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36岁的妈妈生二孩 原因竟是大宝催着要妹妹
2018年02月27日 07:15:36 来源: 浙江在线 张苗

  今年春节,记者走进王爱玲一家。

  浙江在线2月27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张苗)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36岁的王爱玲“痛并快乐着”。

  2月14日凌晨,也就是鸡年的最后一天,她在金华市婺城区妇幼保健院的产房里剖宫产生下二宝女儿。大宝是儿子,已经16岁。三口之家正式升级为四口之家。“我们一家人在产房里吃的年夜饭,格外香甜,永难忘怀。”记者回老家过年时遇上王爱玲,这位二孩妈妈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从那时起,生不生二孩、什么时候生二孩成了无数家庭规划的大事情。可这件大事情在不同的城市,却有着不一样的考量,最终也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家庭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平实的王爱玲一家,就是典型的代表。

  金华人生二孩

  热情比较高

  先来看一组数据,根据浙江省卫计委在2月初公布的数据,2017年,浙江省新增人口中,二孩占比53.37%,第一次超过了一孩。

  可在金华,二孩早在2016年时就达到了51.11%,也就是“全面二孩”政策刚刚施行一年时,二孩出生就比一孩多了。

  从金华市婺城区妇幼保健院的数据中同样反映了这一现象,记者在这里查阅了2015年到2018年每年2月的数据:

  2015年2月,分娩22人,二孩9人;

  2016年2月,分娩58人,二孩28人;

  2017年2月,分娩52人,二孩28人;

  2018年2月,分娩44人,二孩31人。

  从这组数据中不难发现,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二孩的出生占比逐年升高,同时还反映出,金华人比大多数浙江人更有热情生二孩。

  当考虑是否要二孩时,你会考虑什么?是孩子有没有人照顾?工作怎么兼顾?养育成本?两个孩子的学习成本?房子要不要再买大一些?车子再换辆更大的?在杭州,这笔经济账算下来,不少人都要打退堂鼓,记者在浙大妇院采访时,再生育门诊中甚至有30%的人向医生提出过这样的要求:“能不能给我全面检查一下,说说我适合生育不?”

  和这些家庭相比,王爱玲一家是怎么考虑二孩这个话题的?记者在这次春节假期,和这对典型的金华家庭好好聊了聊。

  萌生生二孩的念头

  竟然来自暖男大宝

  2月15日凌晨,金华市婺城区妇幼保健院的产房里传出一声清亮的女孩儿啼哭声,这是鸡年出生在这里的最后一个宝宝。

  41岁的爸爸胡美龙和36岁的妈妈王爱玲给孩子起了一个小名叫“果果”,“爱情的结晶嘛。”这对磐安夫妻说道。

  这是这个家庭的第二个孩子,老大已经16岁了,读高中。他在家庭微信群中说:“是妹妹太高兴啦,是弟弟的话可能不会这么高兴。”

  “为什么要打算生二孩?”记者心里有些疑惑,毕竟在王爱玲打算怀孕时,35岁的她已经属于高龄产妇的年纪,而胡美龙是一位常年出差在外很少在家的包工头,工作很忙,收入也只是金华地区的中等水平。

  这家人平时在金华生活,有一套面积110平方米的房子,不过不是学区房,儿子凯凯的高中并不是重点中学,一家人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

  “我们也没想这么多,就是夫妻两个都有五六个兄弟姐妹,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有个伴。”王爱玲说,“让我们下了最后决心的,还是儿子的态度。”

  两年前,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落地,当时14岁的儿子凯凯向王爱玲提议道:“妈妈,你和爸爸再生一个孩子吧,我想当哥哥。”

  可早早生下凯凯的王爱玲一直采取着避孕措施,“那我还得先把节育环取了。”王爱玲对凯凯说。

  “取吧取吧。”儿子支持道。

  几天后,王爱玲做完了取环手术,凯凯的暖男范就体现出来了,他开始为妈妈端茶送水,甚至提议为妈妈炖一只鸽子补补。

  在儿子的强烈支持下,王爱玲开始调理自己的身体,每天饭后都会绕着小区走上一大圈,而爸爸胡美龙的工作是收集周围人生二胎的例子,为王爱玲打气,“我们身边有42岁的都成功怀上了,你年纪不算大,我们可以成功的。”

  丈夫胡美龙工作很忙,去年一年甚至有8个多月都出差在外,而好运气同样也眷顾着这家人,在他呆在家的几个月时间里,王爱玲成功怀上了。

  平时在家有了暖男儿子的照顾,王爱玲的孕期过得还算顺利,儿子每天会贴着妈妈的肚子,和未来的妹妹对话。

  为了增强体质,王爱玲每天会坚持饭后走上一段路锻炼身体,除此之外,同样怀上了二胎的同事和嫂子的例子也在激励着她,“她们年纪都比我大,36岁不算老,我就相信我能生下来。”

  不去考虑经济账

  这家人都觉得二孩生得值

  大年三十凌晨,王爱玲经过剖宫产顺利生下了女儿,“第一胎是顺产的,原来剖宫产是不一样的疼法啊。”王爱玲不忘吐槽道。

  可当她看到自己的女儿时,眼睛就挪不开了,把女儿搂在怀里时,对她的喜爱融化在了脸上,“高兴到一整晚都没睡着。”王爱玲说,孩子是一家人都盼望着的女儿,属相也是她满意的鸡,手术后的那点疼痛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不算什么。

  暖男哥哥很快进入了兄长的角色,甚至连妹妹的名字都是他取的——胡江妍,“江”是凯凯名字中的第二个字,而“妍”是他精心挑选的适合女生的名字。

  “名字这事就听儿子的。”胡美龙说,“毕竟是长子嘛。”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的十几天里,哥哥凯凯每天都要抱她几十次,哄她、和她说话,“你以后想要什么,我都赚钱买给你。”现在只能打零工赚钱的凯凯甚至还给妹妹包了一个大红包,塞在妹妹的枕头下。

  凯凯甚至会一本正经地嘱咐爸爸道:“爸爸,以后你就负责照顾好妈妈,妹妹由我来照顾。”

  “妹妹什么时候会说话啊?”只有当他问出这样的问题时,夫妻俩才意识到儿子还是没成年的小孩子。

  不论是怀孕前儿子的意愿、怀孕中儿子的关切,还是分娩后儿子的表现,看到儿子的成长,让夫妻俩觉得这个二孩生得太值了。

  在怀胎十月中,一家人很少在经济账上考虑问题,在常年出差的胡美龙看来,回家时“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最窝心的,小一些的房子、小一些的车子也能让他有这样的满足感;而王爱玲感受到大儿子的快速成长,十分知足。

标签: 金华;妈妈;分娩;孩子;爸爸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