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建设世界名城,核心是要高质量地发展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杭州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规划大咖、人工智能专家、文史学者济济一堂 热议杭州未来
2018年02月01日 09:48:43 来源: 都市快报 记者 林建安 叶怡霖 岳雁 摄影 江玥

  走向世界名城的杭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系列论坛第一场——城市定位专场

  昨天,还在读大二的杭州男孩小金提前了一小时赶到现场,他是带着问题来参加论坛的。

  来之前,他特意研究了杭州以及国内其他城市的城市总规,“我感觉杭州上一轮总规都赶不上杭州发展的步伐了……想听听专家怎么说。”

  昨天下午,在“走向世界名城的杭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系列论坛第一场——城市定位专场”上,规划大咖、人工智能专家、文史学者济济一堂,热议杭州未来。

  建设世界名城 核心是要高质量地发展

  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杭州未来的定位,已经很明确,就是“世界名城”,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现在的重点是,要怎么建设世界名城?

  这个名城,不是说要建得多有名气,它的核心,是要高质量地发展。

  质的发展,不是说杭州的规模要多大,要吸引多少人口,而是它的全球影响力有多大。

  在城市发展中,伦敦提的是优质发展,新加坡讲的是可持续,罗马是恢复城市活力与现代化。

  杭州要怎么建设世界名城?我总结了四大总体规划战略目标:“创新活力之城”“生态文明之都”“历史文化重镇”“幸福人间天堂”。这四个目标里,最后一个是最实在的。

  杭州是中国传统“山、水、城”整体创造的典范,未来的城市建设,要考虑怎么把历史文化跟现在的发展结合起来,处理好城市与山、湖、江的空间结构形态关系,将杭州建设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天堂,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在未来长江经济带发展中 杭州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宁越敏(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主要讲的是,杭州如何迈向国际化之路。

  走向国际化,杭州首先要从江南运河城市,走向互联网时代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这一点,杭州是很有底气的。它是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之城,领先中国其他所有的城市。

  进入高铁时代后,杭州的枢纽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大量的高铁汇聚在杭州,让这个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节点功能大大加强。我认为在今后,杭州将会成为连接中国东部、中部甚至西部的枢纽。这就意味着,在未来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杭州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杭州还要从天堂城市,走向东方文化之都。

  对杭州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提三点建议:

  首先,要拓展人文交流,提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友好城市建设,推进友城之间务实交流合作。

  第二,要搭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形成文化发展沟通新机制,以众多文化基础设施为依托,搭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平台。

  第三,积极吸引国际组织国际机构入驻,鼓励和推动联合国相关机构、各类国际组织入驻,或设立办事机构,积极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

  杭州是城市大脑的发明者 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陈鹏宇(阿里云ET城市大脑平台和数字规划平台产品负责人)

  杭州是城市大脑的发明者,这是在建设世界名城进程中,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我们把互联网公司、交警的数据等汇聚在一起,建立城市的数据资源平台,在这个基础上,探索不同场景下交通优化的可行方案。

  在城市大脑里,交通领域是我们做的第一个实践。

  在城市大脑的帮助下,我们能获得公交乘客的刷卡数据和人群分布的情况,进而做出优化,最简单的是优化车辆的调度,几点几分发车是最好的,不至于让乘客等太久,也不至于车辆太空。

  还可以优化站点的设置,判断在哪个地方设置公交站点比较合理,再进一步优化哪些地方要布置路线,路线怎么走。

  在萧山,城市大脑已经接管了104个红绿灯的调配,在这些红绿灯路段,整个通行速度提升了15%;我们还在中河高架等比较拥堵的高架路段做了试点,同路段中,经过中河高架的车子,行驶时间减少了15%左右。

  这是过去一年里,城市大脑在杭州交通领域的实践。

  除了交通,城市大脑还将在公安以及社会治安、城管、消防、旅游、环保等领域进一步做实践。

  未来,在互联网和数据新平台、新资源的加持下,相信杭州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模式出来。

  独特韵味,别样精彩 是杭州建设世界名城的重要内核

  吴建平(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

  杭州提出来要建设世界名城的目标,我不意外。从近十多年来的发展态势来看,杭州现在已经是一个很有名的城市了。

  我理解的世界名城,就是要让世界都知道杭州。而当我们在讲“世界名城”这个概念时,我更关注的是前面“独特韵味,别样精彩”这八个字,这可能是杭州建设世界名城中更重要的内核。

  杭州怎么建设世界名城?

  我觉得应该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国内其他城市做表率,或者提供一个典范。

  杭州在发展过程中有两大优势

  互联网和高铁网络

  王兴平(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建设世界名城,杭州的这个目标,提得非常及时,也非常恰当。

  中国正在融入全球化,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批勇担世界名城的城市站出来,杭州是最有条件的。近几年来,杭州在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很大的优势,一个是互联网,另外一个是高铁网络。

  杭州要在城市内部建快速通道

  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虞晓芬(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对照世界名城,杭州在城市建设规划方面,还有两大差距。

  给人印象深刻的东西还比较少,比如,缺少世界级的文化馆、博物馆和美术馆。

  另外,杭州现在的街区偏大,很多小区内的道路都不能成为有效的道路,所以城市内的交通,是一个大问题。反而随着高铁的出现,城市之间的交通效率大大提高了。坐高铁,我们到德清只要15分钟,到柯桥19分钟,到上海40分钟。而从市区到未来科技城,开车至少1个小时。这个问题提醒我们,要在城市内部建快速通道,缩短交通的通勤时间,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处理好“由来”和“未来”的关系

  姜青青(南宋史专家、杭报集团新闻和发展研究所原所长)

  杭州要走向世界名城,是有杭州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根基的,这一点,是南宋文化给我们带来的。

  未来,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突出、展示、传播我们的独特文化。杭州最根本、最核心或者说最亮的一块金字招牌,就是历史文化名城。

  杭州的独特韵味是一种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所以杭州的城市规划一定要重视“交汇”这个关键词,处理好杭州的“由来”和“未来”这两者的关系。以史为镜,杭州的城市规划就是要珍视一切与“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人、事、物,为我们的文化自信留足发展的空间。

  传递古老文明

  非常能够吸引外国人

  Jared Thompson(创业公司洋了帮运营总监)

  杭州的森林覆盖率、绿色覆盖面积达到66.6%,这在其他城市并不常见。

  而杭州的文化,是千年历史传承过来的。到了一个城市,我们外国人特别希望体验到的,就是这种文化。在杭州,我们能够穿越历史,感受现代与过去的结合,这是值得杭州骄傲的。

  在未来的发展中,如果杭州能在展现现代化文明的同时,仍然传递着古老的文明,这是非常能够吸引外国人来杭州的。

  打造“钱塘江口湾区大门户”新形象

  朱人义(新一轮城市总规建言献策活动一等奖获得者、市民代表)

  钱塘江口是杭州的城市门户,杭州要建设世界名城,必须要精彩打造“钱塘江口湾区大门户”新形象。

  比如,在沿着钱塘江的两岸,打造一条“城市阳台带”;把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城市设计,将城市阳台通过江面过渡到世纪城,形成一条江中轴线,并在钱江世纪城核心区块,设计一个大型的中央活动场。

标签: 杭州;世界名城;大脑;钱塘江;韵味;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