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相纹的月饼。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
扫一扫二维码
20个名额等你来抢
浙江在线6月8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章咪佳)本周末,欢迎来浙江大学文化遗传研究院感受“一眼千年”。
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文物数字化团队,采用高保真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永久留存文物信息,所涉及的文物已覆盖了全中国十余个省区、近百处遗址和博物馆。
这批藏在浙大文化遗传研究院的数字资源,平时仅供浙大师生作研究使用。明天是世界和自然遗产日,浙大与“有趣的科学”栏目合作,首次开放20个公众名额。有兴趣的读者可扫码报名,参加6月10日在浙大的体验活动。
一千年前的馕,能看清芝麻粒
周日当天,你体验到的这些高科技考古设备,都曾云游四海,与千年前的文物对话。
比如,针对立体文物的三维数字化采集,就要出动一套“激光三维扫描仪”,它曾跟着负责外业采集的汪斌老师的团队,去拍过新疆博物馆的馆藏——一组一千多年前的“舌尖上的中国”。
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了一个直径19.5厘米的馕,圆形。跟现在能买到的馕比起来,它不算大。出土时,馕呈土黄色,已经碎成了12块,脱水干化。但是它的样子好:中心薄,边缘厚,做得还更精巧,中央戳有花纹。
馕的个头不算大,但拍起来并不轻松。这套设备需要拍摄相当数量的照片,最后才能合成三维图像,至少23张照片,多的时候要拍200张。
周日你能看到的这只唐代馕,最后是根据80张左右的超高清图计算合成的。
除了这只馕,还有一只1000多年前的小馕。此馕用白面制成,保存得相当完好。它体型娇小,直径只有3.9厘米,你还可以清楚看到它表面的芝麻粒。控制住自己,别咽口水哦。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还出土了各种花式点心、月饼等。有一只基本完整的月饼,上面的宝相花纹非常清晰。这种由印度传入的佛教纹饰,多出现在丝绸和器物的表面,吐鲁番居民别出心裁地把它移植到食品当中,看来对吃是相当有追求了。
还有一个环形点心,像德国的特色面包Pretzel,是用手工捏制而成,造型前卫别致。
写这些“食物”时,我还没有吃晚饭,冥冥中却不知从何处飘来馕特有的朴实香味。请参加周日活动的朋友,一定要吃饱了再来。
研究一下唐女子最流行的妆容
周日当天,除了听科学家脱口秀、体验高科技考古设备,大家还能泡在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数字图书馆里,把文物看个饱。
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墓葬狩猎图壁画,总面积约70平方米。墓葬的发掘对研究北齐社会生活、绘画艺术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化遗传研究院的陈筱老师,周日将现场指导大家,如何放大每一处细节,慢慢赏析九原岗北朝墓葬狩猎图的每一层:那里有色彩鲜艳的畏兽、仙人、飞鸟、神兽,还有眼眶深陷,鼻梁高挺,谢顶浓眉,胡须浓密的中亚人;有武士组成的出行仪仗,也有英俊飘逸的骑马少年。
数字图书馆里有这样飞鹰走马的画面,也有袅袅婷婷的数字文物。
记者去浙大采访时,恰巧数字库正在展示一张新疆博物馆的唐代彩绘图,画的是两位唐代侍女。
与唐代长安女子的丰腴身材相比,这两位新疆的女士比较苗条,但脸上的妆容还是长安城里最流行的那种——
史书上记载,杨贵妃喜欢上很白的粉底,再擦上很深的腮红,红到连擦汗的手帕也染红,当时女性竞相模仿。我把数字图放大撑满整个电脑屏幕后,琢磨出了唐代侍女的化妆要义:从眼睑到整个脸颊,大面积打腮红;抹的是当下最流行的姨妈色唇膏。
是不是很有趣?在周日现场,你可以自己去探索这些文物身上更多的秘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