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润物无声育桃李
2018年05月24日 06:21:57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5月24日讯 最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华人学者李巍博士课题组一项临床医学领域的重要发现,相关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细胞》。

巧的是,李巍昔日在杭州第二中学的同班同学、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执行主任胡海岚博士,也曾在《细胞》及《自然》、《科学》等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独立发表论文多篇。

当两人互致祝贺时,不约而同谈到了一个人:高中老师何东涛。

“高二时,何老师当了我们的生物老师。温文尔雅、‘每次看到她都是笑的’的何老师一出现,同学们都立刻喜欢上了她。本来并非我专长的生物课,也变得有趣味了。”胡海岚深情回忆:“在成长的道路上,何老师就像一位知心姐姐。每每天气变化、流感来袭时,她会嘘寒问暖,嘱咐我们添衣开窗;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她的一句鼓励或者一句安慰会让我们茅塞顿开。”

何东涛,现任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高级教师,同时也是知名心理辅导专家,有3本学习心理学专著被浙江图书馆收藏。

从杭州第二中学到杭州市源清中学,再到长河高级中学,何东涛走过了30多年的教育生涯。谈到怎样培养学生,何老师说,最重要的是要帮孩子找到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在何东涛看来,每个孩子的认知模式不同,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生成性”问题,教育的本质任务不是教授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最强大脑”,确信自己能“行”。“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无论什么人,处于什么领域或者拥有什么兴趣特长,都有可能成为佼佼者。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最强大脑。”何东涛说。

何东涛推崇的教育方式是“润物无声”。对质优生要高标准、严要求,鼓励他们自主学习突出发展;对有特长的学生则鼓励发挥特长,走特色发展之路;对学习出现困难的学生,要经常关心,给他们梳理问题,鼓励他们进步;对行为出现偏差的学生,要爱中掺严、严中含爱;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做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主动帮助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泥沼……

“每个孩子都应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让孩子真正找到自己,从而有坚定的信念去规划自己,充满信心、激情和勇气去战胜困难。” 这是何东涛的教育梦。她主张以脑科学为研究基础,构建“心育”网络,并创新性地提出“一起点”“二系列”“三途径”“四取向”的操作策略:“一起点”是指以案例问题为工作起点;“二系列”是指中学生通识性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和围绕学习心理专项指导系列;“三途径”是指通过学科渗透和学生活动营造氛围,通过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形成特色,通过家校配合形成合力三个途径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取向”是指“自我体验、自我领悟、自我实践、自我完善与发展”的目标取向。

润物无声育桃李。何东涛以平凡而不普通的坚持,在圆自己的教育梦。

标签: 学生;学术期刊;老师;临床医学领域;细胞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