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柬埔寨产的桑蚕丝 直供部分江浙丝绸企业
2018年06月29日 06:27:19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王益敏

  华立在柬埔寨的农业种植园区,种植着大片的木薯。

  浙江在线6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益敏)柬埔寨的午后,有些燥热。棕黄的土壤,被河流分割。河边偶见大树,倾倒却从容,深深扎根,历经百年。

  白天是满街的热闹,熙熙攘攘的游客兴致高昂,赤脚奔跑的当地孩童,一遍遍向游客兜售纪念品。夜幕降临,游客散去,摩托车才带着当地人,三五成群地出现在河边。

  他们铺开一张小方布,或是点上一盏灯,或是就着夕阳的光照,从随身的布袋里摸出家里做的晚餐,有的边吃边聊,有的只静静地对着河水、对着古城,若有所思。

  这里的孩子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要贫穷,所以关于柬埔寨的旅游攻略总会提一笔:到了那里,记得给孩子带点糖果或者文具。在金边、暹粒的闹市区,一罐可口可乐需要2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3元,对郊区孩子而言,这是奢望。

  在我们的走访中,一直萦绕着这样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地方,我们的浙商,能有哪些商机?资金和技术在这样的一个国度,会不会水土不服?

  柬埔寨生产的桑蚕丝

  成了部分江浙丝绸企业的原料

  身材有些微胖的刘明君是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总监,从2014年开始,他的名片上多了一个新身份——柬埔寨公司总经理。

  刘明君是个东北汉子,从2007起,常年被公司派驻国外。虽然在柬埔寨的日子并不算长,但在对比了之前外派的其他亚非拉国家投资环境后,他认为,浙商在柬埔寨更可以“大有所为”。

  在我们活动首站走访中提到,早在2005年,华立就在泰国中部罗勇府投资开发“罗勇工业园”,探索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模式。2010年,华立开始在柬埔寨布局农业产业,在柬埔寨东部投资1500万美元,搞起了约7200公顷的农业种植园区。目前已开发土地约3000公顷,在当地也被称为华立农场。

  “华立柬埔寨公司成立的目的在于:实施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在柬埔寨建立农业现代化种植园区,开拓农产品海外供应渠道,确保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应。”刘明君介绍说。

  刘明君认为,在土地、环境、劳动力等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通过“资本输出”,用“全球化”来突破生产资料配置的时空格局,是目前投资环境下的大势所趋。

  柬埔寨的华立农场位于首都金边以东约550公里,驱车需要7个半小时左右。但因邻近越南及相关港口,所以,农场里的产品,可以通过水陆两种方式到达越南的港口,再通过越南转口到中国。上述物流方式可有效规避柬埔寨目前相对较高的物流成本。

  华立农场目前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大豆等粮食类作物,木薯、橡胶等生物能源作物。除此之外,华立农场还有序地进行其他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种植与经营,比如剑麻、热带水果等。“我们还在农场大力开发桑蚕养殖产业,作为原料供应地,对接江浙一带的丝绸产业。” 刘明君说。目前桑蚕园区已初具规模。在柬埔寨养蚕后产出的丝,质量绝对不比我们所熟悉的江南一带蚕丝差,“养蚕本身需要湿热的气候,柬埔寨的气候最为适宜。而且,产自柬埔寨的蚕丝生产周期短,效益更高。”

  森林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造纸企业利润空间大

  这几天,邹学东特地从江苏赶到柬埔寨考察。作为一家总部位于杭州萧山,从纸包装起家的大型公司,胜达集团迫切地希望避开竞争白热化的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而森林资源丰富的柬埔寨,成了他们重点考察的对象之一。

  邹学东是集团下属江苏某纸业公司的研发中心主任,研究纸包装技术已有20多年。“这里资源很丰富,不愁找不到原材料。遗憾的是这里缺少系统性规划。但只要抱着打拼的态度,是能做出一番事业的。”几天来,邹学东走访了当地多家工业园区,信心油然而生。

  当地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也是邹学东比较看重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每人每月128美元,算上各方面福利每月为180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1100元。如果按国内工人工资一个月3000元计算,每人每月相差1900元,1000个工人的厂子一年就相差2280万元。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在这里建厂,将会是一家有千名工人的企业,即使在国内没有利润,在柬埔寨就有2280万元的利润。”

  浙江海派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则已落户柬埔寨西海岸的西哈努克经济特区。该公司创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原材料开发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公司,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或地区,合作商是全球知名的家居品牌,年出口值连续多年位居行业前列。

  公司2012年在西哈努克经济特区设立了以皮业、家居为主业的子公司,总投资近1000万美元,占地面积80亩。如今,沙发、纸箱等业务,年销售额可以达到3000万美元,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以海派家居为例,他们在柬埔寨享受到的,除了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还有关税优惠政策。

  助力浙江企业“走出去”

  浙金中心提供全方位支持

  来自浙江省农业厅的一份报告说,浙江人均耕地只有0.53亩,人均粮地只有0.34亩,去海外发展现代农业,既解决了浙江土地资源紧缺的难题,又有利于破除技术贸易壁垒,提升浙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也正积极对接浙江企业,促使它们更便捷、安全地在海外市场进行投资、生产。

  比如,浙金中心通过设立人民币产业投资基金、与境内合作金融机构以股债联动的方式,对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同时,与新加坡或其他合适地区的境外机构合作,设立境内外联动的美元投资基金,直接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在柬埔寨进行投资后,我们还将组织投资考察团前往,与当地政府、当地华人企业家、浙商商会等建立联系,亲身感受当地风土人情、投资环境。组织论坛、会议,邀请深耕这里的华人企业家,介绍当地投资心得。”浙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浙金中心还在石油化工、火力发电、造纸制浆、汽配制造、电线电缆、生活用品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上下游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可以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相关的产业资源匹配,降低其采购成本,拓宽产品销路。同时,提供跨境投资结构设计,实现“资金流、商流、信息流、物流、信用流”五流合一,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升投资效率。

  “近几年,东南亚国家比如越南、柬埔寨等,已经开始了经济腾飞。”浙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另一方面,在当地,一些从其他国家转移过去的企业生产模式落后,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作业体系。“比如,一件衣服就要依靠许多人工的简单劳动,导致工人生产时间过久,劳工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未来,我们期待的是浙企在海外市场上,摆脱低成本的简单加工模式,生产出更具有附加值的新产品,提高竞争力。”

标签: 柬埔寨;华立;园区;种植;劳动力成本;生产;木薯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