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戊戌年近,本期《钱塘江》副刊《我们的节日》关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始于农耕文明的春节,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复苏文化记忆、确认精神归属的重要时刻。我们重视过年,正是为了温热内心的仪式感,触发文化意义上的深层感念。
新年的仪式感
浙江在线1月21日讯(浙江在线 李林)王安石的《元日》是写春节的诗歌中最为有名的。他描绘了古人春节时要进行的几桩颇有仪式感的事:一是燃放爆竹,二是饮用屠苏酒。当然,免不了的还有“总把新桃换旧符”。只有这样,才显得出辞旧迎新的气象。王安石笔下的春节习俗,有些至今还存在,比如燃放爆竹、饮酒。不过,桃符的使用如今就少见了,已经被对联取代。古时的桃符到底有何妙用,需要在春节时郑重其事地更换一番呢?
在很早的时候,我国就已经有了桃树能够避邪的说法。《左传》中记载,国君去参加臣下的丧葬仪式时,需要巫师先用桃枝扫去邪气。战国时的文献对“鬼害怕桃枝”也有记载。《庄子》云:“有挂鸡于户,悬苇灰于其上,插(一作树)桃其旁,连灰其下,而鬼畏之。”“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是鬼智不如童子也。”明确提到鬼害怕桃枝,同时还害怕鸡和用芦苇做成的绳索。
鬼为什么会害怕桃枝呢?《左传》和《庄子》都没有解答。汉代学者记载了两则传说,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淮南子》中记载了羿“死于桃棓”一事。这里所说的“桃棓”就是用桃木做成的大杖。而羿,应该就是以射日闻名的后羿了。不知他犯了何种过错,要用桃木做成的大杖击打。更为严重的是,这大杖似乎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连孔武有力的后羿也不能承受,竟然被打死了。这个消息传出来后,那些本领一般的小鬼更是闻桃色变,不敢轻易靠近了。
另一段记载出自《论衡》。说的是上古之时,有兄弟二人,名叫神荼、郁垒,二人居住在东海度朔山上。他们掌握了缉拿小鬼的能力,经常站在桃树之下,细细检阅百鬼,看看他们的品行如何。如果小鬼没有缘由,擅自给人类带来灾祸,神荼和郁垒就会用芦苇制成的绳索将他们缚绑起来,用来喂养老虎。所以,当小鬼等妖邪之物见到桃树时,心里不免害怕。于是老百姓就截下桃枝,刻成人形,立于门户旁边,又在门阑之上画上老虎,用来避邪。由此可知,至少在汉代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桃符了。
不过如果稍稍留意下,或许桃符的使用时间可以推得更早一些。《庄子》就已经提到挂鸡在门户之上,再悬挂芦苇编成的绳索,又在旁边插上桃木,鬼就感到害怕了。这和《论衡》所记,至少有两件物事相近,一是所用的绳子均用芦苇编成,二是和桃木配合使用。这或许就是《论衡》中神荼和郁垒故事的雏形,只是古书亡佚,无法见到这一故事的真貌了。另外,《庄子》中特别提到一点,“连灰其下”,在东汉及后代关于春节桃符的记载中都未见到。或许是因为小鬼及妖邪之物多能隐其身形,而将灰布在桃木下方,凡有鬼、妖之物经过,必将留下痕迹,然后再配合上桃木和苇索,则此物必将无所遁形。但是在后代,因为有了能够识察、缉拿鬼物的神荼、郁垒、白泽、狻猊之类神人或神兽,自然不再需要费力布灰了。
使用桃符避邪的方法在宋朝人看来,也还是颇为灵验的。这种用桃木刻成的符到底形态如何呢?《岁时广记》卷五引用《岁时杂记》作了一些交代:“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对桃木板的大小、尺寸都一一做了交代。更为重要的是,神荼、郁垒,依然在忠实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不过也还是有一些小小的不同,就是善于吃小鬼的老虎的形象似乎已经消失了。
其实不然。文献中记载的“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可能就包含了老虎在内。因狻猊是狮子一类的动物。而白泽,虽有善于记忆,能够认识各种妖物等多种技能,但就其外形来说,也是类似狮子的。而狮子本身属于猫科动物,和老虎同科。所以宋代桃符板上刻画的,可能也会有老虎,这就与《论衡》中的记载相吻合了。
与桃符相关的新年物事,除了之前提到的苇索、门神、鸡之类,还有没有别的呢?《淮南毕万术》说:“埋石四隅家无鬼。岁暮腊,埋圆石于宅隅,杂以桃弧七枚,则无鬼疫。”看来,石头也有着特殊的功用,汉代人会在自家庭院的四个角落埋上圆圆的石头,则一年就没有鬼怪疫病找上门来。当然,如果和桃符配合着使用,效果更佳。埋石之法不知起源于何处,但石头确实被赋予镇压妖邪的能力。今天,埋石于庭院的做法已经从春节的习俗中消失了,不过,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的小石碑“石敢当”或许就是这种仪式的遗存。
习俗保持了多年后,总会发生一些变化。新年伊始,除了扫去秽气,当然也会对新年有一些新期待。于是春词、祝祷之语,得以渐次跻身桃符之中。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避邪和祝福,还是慢慢有了一些区分。时至今日,春节使用桃符的习俗已经颇为罕见了。更多的人使用了新的形式,即用门神和对联代替桃符。门神获得了避邪和守护的能力,而对联,多是书写一些有着美好意义的语句,以祈来年平安、幸福等。
提到门神,还有一事值得一说。传说门神还与唐太宗有着不小的关联。唐太宗晚年的时候,思及早年生活,多有杀伤,所以夜里常不得安宁,梦中多有恶鬼打扰。他手下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武力非凡,不畏恶鬼。所以二人自告奋勇,愿意为唐太宗守门。果然,在他二人守门之夜,唐太宗能够安然入睡。后来,唐太宗感念二人劳苦,就命人把他们绘制成图像贴于门上。后世的人们听到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形象有此妙用,也多效仿。于是,他们二人就取代神荼和郁垒,成为现今流传最广的门神了。
从桃枝、苇索等具体的实物,到刻画于桃木板上的形象,再到以纸画人、以纸书对联,正是通过仪式的承载,节日才显出它特别的意义。也许有一天,现今的仪式也将发生变化,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却不会改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