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28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记者从省农业部门获悉,我省6920个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中,去年已有5053个村实现“消薄”,完成当年目标计划的166%。这张“消薄”成绩单的含金量还体现在:这些成功“消薄”的村集体经济不仅年收入超过10万元,而且其中有超过半数的村经营性收入超过5万元。
“从‘消薄’总数来说,去年这一年我省‘摘帽’的薄弱村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数。”省农业厅经管处负责人分析,这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使得我省村集体经济状况在短短一年内焕然一新。去年是我省实施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一年,完成了三年行动计划任务的73%。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各地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年来,全省87个有农村的县(市、区)党政负责同志专题调研集体经济发展工作1278次。去年,省委组织部专门组织1000名重点村社党组织书记到集体经济发展标杆村学习,省农业厅也多次举办全省“消薄”培训班。
“消薄”离不开资金统筹,保障“输血”。去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不少于1.2亿元,重点支持壮大“26+3”县的村级集体经济。同时,各地普遍建立“消薄”财政兜底机制,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整合力度。据统计,仅温州、金华、衢州、台州、丽水这5个薄弱村较多的市去年就整合投入“消薄”资金超30亿元。
“强村八法”“造血十法”“消薄十八招”……通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我省已形成了一批可看、可学、可推广的“消薄”模式,例如成效极为显著的“飞地”抱团发展物业模式。去年,嘉善县突破镇域、村域限制,采用股份合作形式,薄弱村抱团异地兴建物业项目,获得保底分红收益,村均增收135万元。
消除薄弱村,全省一盘棋。一年来,我省各地开展地域协作、结对帮扶,实现发达地区与加快发展地区合作共赢。金华市建立了跨县域帮扶机制,东阳、义乌、永康对口帮扶磐安、浦江、武义,通过共建物业园、产业园等方式,实现跨县域共建共享;平湖市与青田县在平湖中德工业区内共建山海协作“飞地”产业园,明确园区固定收益和税收分成全部用于青田县扶持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
“今年我省除了要继续消除薄弱村1000个,更要进一步增加‘摘帽村’的经营性收入,避免出现‘摘帽村’重新‘返薄’的现象。”省农业厅经管处负责人说,为此,下一步我省将建立薄弱村消除定期分析、常态督导和全程跟踪机制,防止已“摘帽”的薄弱村重新“返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