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上,文化乌镇展示乌镇戏剧节、木心美术馆等品牌。 记者 陆遥 摄
浙江在线5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陆遥 通讯员 黄之宏)文化力量,静水流深。
5月10日,为期5天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称“文博会”)启幕。浙江代表团第十次举旗出征,在这个国家级文化交易和展示平台上,唱响“文化浙江 美好生活”主题交响曲。
今年,深圳文博会浙江馆的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汇集国有文化企业、互联网文化产业、影视文化、动漫游戏、文化创意设计、优秀传统文化等六大板块,共有90余家重点企业和单位参展,生动展示浙江文化产业新业态、新亮点、新技术、新成果和新探索。浙江馆不仅单体面积问鼎展厅,而且文化产业多维度呈现“浙”魅力,含金量十足同样“吸睛”。
“文化+”,释放新活力
流水淙淙,清明如镜。走入深圳文博会,位于二号馆的浙江馆十分抢眼。浙江馆以“文化浙江 美好生活”为主题,整体造型宛若一泓流水,如涌动的浪头和起伏的山脉,寓意文化浙江源远流长、奔涌不息。
带着互联网思维和文化梦想,文化浙江长足发展不仅有速度,更有亮度。在文博会现场,记者发现,“文化+”成为浙江馆一大亮色,“+”出文化产业效益最大化和发展诸多可能,点亮美好生活。
“文化+大数据”,两年前深圳文博会上浙江省文化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简称“浙朵云”)发布概念,而今“浙朵云”项目已被正式纳入2017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储备库,自2017年6月30日全面上线以来,“浙朵云”平台已覆盖浙江11个市,开通政务号500余个,为浙江10多万家企业服务商、政府机构等提供基于数据链的政务、金融、数据和第三方企业服务。未来,“浙朵云”将从文化企业的需求侧服务向供给侧服务延伸,为浙江文化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业务流量。
2017年,浙江启动“文化+互联网”产业推进工程,开展“文化+互联网”创新企业遴选活动,认定创新企业20家,以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积极探索,让新兴文化业态在浙江落地开花,融合互联网成为文化产业新一轮腾飞的引擎。
“文学+网络”,去年底,中国首个网络作家村落户浙江,《斗破苍穹》《武动乾坤》《大主宰》《妖神记》等一批浙江网络作家作品把版权输出海外。浙江凭借孵化的空间、政策、资金、产业链,不断聚集网络文学高地。
在华数集团的展台,一台纯白色的“最多跑一次”自助终端,十分抓人眼球。它是杭州市民正在使用的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体验自助机,通过身份证验证和人脸识别,可以轻松处理包括市民卡、车辆违章等100多种政务信息的申办、查询、打印等服务。
在现场,屏幕上的《阿U》科普动画片活泼有趣。扫二维码,APP“阿U学科学kids”引导孩子“玩”科学。阿优文化用“互联网+科普”打通动漫数字内容和儿童科学教育,让孩子在游戏与动画故事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凭借在儿童科学普及教育上的创新突破,阿U还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精致的展柜、展品、展台的静态展示,与LED屏幕的光影、声光电新媒体技术及VR、AR虚拟技术相映成趣,文化浙江的最新产品通过二维码、移动互联网与手机深度链接,让观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攥在手心里。
传统文化,传承有新意
在浙江馆,既有最新的前沿科技让人们感受时代脉搏,又不乏传统文化的呈现,徜徉其间,随处可以触摸到岁月的美好。
作为百工之乡,传统技艺、工艺美术曾经是浙江文化产业的看家本领。展馆一侧,近3米高的新昌青藤编织工艺品“滕王阁”由17位师傅耗时8个月制成,气势恢宏;几十盏大大小小的仙居无骨花灯,色彩耀目,引得观众不断拍照。
5月10日上午一开馆,浙江馆内就出现20名身着汉服的小童。孩子们手拨华容道的板块,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帮助“曹操”成功逃脱,破起阵来指尖如飞、技术娴熟。拥有700余家木制玩具生产企业的丽水云和县,正尝试借助网络直播等新平台,突破木玩产业天花板,打响“童话云和 木玩天下”品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借助新渠道,让传统走出“深闺”,主动对接市场、对接新受众是一种方式,用创意复兴传统内容,则是另一种模式。宁波思瞰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带来“青蒿系列”产品,丝巾上的叶子灵动秀丽,本子的色泽清新喜人,这些以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灵感而设计的文创作品,进驻瑞典诺贝尔博物馆之后广受欢迎。“我们提取中国古老建筑、文物、陶瓷、纺织品等人类生活中的传统纹样,设计制作成服饰、纸品及陶瓷等作品。”公司负责人严晓燕女士说,“用世界都能听懂的语言来讲中国故事,也让中国元素成为更国际、更现代化的时尚文创产品。”
代表衢州城市IP的“南孔爷爷”化身“考神”,今年首次出现在文博会会场。这位又萌又酷的白胡子爷爷不仅“附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莹白瓷,藏在创意纸胶带、帆布包、抱枕、茶杯、钥匙扣、挂件等特色展品中,更出现在绘本、小视频里,将衢州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让人们了解衢州的南孔文化。
衢州农民画成了创意富矿,印有二十四节气、乡村风景的工艺画、丝巾、背包,将美丽乡村的春风吹往世界;精巧的舟山木船让人爱不释手,凭借传统木船制作技艺,作者岑国和刚领取了“沙迦国际文化遗产奖”,也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在浙江馆,文创跨界融合打通全产业链,从故事挖掘到创意策划,从产品的种类到品质,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以其创意性、引领性、低消耗、可持续的特点,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文化产业,涌动新浪潮
浙江馆内,六大板块浓缩成一方文化地图,展示着文化浙江攀登高原、掘金万亿产业的实力与底气。
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向着万亿级支柱产业阔步前进,努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年均增长18%以上,增幅高出GDP近10个百分点,综合实力排名位居全国第一方阵。2016年,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总产出1.08万亿元,实现增加值3232.98亿元,占GDP比重达6.84%,对GDP的现价增长贡献率达10.2%。2017年,浙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强化文化担当,印发《关于推进文化浙江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万亿级产业的意见》,不仅为新时代浙江文化建设架起“四梁八柱”,也在浙江文化发展建设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企业顶天立地、树起标杆,是浙江建成文化强省的中坚力量。一批“浙字头”文化旗舰不断改革创新,以浙报控股、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东海电影集团等国有文化企业为代表,融合新业态、拓展新领域、提升新价值、探索新模式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5月10日上午,第十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榜单公布,浙江4家企业入选,3家获提名。
浙报控股的新成就引人关注。2017年,在自主研发的“媒立方”技术平台底层数据打通的基础上,集团核心圈媒体浙江日报、浙江在线和浙江新闻客户端三端媒体深度融合正式启动,全面实施组织重构、流程再造、全员融合。原浙江在线新闻中心、浙江新闻客户端编辑团队与浙江日报采编部门合并,以“大编辑中心+垂直采编部门”模式,统筹调度采编资源,主流媒体和阵地进一步做大做强,原创内容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目前,集团在“媒立方”项目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完成可供对外技术服务输出的媒体云——“天目云”。该技术平台已有部分省内外媒体单位引进使用。
深化文化领域投融资建设,推进“文化+金融”联姻,已经成为浙江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致胜法宝和金字招牌。浙江现有上市文化企业38家,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近百家,涌现“报业第一股”“电影第一股”“电视剧第一股”“演艺第一股”“网吧服务第一股”“民营广告第一股”“舞台设备第一股”等众多标杆性文化企业,横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游戏竞技、文化旅游和动漫游戏等领域。
实施“互联网+文化产业”推进工程,向着全国性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引领区目标,浙江互联网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勇立潮头,在文化产业大数据服务、数字阅读、网络媒体、人工智能、网络游戏、AR/VR等“文化+互联网”产业上进行全新探索。
着力打造游戏动漫产业前沿阵地,从漫画大家丰子恺、经典形象“三毛”,到一批新生代漫画家落户杭州,《秦时明月》等新一代经典诞生;从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动漫节领跑全国,到动漫行业首个地方标准出台,浙江漫游军团实力强大,动漫游戏佳作频出,中南卡通、电魂网络、玄机科技等已成为中国动漫游戏的先锋典范。
着力打造“全国影视产业副中心”,以东海电影集团、华谊、华策为代表,2800多家影视制作机构集结影视浙军,年产影视剧70余部、近3000集,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无论影视剧产量、影视基地数量、制作主体规模,还是上市影视公司保有量,浙江均居全国前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