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八闽大地起宏图——福建深化改革开放一线纪行
2018年04月20日 06:54:31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邓国芳 高驰弘

19.jpg

厦门东南航运中心。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摄  

  浙江在线4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邓国芳 高驰弘)探寻千里闽水,改革开放的浪潮,层层迭起、奔涌不息。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40年来福建始终搏浪前行、奋勇争先。2017年,福建省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项目加快集聚,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开放合作水平日益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如今的福建,正肩负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的嘱托,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新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进一步凸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迎着四月的海风,本报记者深入八闽大地,近距离感受当地改革开放的脉搏。

  “放管服”的春风

  抢抓新一轮改革开放重大机遇

  海风吹拂着鹭岛,大街小巷三角梅恣意绽放。这是厦门的春天。

  作为中国首批四大经济特区之一,曾经偏僻的海防小城,历经改革开放洗礼,变成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去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此举行,更是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16日下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办公楼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取消行政审批后如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头脑风暴”,在政企代表之间热烈展开。厦门片区管委会综合监管局工作人员曾祥耀说:“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我们借助经济特区立法的优势,通过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简化优化审批流程等方式,对135项审批事项进行改革,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这项改革,还被第三方评估机构毕马威咨询评定为全国首创。

  福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的福建,正紧紧抓住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大机遇,用好用足中央赋予的各项先行先试政策,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增创发展新优势。其中,“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的放管服改革,引领着当地的经济体制改革。

  福建自贸区,无疑是这项改革的“领头雁”。福建省自贸办政策研究处副处长张华东告诉记者,2015年4月,自贸区挂牌仅15天,福建就推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工商登记改革。到今年3月,该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82项试验任务,已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的178项;推出实施创新举措285项,其中全国首创103项;发布创新实践案例111个,5批110项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一照一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一批创新成果,还在全国得到推广或被学习借鉴。

  “第三方机构调查反馈,企业对福建自贸区运行成效认同率达90.7%,对创新举措满意率达90.8%,营商环境好评率达91.3%。”张华东告诉记者,自贸区已成为福建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窗口,“营商环境大幅改善,经济活力由此激发。到今年3月底,区内新增企业已达69183户,注册资本14870.2亿元。”

  改革步履永不停歇。今年以来,厦门海关纳税信用可作为企业贷款资信证明,海外创客出入境便利度持续优化,飞机维修人才职称评定有了“绿色通道”……走进厦门自贸片区,参观综合服务大厅,我们感受到一场场润物无声的内在变革正持续推进。

  这是锐意改革的新福建。正如鹭岛三角梅的花语,八闽大地用热情似火、刚柔并济、坚忍不拔、顽强奋进的精神,续写改革发展新篇章。

  “德化瓷”的复兴

  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被誉为宋元“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再度扬帆起航。

  在涂门街寻访宋元文化遗存时,当地人告诉我们,今天的泉州,是福建省确定做大做强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正全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泉州的鞋子,石狮的服装,德化的瓷具,闪耀在“一带一路”上。

  向着泉州的西北方向,来到山城德化县的顺美集团。两万平方米的陶瓷文化生活馆,盛装着德化白瓷从山到海、由泉州港走向世界各地的辉煌,以及借着“一带一路”重振瓷都的灿烂前景。

  郑鹏飞,顺美集团的创始人之一。4月15日下午,他和妻子刚送走了一批来自澳大利亚的客商。通过在境内外设立分公司,顺美产品行销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拿到了迪士尼、可口可乐、沃尔玛等世界大公司的订单。去年,该公司出口产值超2000万美元,且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沿着海岸线北上,我们来到位于闽东的宁德市,见证了它的厚积薄发。今年全国两会开幕前夕,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福建制造”的名片,在央视《大国重器》第二季中惊艳亮相,展现出“能源新宁德”的魅力。 

  在曾经的沿海“黄金断裂带”,原本土地相对贫瘠的宁德,依托三都澳这个天然海港,积极抢抓海丝建设机遇,大力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短短几年间,该市消费类锂电池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球第一。

  打开一扇门,迎来一片天。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举办,厦门的“峰会效应”凸显,海丝之路更加通畅。今年,厦门对我国以外的金砖国家贸易保持强劲势头,今年2月出口17.2亿元人民币,同比猛增1.4倍。

  一个生机勃勃的“海上福建”呼之欲出。福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身为海丝核心区,该省充分利用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6·18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5·18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等各类平台,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同时,不断整合优化港口航线资源,打造“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重要枢纽。

  目前,福建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71个,沿海港口拥有集装箱外贸航线121条,形成福州、湄洲湾、泉州、厦门四大港口。福州港、厦门港开通新加坡港、马来西亚巴生港、科伦坡港、越南胡志明港、泰国林查港、巴基斯坦卡拉奇港以及美国旧金山、日本名古屋等多个国家的外贸航线。

  截至去年底,福建省在商务部门备案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和境外分支机构2533家、中方协议投资额266.4亿美元,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3601.2亿元,同比增长15.2%。

  这是日益开放的新福建。一路寻访,泉州港不再沉寂,厦门港更加繁盛,带着海丝核心区建设的新使命,这里的人们大胆远航。

  “楼台会”的启示

  推动闽台两地深度融合发展

  福州向东,跨过海峡大桥,来到平潭综合实验区。这里是大陆距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也是两岸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13日上午10时许,上楼村会议室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任林文耀正带着相关部门负责人,与5名有意向前来创业的台湾青年座谈。

  相隔68海里,平潭与台湾相望相守。今天的平潭,不只是著名的“隧道之乡”“海运之乡”,作为福建自贸区的三个片区之一,它担负着建设“国际旅游岛,闽台合作窗口、对外开放窗口,新兴产业区、高端服务区、宜居生活区”的使命。

  这个两岸交流的“桥头堡”,对台交流主通道初步形成。从平潭搭乘高速客滚船去台湾,每月有6艘次航班,不受每日配额限制。台平欧海铁联运路线开通,全程只需一次通关,台湾商品进入大陆和前往欧洲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大大缩减。

  平潭,已成为两岸青年创业的热土。走进金井湾园区,占地8.6万平方米的台湾创业园,因各项优惠政策,开园两年多来,已签约入驻270多家机构,其中台资占一半。语言相通,文化相近,越来越多台湾青年前来参与民宿建设,分享发展机遇。

  林文耀告诉我们,平潭正在打造两岸同胞融合融洽的共同家园。在这样的背景下,台北市文山区忠顺里里长、社区营造经验丰富的曾宁旖,应邀来到上楼村担任执行主任,“希望这里既有平潭特色,又像台湾老家,为两岸青年创业居住营造更好环境。”

  “平潭会越来越好,我坚信不疑。”追随祖辈返乡创业的步伐,32岁的台湾青年李振潭,把事业的重心安放在平潭。他负责建设的台湾文化广场,有着浓郁的闽南风格,“不仅是商贸综合体,更会成为台湾青年创业的新平台”。

  作为大陆唯一“因台而设”的经济特区,厦门先行先试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已成为海峡西岸最大的台资企业聚集区和台商聚集区,以及大陆最重要对台贸易口岸。同时,不断加强厦台两地人力资源合作,打造一批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创基地、对台研学旅行基地,吸引更多台湾青年来厦就业创业。就在不久前,该市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厦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福建与台湾隔海对望,是大陆对台合作交流的前沿阵地。这些年,除了深化经济领域的合作,更加突出两岸特色文化和民间基层的交流,从而推动闽台两地的深度融合发展。”福建省台办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持续探索,给台湾青年来闽创业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与条件。

  这是温暖包容的新福建。在平潭上楼村,来自台湾的青年设计师陈信豪,曾向我们展示村中一栋老石头屋的改造方案:“它会有个新名字,叫‘楼台会’。”


标签: 福建;深化改革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5187462505230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