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湘西精准扶贫助发展,山村迎巨变
老覃的三笔扶贫账
2018年01月05日 06:07:15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刘刚 全琳珉 郑亚丽

  浙江在线1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刚 全琳珉 郑亚丽)记者赶到村口时,已是中午11时许。群山环抱中,红色吊脚楼泛着金光,身着土家族服饰的村民们载歌载舞,热情迎候各方来客。

  这里是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字垭镇的龙洞湖村,一个典型的湘西土家族山村。这些年,宁静的小山村亮出绿水青山,秀出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这几年,人均年收入从2000多元到7000元,再到1万元,一年一个样儿!”见到我们,早已知来意的覃金平报出第一笔账。

  “这么快?这么好?”

  “走!看看去。”听出了记者的小疑问,覃金平拉起我们跨步进村。老覃现任张家界龙洞湖农耕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为集中精力搞好文化旅游,2016年他干脆辞去村主任一职,甩开膀子加油干。

  边走边聊。眼前的这片绿水青山,在覃金平眼里全是一串串数字。“你看看这些地,以前种粮食,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收入只有500元。全家老小一大家子人,这点钱哪够用呀,好些时候都快过年了,不少人还得出门打打小工。”回忆当年的苦日子,豁达的覃金平有些心酸。守着这么好的自然山水,又有丰富的土家族文化资源,这样下去不行。于是,覃金平等村干部一合计,决定搞文化旅游。

  村干部算大账,村民算小账。文化旅游搞起来后,全村1300多个村民,就是1300多张小账单,一下子变“复杂”了。

  “现在,村民收入主要有四块,外出务工、个体运输、文化旅游,再加上种果树和搞养殖。最重要的还是文化旅游。村里已经有5家农家乐,赚的就是文化旅游钱。这几年,村里的柑橘、猕猴桃、花生、土猪肉、牛肉等特色农产品种养殖规模越搞越大,就是因为游客多了,销路宽了!”覃金平说。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村民向钱英家。80后的向钱英以前在外务工,一个月收入才千把块。村里搞文化旅游后,她是最早返乡开农家乐的。开始床位只有四五张,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张,旺季时每天收入最高有1000多元。

  “10多万元吧。”禁不住再三追问,向钱英低调地和我们分享了她一年的收入账单。其实,这还是保守数字。比如,她家还种了几千棵猕猴桃树,通过农家乐卖给外地游客,每年收入也有几万元。

  走出向钱英家,老覃指着村道两边,得意地算起第二笔账,目前全村已经改造了120户民居,2018年将再发展50家农家乐,到时,许多村民的小账单上又要多一笔收入。

  算好了收入账,老覃又带我们去看第三笔账——文化账。

  走进吊脚楼主楼,嚯!好大一个天然溶洞。洞深百米处,豁然开朗,这里是村里的土家族民俗文化表演台。教字垭镇文化站站长覃基球告诉我们,村民们在这里跳土家族舞蹈,有迎宾舞、蓑衣舞、茅古斯舞等10多种,是所有到访游客的必看项目。

  龙洞湖村村民舞起稻草龙。 记者 吕之遥 摄

  覃基球介绍,土家族文化是湘西的代表性文化,以前因为缺乏传承载体,年轻人慢慢都不学了。搞文化旅游后,大家看到表演土家族舞蹈不仅能传承民族文化,还有收入进账,积极性全激发出来了。2016年,文化站在村里首次开表演培训课,报名的村民仅百人,2017年一下子猛增到500多人。而最让覃金平开心的是:“以前村民没事喜欢打牌赌博,现在好啦,空下来都去练跳舞了。”

  台上的舞步,越跳越欢快;台下的账本,越算越开心。覃金平告诉我们,张家界很快就要通高铁了,紧邻龙洞湖村的高速公路也快通车了,村里的增收新项目——万亩花海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等高铁通了,欢迎浙江游客坐着高铁来湘西,体验土家族文化。”他笑着对我们说。

  开对“药方子” 拔掉“穷根子”

  刘刚 全琳珉

  在张家界永定区,像龙洞湖村这样的扶贫故事,正在从盆景变成风景。据统计,仅2017年上半年,永定区通过文化旅游扶贫,已促进18个贫困村出列、3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8.9%。

  扶贫是一个世界级难题。难就难在,要从缺乏内在持续增长动力的状态,转入具有内生增长机制的可持续增长轨道上来。当下,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局,意义深远。

  在张家界的采访,让我们信心倍增。扶贫首先要扶志。采访时,无论是和村民交谈,还是与当地基层干部交流,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贫困群众对于未来的发展预期越来越高,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之所以有这股劲头,就是因为大家对党和国家发展充满信心,对党和国家发展政策衷心拥护,尤其是看到了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在身边真正开花结果,后者的示范效应更具说服力。而一旦有了这股劲头,所谓内生增长就有了澎湃的原动力。

  在张家界的采访,还给了我们新的启发。张家界的实践证明,通过开发文化旅游来精准脱贫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发展路子,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当地土家族少数民族群众不仅对发展要素有了话语权,重新构筑起一个可持续增长的发展机制,还在发展中更好传承了优秀民族文化,让发展具有更深远的文化价值。

标签: 土家族;文化旅游;扶贫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