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2月8日电题:浙江:高起点上保持高水平 锚定高质量
新华社记者 何玲玲 商意盈
临近春节,浙江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省GDP首次突破5万亿元,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2%,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三新”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7.1%。
新时代新作为,浙江省将在高起点上保持高水平,锚定高质量,以改革为帆、以奋斗为桨,再一次扬帆起航。
高点起跳,经济发展呈现高水平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之一,浙江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灵活的市场机制、活跃的商帮群体。进入新时代,该省高点起跳,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量优质更佳的特点,涌现了大批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位于钱塘江南岸的杭州市滨江区,在十多年时间里,以不到浙江省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培育出了全省十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包括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华三通信等行业龙头企业。从2012年以来,该区连续排名全省工业强县(市、区)评价第一位。
放眼全省,上百个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的特色小镇已经遍地开花。走进杭州梦想小镇,首先跃入眼帘的是“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标语。在这里,企业能不能入驻,不看政府看市场;企业办得好不好,不看投资或税收,而看用户数和活跃度。
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浙江GDP达51768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三新”经济增加值预计达到1.25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利润为45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单位GDP能耗持续降低。
有破才有立,在这背后,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释重”谋发展的决心。五年来,浙江累计处置959家“僵尸企业”、淘汰1.3万家企业的落后产能、整治11.8万家脏乱差小作坊。
杭州钢铁集团董事长陈月亮说,杭钢半山钢铁基地在150天内全面关停,同时平稳分流安置1.2万员工。“集团结合市场发展趋势,目前已经形成节能环保、钢铁制造、大数据等‘产业矩阵’,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
凝聚新优势,迈向高质量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的办事效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目前,浙江省级“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665项,设区市本级平均达到755项,县(市、区)平均达到656项,全省“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87.9%,群众满意率达到94.7%。
在温州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已经启用。“这一平台,变线上‘多窗’受理为‘一窗’,变信息‘孤岛’为数据‘共享’,可确保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100天内完成,原先最长则需要三四百天。”温州市审管办负责人说。
浙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全面深化改革,以“四张清单一张网”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践行“两山理论”对贫困县取消GDP考核,以“亩均论英雄”促进资源要素合理化配置,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打造现代化先行区……各种改革红利正在加速释放。
加强优势,更要补上短板。基础科学研究薄弱和高校资源缺乏一直是浙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足,依托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浙江组建之江实验室、筹建西湖大学、成立省人工智能发展专家委员会,在人工智能、柔性电子、量子通讯等领域布局了一大批能够引领未来的重量级产业,为下一步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副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史晋川说,自然资源匮乏的浙江,就是通过一次次改革,在探索中破冰、在发展中闯关,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重镇之一。如今,浙江再次通过深化改革,破除积弊,凝聚新优势,迈向高质量发展。
城乡统筹共享发展福祉
在浙江省公布的经济数据中,有一个数据尤其亮眼。2017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56元,同比增长9.1%,连续33年位居全国首位。
在风景如画的杭州下姜村,刚刚从地里劳作回来的姜海根开始为客人准备晚餐。“几年前我把自家的楼房改成了农家乐,旺季的时候根本忙不过来。现在在家里每年也能赚个30多万元,咱们农民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姜海根说。
多年来,浙江坚持城乡统筹、山海协作,在均衡协调发展中拓展空间,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后劲,持续打通城乡体制改革的经脉,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已经形成。
既要留得住乡愁,也要切实拥有获得感。多年来,浙江省持续加大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资源投入,让老百姓共享发展福祉。7日举行的杭州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通过票决选出了政府今年要完成的“十件民生实事”,其中就包括在主城区151所小学开展学后托管服务,建成100个市级名师乡村工作室,以及培训1000名乡村教师。
进入新时代,锚定新目标。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说,浙江已进入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着力推动理念转换、动能转换、结构转换、效率转换和环境转换,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