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聆听四户“最美家庭”的真情故事——平淡从容宛如歌
2018年05月17日 06:39:51 来源: 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王璐怡 王艳 通讯员 陆英 朱桦 杨磊

  徐淑芳家庭——

  10多年,献血11万余毫升

  傍晚6时,家住衢州市柯城区衢化街道的徐淑芳和丈夫王逢龙准时出现在小区广场,每天饭后他们都会来这里锻炼,一切看起来与平时并没什么区别。几天前,在全省电视观众注目下,徐淑芳和丈夫从1600余万户家庭中脱颖而出,成为2017年度全省百户“最美家庭”之一。

  “我们只是做了一件每个健康公民都应该做的事,不值一提。”徐淑芳说的这个平凡小事,坚持下来并不容易,夫妻俩坚持献血15年,献血总量达114600毫升。按照一个成人全身约5000毫升的血液量计算,他们奉献了近24个成人的血量。正是这些点滴鲜血汇成大爱,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献血最初源于一个报恩故事。22年前,徐淑芳分娩时遭遇大出血,情况十分危急,幸运的是当时有好心人献了800毫升血,使母子两人转危为安。“是社会的爱心帮我渡过了难关,我也要以同样的方式来回报社会。”心怀感激的徐淑芳2003年6月第一次登上了献血车,袖子一挽就是十几年,是衢州市献血奖最高荣誉香樟奖的第一位女性获得者。

  “之前从没想过她会去献血。”王逢龙说妻子特别害怕针头,就连输液时的小针头都不敢直视,发现妻子的举动他很惊讶。一开始,王逢龙也担心献血会对妻子身体有影响。“正确的献血不仅对身体没危害,还会促进新陈代谢。”徐淑芳身体力行,还时不时把学到的献血知识在家“宣讲”,不久后,王逢龙也加入到献血队伍中。让夫妻俩惊喜的是,他们的儿子也以一本献血证作为成人礼宣告自己的成长。

  献血次数多了,夫妻俩成了献血站的老熟人,有紧急血液需求时,工作人员马上打电话询问,有献血联谊活动时也会邀请他们一起参加。一次,在参加活动时,王逢龙夫妇得知血小板这类的成分血在临床急救中作用更大,且比起一年最多捐两次全血,血小板可捐次数更多。撸起袖子,两人便开始不定期跑到市献血中心捐献血小板。“他们是我们市名副其实的献血冠军夫妇。”衢州市献血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2017年底,徐淑芳无偿献血次数达81次,王逢龙的献血数也超70次。

  每年的12月24日是徐淑芳和王逢龙的结婚纪念日,与一般用鲜花、礼物表达情意不同,在这一天,两人选择用携手献血这一独特方式来庆祝。“特殊的日子要以特殊的方式来纪念。”夫妻俩异口同声回答,透露着别样的甜蜜。

  为了维护献血这个特别的“爱好”,夫妻俩格外注意养生。“如果有需要,我们随时准备献血。”王逢龙说,献血前提是拥有良好的健康状态,哪怕感冒吃药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平时两人每天都会运动锻炼,在换季、天气忽冷忽热等疾病高发期前,更是加强预防,及时增减衣物。

  今年4月,夫妻俩又一起献了血。“献血最大年龄限制是60岁,我希望自己能一直献到60岁。”今年49岁的徐淑芳说,平凡的他们能以这种方式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

  徐承宪家庭——

  四代人,诞生22位教书匠

  每天早上7时,72岁的徐承宪就起床了,河边栈道晨练半小时后,回家看半小时的新闻,一番忙碌后,就往学校走去。

  龙泉市龙渊街道的徐承宪一家四代人,出了22位教书匠。父母、叔婶、妻子、女儿、女婿等都是老师,徐家是附近家喻户晓的“教师世家”。邻居们常开玩笑说,要在他家门前喊句“徐老师”,总会有人出来问:“你找哪位徐老师?”几十年来,徐家人一直践行着“努力工作、快乐生活”的良好家风,“向善、向上、和谐、幸福”的一家人得到了邻里的称赞。

  1965年,徐承宪子承父业,高中毕业后就当了老师,这一教就是53年。从小学教到中学,从学生教到青年老师,更是涉猎过语文、数学、化学、音乐、体育多个科目。“少年时代我就受父母影响,教书育人是多有意义的一件事,作为一名教师我很自豪。”徐承宪说。

  2006年退休后,徐承宪也没闲着,被一家中学聘为教学顾问,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经常是手里的工作忙完了,他就跑到青年教师的课堂去听课,和大家交流教学经验。如今,他还被丽水市教育局聘任为“丽水市初中校长教育管理创新研究班”的班主任,负责丽水市60多位初中校长的学习、交流和培训。

  妻子王秀美今年70岁,是一名小学高级教师,从教36年。退休后,喜欢唱歌的她带头组织了“龙泉老年开心团”,和团友们一起唱歌,一起组团演出。此外,她还一直义务从事教学工作,担任龙泉电大音乐班和几个社区的老年音乐班教师,每周四次给班里的老人们上课和排练。她还是社区里的“银龄志愿者”,热心公益活动,结对留守老人,每月上门为他们搞卫生,拉家常,逢年过节送上好吃的,“我每天要忙的事很多嘞,尽自己的力量帮到别人,生活充实又快乐。”王秀美说。

  “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做人”,这是徐承宪经常会对女儿们说的话。从小耳濡目染,徐承宪的两个女儿先后都选择成为了一名老师。47岁的大女儿徐春蕾在1996年开始创办幼儿园,如今她的幼儿园已发展成龙泉市最大的民办幼儿园——水南学前教育集团。41岁的二女儿徐胜蓝是缙云实验中学的一名音乐老师,“能够把自己的所学教给学生,陪伴他们成长,这是多有意义的传承啊!”徐胜蓝说。有意思的是,徐胜蓝的爱人、公公、婆婆也是老师,这样一来,在这个大家族中,光是“双教师家庭”就有5个了。

  后年,徐承宪22岁的外孙女王冉就要从浙江音乐学院毕业了,而她也选择做一名老师,徐家又一位教师即将诞生。

  一家出了这么多位教师,在徐承宪的印象中,家里最热闹的时候除了春节,就是寒暑假。饭桌上、客厅里、书房里,一家人经常是聊天聊不了几句就扯到了教学上,成了“教学研讨会”。

  徐家人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追求着快乐生活。每逢节假日,徐氏家族32人都要凑在一起聚会。“我们的聚会可不只是吃吃饭,喝喝酒,每个家庭都要表演节目,唱歌、跳舞、演小品,能赶上一台联欢会呢!”徐承宪说,他喜欢拉二胡,妻子和女儿们擅长弹钢琴,全家经常一起来个大合奏,《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是徐家舞台上最受欢迎的曲子,每次都要演奏一场。每每音乐响起,经常会吸引街坊邻居过来凑热闹。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徐家人经常一起相聚外出旅游,徐承宪夫妇已经去了20多个国家,足迹遍布五大洲,“多走一走,看看世界,开阔自己的视野,还能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分享,多有意思。”徐承宪说,今年暑假,他们同样计划准备出游。

  楼重卫家庭——

  “阿六头”,热心公益一家亲

  “母亲您在天堂好吗?儿子想你了,遥祝您节日快乐。也希望大家珍惜当下,有时间多陪陪还健在的父母……”刚刚过去的母亲节,57岁的楼重卫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微信,不一会儿就收获了几十个赞。

  提到杭州上城区湖滨街道的楼重卫一家,熟识的人都会说:“这家人敬老爱老出了名,老楼更是个多才多艺的‘阿六头’。”

  性格开朗的楼重卫朋友众多,点赞他的除了亲朋好友,还有不少小热昏的爱好者。杭州小热昏,是流传了上百年、以方言说唱为主的杭州本地戏曲,曾一度面临失传危险。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楼重卫是它的第七代传承者和守护人。

  “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楼重卫说,小热昏是用杭州方言创作表演,作为老底子杭州人,他想更好地弘扬本土文化,也希望以这样的方式传递更多正能量。8年前,楼重卫开始师从著名曲艺家周志华进行系统学习。尽管半路出家,但凭着兴趣和努力,楼重卫很快唱出了名气。在他众多的粉丝中,湖滨敬老院的老人是最为特殊的,2011年起,楼重卫每年都会主动为老人们送上表演。在敬老院,最受欢迎的节目是《敬老尽孝》,表演时他将口、眼、身、法、步、神等不同技法巧妙结合,形神兼备广受好评。

  “他是以儿子而不是演员的身份去敬老院的。”妻子瞿秋泉说,楼重卫8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拉扯长大。2010年9月,患有帕金森病的母亲发病后无法自理,为了不影响孩子工作,开明的母亲选择入住敬老院。当时楼家人每天下班、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老人。

  在此期间,老人们的孤独也让楼重卫触动很深,“我们每次走进大厅,很多老人就会探出头,看到不是自己家人,一脸的失望。”于是,老楼夫妻俩在照顾母亲时,也会主动与其他老人聊天谈心,渐渐地,成了很多老人心中的另一双“儿女”。2011年1月31日凌晨,母亲病逝。以后还去不去敬老院?想起那些老人,楼重卫一家决定继续,这一坚持就是7年多。

  不止是敬老院,楼家人热心公益已融入生活的点滴。瞿秋泉曾在青年路社区做裁缝,“小瞿很热心,免费给我们修补了很多衣服。”如今瞿秋泉已退休,但只要提起她,社区老人无不夸赞。楼重卫更是如此,他有不少“忘年交”,92岁的张海潮就是其中之一。8年前张老的老伴因病去世,楼重卫得知后马上去陪伴宽慰老人,还在临近新年时放下家里的事情,帮着老人料理后事。“有重卫在,我很安心。”老人说,平时,楼重卫也会经常带着亲手做的饭菜来看望他、陪他聊天。

  “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每个人都有义务承担起社会责任。”实际上,身为上城区城管局湖滨市容环卫所办公室主任,楼重卫平时工作并不轻松,不仅要负责辖区单位服务、作风督查,还有各种纠纷、综合治理等他处理。此外,楼重卫还兼任着不少学校的戏曲老师,指导孩子们学习传唱小热昏等曲艺。“每天过得很充实,也很有意义。”

  在楼家客厅墙上,“修齐是大文章,孝顺为真道德”这对红底黑字的字幅格外显眼。“这是我们楼家家训。”楼重卫说,言传不如身教。不久前,夫妻俩一起参加了公益竞走活动,为呼吁社会关心自闭症儿童助力。“退休后我决定组建一个艺术团,做更多公益事业,参加更多公益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关心关爱自闭症儿童等困难群体。”楼重卫已经与妻子有了新目标。

  徐兰芳家庭——

  念恩情,一分一厘还捐款

  早上5时,天刚蒙蒙亮,67岁的徐兰芳就起床了,把鱼干、梅干菜等干货一箱一箱搬上木质平板车,推车往3公里外的菜场走去,开始一天的生意。十几年如一日,她心里装着事儿。

  徐兰芳是宁波鄞州区塘溪镇塘头村的村民。16年前,她的丈夫身患尿毒症,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不堪重负。亲戚、朋友和镇村资助了徐兰芳家近30万元,村民们也纷纷解囊相助,你50元我100元地捐款。正是这些救命钱,让徐兰芳的丈夫得以完成换肾手术。

  3年前,徐兰芳的丈夫不幸去世,临走时叮嘱徐兰芳:“一定要想办法把钱还回去。”

  徐兰芳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症,右脚行动不便,干不了重活。丈夫生病后,为了维持生计,偿还债务,她在镇里的菜场卖干货谋生,菜场管理方知道她家里贫困,一年1800元的摊位费只收了她300元。

  每隔10天,徐兰芳就要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城里的批发市场进货,隔壁有车的摊贩经常会免费帮她带货。两个女儿心疼母亲,也时常起早陪着母亲去进货。即便这样,生意也是时好时坏,勉强维持生计。载货的木质手推车用了十几年,如今已经换了第二辆。

  “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要铭记在心。”徐兰芳心里念着这个事儿。如今终于把28户村民当年捐助的4000多元钱还清了。

  徐兰芳的感恩之旅从一辆手推车和一本简陋的账本开启。村民王姣芬回忆,从去年农历正月初六开始,徐兰芳用平时载货的手推车推着一车八宝粥,挨家挨户敲开邻里的大门。这八宝粥是徐兰芳的儿子王长根特意交代的。

  徐兰芳不识字,衣兜里却揣着一个“账本”——几张白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个个数字:50、100、500……“以前的账本找不到了,但这些名字、数字,我都记得。”每晚睡觉前,徐兰芳经常要把这些人名重新回忆一遍,对着数字一个个理顺,“这钱不还,我睡不安稳。”她说。

  其实,不少帮助过徐兰芳的村民都表示,没打算要老人还钱,但老人心里却放不下。街坊邻居不收,徐兰芳就趁着他们不注意,悄悄地把钱放在桌子上。徐兰芳来还钱的时候,村民龚世美不在家,看到桌子上的50元钱和一箱八宝粥,“还以为是亲戚拜年送来的。十几年前,我们就是尽点心意帮她一把,没想过要她还。”龚世美说。

  村民的钱还完了,还有亲戚朋友的大笔债务,“欠下的钱,我们一家再苦再累都要还清。”徐兰芳说。知恩感恩、念恩报恩,徐兰芳一家在艰苦困境中,挑起诚信的担子,彰显出正直负责的好家风。

  家训

  用自己的小爱,温暖周边更多的人。

  ——陆丽云家庭

  平时和睦似一家,遇事互相帮一把。

  ——陈金土家庭

  儿孙自有儿孙福,勿为儿孙做马牛。

  ——陈杏娣家庭

  知足常乐,给社会增一份安宁;为他人着想,常怀感恩之心。

  ——冯闯家庭

  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高斌家庭

  踏实做人,诚心做事。

  ——居根宝家庭

  相亲相爱同相敬,家庭和睦万事兴。

  ——高来珍家庭

  陪伴以致亲,书香以致远。

  ——王燕家庭

  孝悌和谐,诚信友善,博爱平等,行为谨慎。

  ——陈艳君家庭


标签: 老人;老师;敬老院;教书匠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