焕新乐园”项目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同时提升了困境儿童社会救助的精准度。
2017年初,“焕新乐园”项目全面启动,各地社会组织踊跃参与。在义乌,义工之家走访调查后,确定为11名困境儿童提供帮助,小思源便是其中之一。义工楼壮丽记得,走访当天,小思源坐在光线昏暗的书桌前写着作业,桌上堆满各种药品和杂物,小书包则挂在支起床帏的竹竿上,“孩子小小的身影,格外让人心疼。”
2017年10月,由施工人员、结对义工等30多人组成的项目组入驻老宅,着手修葺房顶、粉刷墙壁、添置家具。11月11日,小思源便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新房间,孩子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同时,项目组安排两位志愿者与每名困境儿童结对,将由志愿者开展为期一年的跟踪回访,逐步建立和完善困境儿童及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突破现有条件局限,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2017年,全省共有110家社会组织、近万名志愿者在11个地级市64个区、县实施“焕新乐园”项目,圆满完成为1000户低保家庭儿童打造梦想家园的计划。2018年,“焕新乐园”项目将继续扩大覆盖范围,为更多困境儿童改善起居环境。
少年儿童福利不断提升
2017年,我省全面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共发放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约2亿元。改善困境儿童生活质量,实施“添翼计划”项目惠及423人,投入省福彩公益金943万元。
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关爱保护体系,将前期摸排出的“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和“无人监护”15796名农村留守儿童,全部纳入有效监护范围。
省民政厅与省妇联组织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与大地保险公司合作开展留守儿童大病保险项目,惠及2万名留守儿童。
经济薄弱村“摘帽”后
云和山乡 积蓄新力量
浙江在线1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许雅文 县委报道组 陈雅雯)即便是数九寒冬,云和县安溪畲族乡黄处村里,游客仍然熙熙攘攘。2017年,村里修建一新的青石板游步道,成为人们健身休闲好去处,玩罢,还可以品尝一顿地道的农家土菜。
雷春余是“畲乡风情”农家乐的老板,游步道的起点便设在他家门口,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2017年农家乐营业收入近20万元。“每个周末中午,有十几桌的生意,忙得不可开交。”前几年,这样的热闹,雷春余说他“不敢想”。
黄处村位于云和县城西北部,群山阻隔,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随着城里人越来越向往乡村,黄处村看到了机遇,也想借这股东风发展乡村旅游。
黄处村并不是盲目跟风。这里的自然资源颇为丰富,叮当岩-佛儿岩景区就在村内,在毛竹林和针阔混交林的掩映下,岩石群突兀竖立,独峰、叠石、堆石,景观十分独特,加上畲族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和人文景观都有值得挖掘的地方。但是,村集体经济一直是个“空壳子”,乡村发展始终不能尽情施展拳脚。
2013年,为了壮大辖区内8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安溪畲族乡依托水利资源,以8个行政村集体入股, 投资建设茶山水电站。至今,水电站发电收入达到355万元。偿还建设贷款后,2017年11月,茶山水电站进行了运营以来的第一次分红,由此,黄处村和乡里其他7个行政村摘掉了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村党支部书记雷年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问他这些钱预备怎么用,他回答:“必须用到刀刃上。”
12月22日,村集体拿出2000元,为村庄和景区购买垃圾桶,“这是分红后的第一笔支出,大家都觉得,维持好村庄和景区的环境卫生,应该是第一要务。”雷年春说,为了将这笔生态分红真正用于村庄建设,村两委干部决定,每一笔支出都要详细讨论。
之所以先用于卫生设施购买,雷年春认为与村民环境卫生意识的改变有关。过去,村民乱搭鸡棚鸭棚,房前屋后垃圾成堆。如今,漫步黄处村,村民将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将柴火整齐地堆放在院落里,拥挤但不凌乱的农家小院,浓浓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新年伊始,雷年春把村干部和几个村民代表叫到一起,开了一次头脑风暴会议。“2018年,咱们村怎么发展?”雷年春抛出问题。“除了刚刚修好的3公里游步道,我们村好像没有其他景观。”村民们纷纷觉得,怎样让游客在村里再多留半天,在农家乐多吃一顿饭?并定下了2018年的小目标:打造四季果园,让游客能采摘和品尝当季最新鲜的水果。至于果园里该种什么?“不能盲目跟风。”雷年春徐徐地说,要种植适合我们村气候和土壤的水果,才能长久地发展。
经过雷春余家,恰巧碰到游客走进院子,熟稔地对他说:“老雷,给我们烧桌土菜,我们爬完山下来吃饭。”雷春余乐呵呵地回答:“好嘞。”
随着我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落地生根,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在继续发展特色种养业、来料加工业的同时,以农家乐、农村电商为代表的农村经济新业态,增强了经济薄弱村的自我发展能力,有效带动了农户持续增收。2017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丽水古堰画乡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万人次,同比增长2.94%,旅游收入同比增长8.57%,旅游经济富民效应显著。
傍晚,又见炊烟升起,大山里的乡村,正在积蓄发展新力量。
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14元,同比增长8.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7%。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108元和20108元,分别增长8.4%和9.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2%和7.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1.94,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前三季度,全省农家乐经营农户2.08万户,从业人员16.8万人,接待游客2.62亿人次、增长20.6%,营业总收入275.5亿元、增长19.6%。
2017年,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超过11000元,同比增长10%以上。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