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留“浙”过年 别样新春
2018年02月14日 06:39:41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 集体

  编者按:春节越来越近,返乡的脚步愈发急切。此刻,在我们的城市里,却有另一群人放弃回乡,选择留守:他们也许没有豪言壮语、惊人之举;他们可能就在你我身边,平凡到让人忽略;他们是环卫工,是快递员,是厨师,是船工……

  春节前夕,浙江在线推出《留“浙”过年》专题报道,把镜头对准这一个个鲜活的普通人,讲述他们努力打拼和不懈付出的故事,听听他们说牵挂、道乡愁、聊梦想;更想告诉他们:这个春节,你们是这座城市的主角,他乡即是故乡。

zjrb2018021400010v03b010.jpg

  船娘李亦妮。 包敦远 摄

  西湖最年轻的船娘

  我也是风景的一部分

  记者 包敦远

  看到李亦妮第一眼时,她正努力地划着桨,小船轻轻一摆,靠近了西湖岸。

  “请上岸时注意安全,欢迎帅哥美女下次光临。”用甜美的声音送走游客,李亦妮赶紧取下口罩,喝口开水,涂点唇膏。

  “最近天气特别干燥,忙起来久不喝水,嘴唇很干,裂了!”李亦妮自嘲,当了一年的船娘,皮肤黑了,身子却更壮实了。

  22岁的绍兴姑娘李亦妮,大学毕业后来到西湖游船公司,成为一名女帮工,也是公司最年轻的员工。 做帮工是船娘的“预考”,做满两年后考核合格,才能成为真正的船娘。

  帮工的职责,是在船夫和船娘休假时,上游船为游客服务,因此有很大的机动性。李亦妮说,最长的一次是连续半个多月上岗,晚上睡觉会腰酸背痛。

  最近的杭州很冷,大雪之后一直低温,西湖湖面风大,气温自然更低。“西湖是杭州的一个窗口,咱不能影响杭州形象,所以边工作边要注意保护。”李亦妮笑着说。虽然寒风里耳朵和手都冻得生疼,但也不能全拿围巾帽子捂着。夏天时,太阳晒得发烫,有时裸露的脸和手臂晒得通红,“快要脱皮,真的很辛苦。”话是这样讲,但小李却乐在其中。她说,她很喜欢杭州,特别是西湖,能天天与西湖作伴是一种享受。

  “春夏秋冬,晴雨雾雪,能看到西湖角角落落,看全西湖美景的人,没几个呢。我也是风景里的人啊。”小李聊得兴致盎然,说要给自己点个赞!

  话题转到过年时,小李有点“小忧伤”,因为好不容易见一面的双胞胎姐姐,因为工作没能多陪陪。姐姐在江西读大学,只有节假日姐妹才能相聚。大年初一,杭州的游客会很多, 小李要上班。

  “我要对姐姐说声对不起,不能陪你一起过一个完整的新年,希望你能理解啦!姐姐,我爱你!”小李说。

zjrb2018021400010v03b008.jpg

  大厨陈永宏。 倪雁强 摄

  楼外楼的大厨

  一天烧西湖醋鱼200条

  记者 陆海旻

  “山外青山楼外楼。”百年名店、著名菜馆楼外楼,是许多杭州家庭的年夜饭首选。西子湖畔,这一顿团圆饭“佳肴与美景共餐”。

  今年除夕,楼外楼订出了140多桌年夜饭。陈永宏,就是今年当班大厨中的一位。这位楼外楼的资深厨师,已经连续做了8年年夜饭,他拿手的菜品西湖醋鱼,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做200条。

  “年夜饭来楼外楼,西湖醋鱼是肯定要点的。”陈永宏说。去年春节最忙的一天,楼外楼的客人吃了1500多条西湖醋鱼、1000多只叫花童子鸡和3700多块东坡肉。

  杭帮菜的清淡雅致,却也需要细细烹煮滋味。就拿烧西湖醋鱼来说,楼外楼有严格的标准,要选什么鱼,最好是哪里的鱼,鱼要多重,一条鱼要怎么切,姜末要怎么撒,都有严格的工序。“稍有差错,味道就不对了。”陈永宏说。

  宾客觥筹交错时,正是后厨最热火朝天的光景。“做了8年的年夜饭,家里人没吃上过一顿。”陈永宏说,他已经14个年头没和家人一块过年了。

  2004年,陈永宏从老家安徽舒城来到杭州楼外楼打工。当时是一无所知的农村小伙,只能从跑堂做起。跟他一起进楼外楼打工的外地小伙,大多吃不了苦,选择离开。唯有陈永宏勤勤恳恳,任劳任怨。2010年,他成了楼外楼一名正式的厨师。仅过两年,陈永宏就独自掌勺,烧些“高档菜”,拿手的有虾鳝背、糖醋里脊、西湖醋鱼……

  一年四季,陈永宏都穿梭于灶台间“铁勺金戈”。尤其是夏天,衣裤可以湿好几个轮回。

  春节临近,候鸟般的归乡团圆是每个中国人的情结。陈永宏也越来越思念家人,他最担心年迈的父母,也对妻子和孩子们感到亏欠。陈永宏有一儿一女。由于工作忙,每年只有在孩子们放暑假时见上面。“我在外工作,是为了给他们更好的生活,他们能理解。”陈永宏说,选择做厨师,那就为了别人的团聚,作出一点小小的奉献。

  在楼外楼,看一湖风景、人流如梭,是件乐事。陈永宏却说,安徽舒城那个小村庄,才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我烧了满满一桌菜,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这样的场景多次出现在我的梦里。”

zjrb2018021400010v03b004.jpg

  胡修六大夫。 高驰弘 摄

  急诊室过年的医生

  我守卫你的健康快乐

  见习记者 高驰弘 通讯员 周俊博

  “这个头颅CT,您必须马上做。”2月8日,临近春节,杭州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从早到晚人流不息,胡修六大夫正给一位年轻男子在诊断,劝说他做进一步的检查,“血压这么高,我担心是脑出血。”

  上午10时,记者来到医院,跟着胡修六大夫“值班”。这位个子中等长相清秀的小伙子自带“医生光环”,话语有“镇定感”。在急诊室从业快8年,胡大夫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通过观察就诊病人的语言、神态和步调,能对病症判断八九不离十,省去了许多排查的时间。

  11时,胡医生拿到了男子的CT报告,结果证实了他的判断。“如果由着病人,吃点降压药就回家,后果不堪设想!”胡大夫说。

  中午12时,急诊室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子,坚决要求挂盐水。胡大夫诊断病情后婉言拒绝了挂盐水的要求,病人扬言要投诉。胡大夫只得暂时停下后面的工作,耐心地与病人解释、沟通。他告诉记者,患者不理解医生甚至有刁难的情况,对医生来说这是工作必须面对的部分,“理性对待,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医患之间沟通顺畅了,就不会紧张。”

  下午1时,急诊科稍微空闲了一些。胡大夫这才从椅子上站起来,踱了几步,活动一下腿脚。同事帮忙打的饭菜早就凉了,他简单扒了几口。“胡大夫,有病人找!”远远地听到护士的声音,他又穿上白大褂,匆匆赶回就诊室。

  下午5时,胡大夫结束了这一天白班,靠在椅背上,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节假日期间,急诊室工作量普遍剧增。去年除夕,杭州红十字会医院急诊室来了近200名病人,胡修六从早忙到晚。

  胡大夫是安徽六安人,2011年从医学院毕业之后一直在杭州行医。“我的性格与能力,更适合急诊室的工作,也从中获得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成就感。”胡修六说,实习轮岗期间的一次独立成功抢救病人,让他下定决心留在急诊室。

  今年是胡大夫第6年除夕值班。这么多年没法回家过年,他的语气里满是对妻儿、对父母的牵挂和愧疚。

  “希望父母身体健康!”他想了长久,最后送出的仍是最朴素的、也是对于医生来说最美好的祝福。

  这句话,胡大夫想要送给更多人:除夕夜,你们安心过年;健康,我在守护。

zjrb2018021400010v03b005.jpg

  救助站里的坚守

  在这座城市留“一道门”

  见习记者 施佳琦 通讯员 张健钰

  离年关越近,回家的脚步越急切。今年除夕,为了给流浪乞讨人员留上“一道门”,黄丽军又将值守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岗位,这是他第三个不回家的春节。

  “这是一份建德籍流浪乞讨人员的资料,要再查实一下。”2月6日中午,搬完春节储备的救助物资,回到办公室还没坐下,新的任务又来了。今年39岁的黄丽军是杭州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科副科长,甄别疑似受助对象的户籍信息,还要护送流浪乞讨人员返乡,这些都是他的工作职责。

  定点医院、公安部门和救助站,是黄丽军最熟悉的工作场景。“今天要去医院排查无主病人的身份信息,下午去公安部门用人脸识别技术鉴定身份。”黄丽军说。临近春节,救助站更忙碌了。这一天,站里就有三支队伍15个工作人员分头出发,分别护送宁波、金华和安徽屯溪共6个流浪乞讨人员返乡。

  这一年下来,经黄丽军手查证身份并顺利返乡的疑难受助对象就有90余人,尽管工作节奏快,但黄丽军已能自如应对。自2009年从部队转业到救助站后,黄丽军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8年。

  “让他们感受到这座城市在关心他们,感受到杭州的温暖。”黄丽军说,救助站就是杭州为这些流浪乞讨人员留的“一道门”。每年春节期间,救助站保持24小时响应,并组织滞留在站里的流浪乞讨人员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洗浴、换新衣。

  但为了守住这“一道门”,黄丽军今年的年夜饭,又将在值班岗位上匆匆解决了。救助站有8个班组,今年是黄丽军排到除夕当班的第3年,每年这个时候,黄丽军和家人心里不免遗憾。

  不能回家过年,黄丽军最牵挂的便是父母和妻儿,一想到这,他又加快了手头的工作。这份同情心让他更加理解流浪乞讨人员回家心切的心情,“想到他们能在春节前顺利回家,就觉得很开心、很值得了,就算第四年、第五年还要留下来,我也会继续安安心心地值班。”黄丽军说。

  救助站里的春节,留下,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回家,也是为了给回不了家的人一个“家”。

  2月7日清晨6时,黄丽军又上路了,护送一位河南籍的流浪乞讨人员返乡。

zjrb2018021400010v03b009.jpg

  藏族姑娘完得措。 张孙超 摄

  养老院里的藏族姑娘

  我在杭州服侍老人忙

  记者 黄兆轶

  2月10日,杭州下城区的佰乐时光养老院里,热热闹闹。藏族姑娘完得措,和养老院内的所有老人、家属和同事们一起,吃了顿年夜饭。

  进入老龄社会,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进入养老机构安享晚年。杭州养老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吸引了不少外省护理人员来杭工作。完得措就是其中一员,今年22岁的她来自青海省黄南州,前年毕业后,就一直留在杭州佰乐时光养老院工作。

  今年春节,完得措和来自其他省的几十位同事一起,留在杭州,和养老院内的96位老人们过春节。

  见到完得措的时候,冬日的暖阳正斜斜地洒在养老院的院子里, 她扶着老人坐上轮椅,趁着阳光正好,去院子里晒晒太阳。“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顾老人饮食生活,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运动和娱乐,散散步、跳跳舞、唱唱歌。老人们离不开人,我们也就没有时间回家过年了。”

  这段时间,完得措和同事们最怕的就是接到家里问“几号回”“车票买了没”的电话,“我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家里人怎么能不埋怨?好在家里人嘴上埋怨我,心里还是支持我工作的。”

  完得措回一趟家得倒两趟火车和汽车,回家探亲要请10多天的假,“都到年关了,家家都很忙,轮班的人数本来就不多,我还年轻,能顶顶。”

  远离了家人,但完得措说,这个新年依然会过得很充实,杭州很美,闲下来的时候要多带老人们出门逛逛,感受感受节日气氛。平时我在照顾老人,老人们也很关心我。今年就有好几位老人邀请我回家吃年饭。

  春节期间,由于轮班人数减少,完得措的工作量更大了,除了日常的工作,她还要接待家属,做好老人探视、返家的安全登记。“这个春节我会过得很充实,希望阿爸阿妈不要担心我。”

zjrb2018021400010v03b006.jpg

时玉浪在工作。 张冰 摄

  5年没回家的他

  每天清垃圾上万公斤

  记者 张冰 通讯员 吴玉玲

  “今年春节还是不回家?”电话那头,家人急切地问。“嗯,实在走不开。”电话这头,时玉浪抱歉地说。这位42岁的江苏汉子,自5年前走上垃圾清运车驾驶员的岗位,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2月8日早晨9时,杭州市中心中山北路上的中大广场已经人来人往,这里是时玉浪当天最后一个清运点。从凌晨3时开始,他已经跑了近100公里,清空约300桶垃圾。虽然已过立春,但杭城此时的温度依然在冰点徘徊,即便戴着手套,冰冷的垃圾桶摸起来还是寒气逼人。此时街头车辆和行人越来越多。“饭店的垃圾又多又重,这桶起码100公斤。”时玉浪使劲地推起垃圾桶说。忙活20分钟后,垃圾桶全部清空。时玉浪和搭档把地面扫干净后跳进驾驶室,马不停蹄地驶向终点站。一个小时后,车子抵达天子岭填埋场入口处,过磅称重,4.1吨。“3车生活垃圾,总重超过12吨。”他说,几乎每天都要清运上万公斤生活垃圾。

  即将到来的除夕夜,时玉浪没有其他安排,既没时间看春晚,也不会准备年夜饭,更不会熬夜守岁。因为年初一清晨,他还要像往常一样及时完成清运任务,包括他在内的1万多名环卫工人,要打扫、清运杭州城区几千吨的生活垃圾,一如既往地守护着城市的整洁。

  提起亲人,时玉浪说,老婆在老家城里照顾两个孩子上学,年近八旬的母亲独自在农村生活,自己最牵挂的就是母亲。只要有时间,他就会给母亲打个电话,问候老人身体情况如何,告诉她自己在杭州过得很好。“母亲,我爱您,我想你了!”当记者请时玉浪说句心里话,连续5年没回家过春节的他脱口而出。他希望新的一年里,母亲身体健康、家人平平安安,也希望自己能顺顺利利工作,高高兴兴回家。

标签: 船娘;西湖;大夫;春节;杭州;救助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